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6章 豪商(第1页)

蒋瓛不敢接朱标的话,只是默默听着。

见朱标示意后,他方才继续说道:“陛下处置江浙世家之时,江浙百姓见陛下收拢织机,征召织工。因此民间便有天子不喜百姓豪奢,不准江浙百姓着丝的流言传出。”

“适时,丝绸、华布价格低贱,富裕之家争相出售,不敢私藏,恐触怒朝廷。”

“那沈三石便在此时购来丝绸,卖往京城,因此方有发家之财。”

“等等!”朱标实在觉得荒唐,当即打断道:“江浙一地怎会有朕不喜百姓豪奢,不准百姓着丝这种荒唐话传出!”

“江浙一地的官员全都是死人?”

听到这话,蒋瓛立即跪伏在地,连忙解释道:“回禀陛下,当时江浙一地锦衣卫均在探查不法世家名下的桑田、织机,因此便疏于防范。”

“当地官员更是着手兴建港口,未能疏导百姓,制止流言。”

“再有.....”

见蒋瓛结结巴巴,不敢开口。

朱标有些不耐烦道:“但说无妨!”

“再有便是当时江浙一地官员多半被罚,新任官员忙于港口修建,忙于安抚民生,便顾不上民间流言。”

“太上皇先前也是有令,商人之身不准着华服、丝绸,或许...或许.....民间百姓引以为例,故而深信.....”

“朕知道了!”朱标有些不悦的应了一声。

百姓都不是傻子,江浙也算是文兴之地,其地百姓也不可能因为蒋瓛方才说的理由便深信不疑。

想来是大明建国十年,各省各地都曾减免赋税,唯有江浙一带赋税常年无减,反而还加收了三成。

天家、朝廷不喜江浙,江浙百姓岂能不知。

再加上老朱下令商贾不得着丝,再加上看见自己与老朱南巡时,惩处江浙一带大半富商。

寻常富户自然怕殃及自身,而见到富户终日惶惶,百姓们就更是民不聊生。

到底不是空穴来风,虽是蹊跷可却也有理可依。

“之后呢!”

朱标清了清嗓子,继续问道:“半年沈三石能倒卖多少丝绸进京,若无织局如何能稳固其财。”

“他又如何能拿的出疏通运河的银子来!”

“陛下英明!”蒋瓛先是恭维一句,紧跟着说道:“之后此流言休止,江浙百姓好丝,便又想重新购来。”

“而在此期间,沈三石趁机从百姓手中低价购来许多织机。”

“因此.....”

“嗯。”不等蒋瓛说完,朱标沉沉应了一声。

如此看来,沈三石的发家史听起来还真是荒唐且传奇。

仅因一个流言便他从落第举子摇身一变成了江浙富户,仅是这么一个流言便让江浙小富之家的钱财尽数流向他手。

至于传奇之处,便是那沈三石每次都能极其精准的把握住机会,且极有远见。

自己和老朱惩处完江浙世家,拍拍屁股便往南走。

因此也才有了江浙百姓不准着丝的流言传出。

想必那时候,沈三石收购丝绸、织机,百姓不仅不敢索取高价,甚至还要对沈三石感激涕零。

等流言散尽,沈三石手上不仅有收购来的丝绸,还有织机,便也算是掌握了原始积累,生产资本。

一些个未能进入朝廷织局的织工自然要投靠沈三石,为他做工。

如此沈三石算是乘借自己和老朱的东风,直上青天!

“查一下,那流言若是有人故意传出,缉拿贼凶。”

“臣虽未查明流言出处,却查明此流言并非出自沈三石。”蒋瓛早有准备,继续说道:“流言散布民间之时,沈三石还在河上做工,对城中情况毫不知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用心佑你

用心佑你

〔双男主+甜宠+怂包受童年不幸+鬼马攻四肢发达+双洁〕人设乜棘体育生,家里做粮油生意小有钱,家族有些传统,性格没心没肺,有点小坏小调皮,擅长打架。倪家明一个有童年阴影的男孩,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虐待,患有幽闭恐惧症,一无所有,深爱着他的护身符男孩。许栩酒吧酒楼的老板娘,不孕不育,想领养家明。故事背景20世纪...

冥九夜2

冥九夜2

(本作品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樊希怡者,红衣侠女也,武艺超群,剑术无双。昔居于艾叶村,村人以耕织为业,安居乐业,不知世事之艰难。然一日,村中忽遭恶霸侵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中老弱妇孺,皆受其害。希怡愤而起,誓报此仇,遂踏上寻仇复仇之路。...

射雕之健康平安

射雕之健康平安

不就是因为同名同姓吗,怎么可以让他穿越成那么悲催的人物呢?杨康望天,两条宽面条泪。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在这个高风险的武侠世界,杨康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

林思晗桑吉嘉措

林思晗桑吉嘉措

而且,她知道,在藏区,献哈达与敬酒是最高的礼遇,是万万不可拒绝的。见众人闪亮的眼眸,林思晗实在不忍拒绝。...

本色

本色

色是刮骨刀。第一次见她,他就被凌迟成碎片。他游走于声色犬马,却没料到,有一天会敛起锋芒向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明知是戏,偏偏入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