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袁北接过她手里的水:“零五后的童年?”
“是啊,”汪露曦get到袁北的意思,“但那可是还珠格格,每个暑假电视台都播,从小就有人说我长得像小燕子,不像?”
一张脸猛地贴过来。
刚刚拍照时贴的假睫毛还在,汪露曦故意瞪大眼睛扑闪,袁北显然愣了下,然后把她的脸推远:“闲不住的劲儿倒挺像。”
“对吧!你还是看过的!”
汪露曦开始给袁北科普自己从小看过的众多宫廷背景偶像剧,这涉及到袁北的知识盲区。在记忆里面,小时候,遥控器只要一转到还珠格格,爷爷就拧眉头——这闺女怎么疯疯癫癫的?
唯一能够完整记得剧情的电视剧,大概只有和爷爷一起看过的康熙王朝,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片头曲一响,冰箱里的西瓜就该端上来了,家里的风扇和凉席都用了许多年,扇叶转起来像老人的呓语。傍晚,胡同,西瓜,花露水,大蒲扇,红果冰棍……这些是袁北的童年。
那时候有个不大好听的词儿,叫胡同串子,袁北觉得自己就是,小时候和街坊邻居混得熟,同学和发小也都住附近,去谁家找人都不敲门,掀了门帘就进,还能蹭个汽水儿喝。
从什刹海,穿过烟袋斜街,就是南锣鼓巷,也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非常商业化的一条街,各种网红小吃频频更新换代。
尹三豆汁出了个豆汁口味的冰淇淋,汪露曦很好奇。排队的时候,袁北忽然开口:“我家在附近。”
汪露曦回头:“你家?”
“嗯,小时候的家。”袁北说,“去看看么?”
“看啊!”
……其实也不算特别近。又或许是一钻进胡同,汪露曦就字面意义上的找不到北了。
她想起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要来北京玩,就随便找一条胡同,哪里都行,一头扎进去,一直走,直到看不见店铺招牌了,直到人迹罕至了,直到砖石斑驳,几代人的生活痕迹跃然眼前,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真正的北京。
汪露曦从来不知道,远离商业区,还有这么多住户。
有别于刚刚的喧闹,胡同深处静悄悄的。
她甚至不敢大声讲话,只能悄悄问袁北:“你家人还住在这?”
袁北摇摇头:“空了。”
“都搬走了?”
“不在了。”
汪露曦有一瞬诧异,出于礼貌,她没有详问,是袁北主动和她讲起:“我从小和我爷爷奶奶住,我大学毕业那年,爷爷奶奶都去世了。”
此话一出,汪露曦就更加不敢吱声了。
不过她并没有从袁北脸上察觉出难过或悲伤。
大概也是因为他这人永远面上不显,总是淡淡的。
他还和汪露曦闲聊讲起当初的腾退政策,老城区改造,许多胡同都拆了,人都搬走了,剩下没被划片儿的也挺难受,尤其是年轻人,没人爱住这老房子,可要想搬走,难度也挺大,北京房价一寸万金。
袁北也不知自己算不幸,还是幸运。
他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母亲再婚远嫁国外,也没太多联系,不过经济上倒是能给他些支持,比如他现在住着的房子,小区和地段都不错,是母亲帮他付的首付。
长大,成人,懂道理,读个不错的大学,找份差不多的工作,互联网大厂高薪,相对的,也很累。还着房贷,再给自己攒下一点点存款,家和公司两点一线。有人约,那就去见个面,不出门的时候就窝在家里长蘑菇。
袁北其实不爱社交,他的社交圈也仅限于从小一起长大的一圈儿人,没什么新朋友,对生活好像没什么期盼和梦想,就这么日复一日,一天天过,说不上精彩与否,也没什么大成就,该有的开心会降临,该有的烦恼也一个都逃不掉。
所以当汪露曦评价他是个低需求的人,袁北觉得,挺精准的。不仅低需求,而且无聊又庸碌。
read_xia();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沐以安,农学校老师一枚,三十多岁不结婚,差点被亲妈逐出家门。江书韵,高中政治老师,四十多岁,不婚不孕主义者,父母常年在外,尊重他的选择。一次电梯事故,两人双双来到架空的大历朝。沐以安无痛当娘,江书韵被迫当起了爹。两个人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化,敬请期待吧!...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天降洗脚水重阳节,木落芦花碎,枫杨红叶坠。善果寺,古殿香灯荧,佛阁高云外。原本是秋高气爽赏美景的好时光,叶乘风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在善果寺进香会遭遇一盆从天而降的洗脚水,更郁闷的是被同窗好友看见还说他活该。那天正是中秋节后,叶乘风和同窗好友萧白相约到专题推荐凤初鸣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
一朝车祸,身体四分五裂,为了活命,颜初不得不签订了不平等的协议,成为临终关怀事务所的小透明。可是为什么系统是顶头上司?boss他这么悠闲吗?凤凰男,家暴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