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未遇愁(第1页)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姚名成从出生到现在,总共才活了不到二十年光景,如何能感悟得了词人此句“二十年重过南楼”中含有感情?

既连此句蕴含怅惘之情,他都无法切身体会,感悟到,更别提后面这段词了。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为何要称此旧江山中浑是新愁?词人作词时内心的愁究竟从何而来,这些姚名成统统搞不明白。

“师父,这词作者是谁,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作词前后经历的事情,能告诉我吗?”

光给他一篇莫名其妙的言愁之作,不言愁从何来,让他怎么感悟体会。

“词作者姓刘,字改之,兴绍年生人,词作于淳德年间,恰逢韩节夫主张北伐,他本人一生四次应举不中,布衣终生。”

范正源面无表情说完这些,仍旧负手立于原地。

意思很明显,他准备看姚名成表演。

不管姚名成问范正源什么问题,只要不妨碍到文心启蒙,他全都可以告诉姚名成。

他就想看看姚名成到底还能自信多久。

“一生应举不中,布衣终生。恰逢韩节夫主张北伐蛮夷……”

姚名成嘴里小声念叨着范正源讲述的词人作词背景,试图从中找出词人“新愁”来由。

倘若刘改之他是因为屡试不中,满腔壮志无法施展出来而感到新愁,那他为何要写这“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

将自身科举不中的愁绪予以眼前整片江山,难不成刘改之他还是个悲观消极的人。

不对,百之万分的不对啊!

姚名成这时想起词作背后还蕴含有强大力量,再加上范正源方才亲口给予它的“晦涩难懂”四字评价。

如果只是一词人因为屡次科举不中,而感到极度悲伤地写来牢骚的词作。

那他凭什么可以登上名传录,又凭什么当得起“晦涩难懂”此四字评价?

这不稍微知道一点刘改之生平经历的人都能懂他意思吗?

姚名成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推测被他自己迅推翻掉。

或许刘改之“新愁”里的确包含有……他自身壮志经久不得酬的意味在里面,但绝不仅限于此。

他敢肯定,刘改之内心一定还有更大的“新愁”!

除了屡试不中这点,再就是韩节夫北伐。

现如今皇佑七年,当初淳德年间,韩节夫因翼戴有功,得以上任平章军国事,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上,总揽朝政大权。

韩节夫随即主张北伐抗金大业,意欲光复河山,然……北伐失败。

他本人最后也沦落至命丧坟破,身异处的凄惨下场,此事为天下儒生所熟知,姚名成当然也不例外。

难不成刘改之他心中的愁……他也是个主和派软骨头!

姚名成内心中此等想法出现还不到一刹那时间,他就反应过来自己想多了。

主和派面对韩节夫北伐一事,要么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直接出言反驳,要么就明里暗里讽刺。

哪还会像他这样,以“愁”代指,愁什么?愁北伐抗金失败?

那不是主和派们一贯以来的作风。

新愁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姚名成心中开始反复咀嚼起刘改之写的最后这句话,他能够直观感受到,刘改之在写下最后这句话时候……

他内心中那股较“新愁”二字,更甚百倍的惆怅之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诡秘之主(加料版)

诡秘之主(加料版)

基本已经加料完成,尽量做到每一个出场女性角色都有加料。第一大章修改的比较详细,包括未知神秘的加入,不过后续并未有积极体现,精改到戴莉女士最后一次出场为止。后续有修改加料,不过细节错漏较多,请见谅。...

容辞封庭深林芜

容辞封庭深林芜

可见在林立海心里,他对她这个女儿漠视得到底有多彻底!封庭深答应了下来。...

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

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

海城人人都知苏云姣爱惨了陆迟。陆迟一句不喜欢妻子抛头露面,她就甘愿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困在陆家洗手作羹汤。婚后陆家破产,苏云姣就用嫁妆为陆家补贴家用。陆迟也曾握着她的手许诺会一生一世对她好。后来陆家成为了海城最大的企业,本以为苦尽甘来,可陆迟却转头爱上了归国而来的白月光。白月光怀孕,陆迟一纸离婚书就要和她划清界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