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6章
哪怕晚退朝一会呢!
朱标却摇了摇头笑道:“爹,衍圣公去礼部,主持科举最为合适。”
“科举?”
顷刻之间朱元璋不由得眼前一亮。
大明变法,虽说是儒道并重,但是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理学束缚,顺其自然。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朝廷就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但是要打破程朱理学束缚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科举开始动手。
只有科举选上来的不是儒学出身的官员,朝廷的风气,才会逐渐的发生改变。
如果让孔希学去主持科举,那大明将得到一大批,不是儒学出身,又有真才实学的干吏!
而这些人,都是任以虚所说的,依靠变法而崛起的新贵!
从而使得大明的六部衙门,逐渐被新贵所把持,届时变法之事,便是定局!
朱标在一旁露出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而后继续说道:“科举之事,首在变题,儿臣奏请,以衍圣公为主考,拟定明岁会试考题!”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盯着面前书案上的纸笔,抬手便写出了一道圣旨,旋即便朝着远处的小黄门道:“将此诏传谕中书省,即刻照办,不得有误!”
“诺!”
自从朱元璋设立军机房以来,虽然没有明面上废黜宰相制度,但是以胡惟庸为首的大明文官系统,已然对拥有一整套,完整班子的皇权系统,没有了丝毫的抵抗能力。
不少的军机房大臣的身份,也在外面水涨船高,也因此被天下士人骂做奸臣。
这一切,朱元璋全都看在眼里,不过天下人骂的越狠,军机房的这帮大臣,就会在皇权的这条船上站的越牢!
而朱元璋的皇权便会越畅通无阻!
中书省。
所谓中书省,其实并不是后人理解的,丞相办公的地方。
而是下辖了六部的尚书,与宰相一起办公的衙门。
自从有了军机房之后,有一部分圣旨,军机房也懒得往胡惟庸这里送了,直接送到各部尚书那里去,胡惟庸知道自己也管不了什么,故而也乐得清闲。
此时,胡惟庸原本正在看着往来的公文,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李焕文,大步流星的走进了胡惟庸的衙门之中。
自从李允被朱元璋开革之后,原本是礼部左侍郎的李焕文,便直接登上了礼部尚书的职衔。
原本李焕文还以为是自己捡了一个便宜,万万没想到,刚一上任便接到了这么大一个大锅!
见到胡惟庸,李焕文当即便将自己头上的乌纱摘了下来。
“胡相,这礼部我管不了了!”
“您另请高明吧!”
这句话,就是气话,无外乎就是想表达自己遇到的难处,想找胡惟庸拉一把。
胡惟庸自然也听出了李焕文的弦外之音,眯起眼睛看着李焕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而后问道:“李大人,这好端端,您又怎么了啊?”
李焕文长叹了口气,而后在一旁无奈的说道:“这礼部尚书再当下去,下官就是天下士子口诛笔伐的千古罪人了啊!”
“我李焕文有三个儿子,将来他们也是要读书的,这骂名我担不起啊!”
李焕文深知,只要是这道圣旨,自己拿回礼部,不到一夜之间,京城里就有部分士人得知消息。
不出一个月,估计有人连戏码都编出来了。
这帮文人可是什么脏编什么啊!
而后,李焕文便将朱元璋的圣旨,对胡惟庸和盘托出。
听到朱元璋的圣旨,胡惟庸的眉头也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像是胡惟庸这种从战乱年代,爬起来的文臣,并不是儒学的拥趸。
但是胡惟庸是极为典型的士大夫。
胡惟庸知道,只有程朱理学,才能让自己,让自己的家族在这个天下,攫取最大的利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涂清予度雷劫的时候因为气运不够,差点魂飞魄散。好在有老祖宗留下的轮回法器可供她穿越各个世界收集气运。完成原主的委托得一份气运。与气运之子结合得一份气运。每个世界,任务目标和气运之子都是同一个人。做一份任务,得两份气运,简直美滋滋。世界一一开始的太子这个女人哪哪都好,就是容貌太过普通。后来为什么要出宫?孤待你不...
...
...
虽然已经决定离开,可锦瑟的喉咙却都是苦涩。玄晟,这样你能开心吗?玄晟一怔。锦瑟继续说如果这样你能开心,你就继续吧。七天之后,她就会忘却前程,永远离开。这最后的七天,她希望玄晟是真的开心。...
范知易绑定了一个不靠谱的穿书系统。第一次穿越,系统只留下一句你在此地等我回来,就把范知易一个人扔在了危机四伏的鬼宅风中凌乱,最后嘎掉了。系统对此表示宿主别怕,我们再来一次!第二次穿越,范知易成为了一代大能,被宗门委以重任教养两个徒弟。系统表示宿主啊,你的任务就是给黑化男主送温暖,然后哎,这穿越的时间怎么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