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章 腊八表白(第1页)

转眼进了腊月,汴河封冻,南来北往的漕运彻底停了,据说京东路附近的北边州府雪埋到了膝盖,衙门已率先封印了。

运河口岸忙碌了一整年的船夫、水手,沿岸码头上下数千漕运官吏,也终于能回家过年了。

昨日,南边运来汴京城最后一船蔬菜瓜果。

这最后一艘漕船运道不好,刚启程不久便遇上暴雪天,原本便耽搁在路上过不来。后来雪停了,好不容易开到陈桥镇,距离汴京不过二十里了,河冰却越结越厚,单靠船力已无法向前。

于是又募了数百纤夫、厢军与百姓一路冒雪凿冰,这船才能一寸一挪地开到汴京。结果船头还未进水门,后面的河又冻上了,进退两难。

凿了后头,前头冻了,忙活了几日,船还在那儿,如今已成冰雕。

后来官家下旨:且放着吧,命漕运转运使清空漕粮后,将漕船就地安放,给水门边的棚户贫民暂且容身以过寒冬,明年开春后,再行返程。

那船上卸粮时河边围得人山人海:一筐筐柔软滑嫩的葵菜(冬苋菜)、肥大味美的佛手山药、粉糯的莲藕、鲜嫩的茭白;还有越州(绍兴)和桂州(广西)的橘子、温州的乳柑、泸州的橙子、洪州(南昌)的柚子、婺州(金华)的林檎、泉州的龙眼和李子……

每卸一筐,便激起人群“哇”一声。

真令人羡慕,南方的冬日仿佛仍处于丰收之季,河水不会封冻,山上仍旧青绿挂果,丰饶得满山遍野、江河小溪里都是食物。

这些蔬菜瓜果刚抬下船便已被炒到了天价,哄抢而尽。人实在太多了,沈渺光凑热闹了,一颗也没买着。

不过若是一颗菜便要花几百文,她也是不会买的。虽说如今日子好过了,但她还是没养成一掷千金的习惯。

自家地里霜冻后的白菘、萝卜、菠薐菜,也很水灵嘛。再加上冬日里生长缓慢,连叶子都变细的韭菜,这寒冬腊月里,也不算一颗菜都没得吃。

至于水果,九哥儿搬家时,不仅把自家樱桃树移栽过来了,还用马车运来了好些吃的:自家树上结的樱桃、青州的枣和山楂、临潼的石榴、汴京本地的葡萄、张掖的林檎、大名府的李子和杏子……

北方冬日也有许多水果,不过人们总是更稀罕那些不常见到的食物,就像后世出门旅游似的:从一个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别人住腻的地方去。

说起九哥儿搬家之事,他搬得极快,那天签完契书,交了钥匙,傍晚便赶在衙门下值前办好了过户,惹得那本哼着曲要回家的司曹小吏冲他们翻了个白眼。

隔日一早,谢家便来了几十个仆人收拾宅子,换瓦片、修门窗、拔杂草,一日便清理干净了。

过两日,院子里青砖都铺好了。

硬装完成之后,便开始一车车往巷子里运东西,连运了两三日,惹得东西巷的人家都过去瞧热闹了,不认得九哥儿的人家都揣测:定是哪家大人物下乡体察民情来了。又或是自省的:咱们杨柳巷是不是有谁家犯大事了?

他们呆呆地看着马车上卸下来一扇十八折的镂雕象牙屏风——屏风架子是用两根象牙雕成,中间是一整块白玉雕画,雕得是一整幅的赤壁之战。所谓翡翠为王的风还未吹到宋朝,大宋仍以白玉为贵。

而这东西,便很随意地摆在了这破烂老宅子的堂屋,让围观之人看得愈发沉默,有人惊得直咽唾沫:光这一扇屏风,只怕都比这宅子值钱。

后来又搬下来五六车的书——九哥儿把他前头的铺子改成了读书藏书之所,原本向街而开的铺门重新砌墙,只留了扇大窗和一扇小门,便于采光和出入。之后他让谢家的仆人打了四面顶天立地的书架,全用来放他的藏书。

一盏灯,一张摇椅,一只小几。

窗外大雪,他便这般轻摇竹椅,坐在书海里读书。

最麻烦的是谢祁的马,他那只大马快比院墙高了,此时因不得“逾制”,朝廷对庶人屋舍的规格有严格规定。平民百姓家中院墙最多只能造到5尺六寸(177cm),大多数人家的院墙甚至仅有4尺7寸(150cm)。

沈渺之前起房子时围的院墙便是遵守规矩里最高的5尺六寸建的,但她还耍了个小聪明,还在围墙上插了碎瓷片,加上碎瓷片高度,估摸有5尺七寸(180cm)。

但谢祁的马,不算耳朵,已高过5尺七寸。

沈渺有一回去给九哥儿送好吃的,远远便见着谢祁家的围墙顶上有两只枣红色的马耳朵在抖来抖去,怪好笑的。

马儿需要场地活动,劳斯莱马竟比九哥儿更受不得贫苦,栓在院子里没两日便抑郁了,开始不吃不喝,屈腿卧在地上提不起精神来,谢祁只好托家仆将它送回了陈州与它其他马兄马弟团聚。

听闻这枣红大马一回陈州老宅,住上了大马厩,有一整片草地奔跑——为了养马,豪族之家都会留出二三十亩的旱地不种庄稼,光种苜蓿草。谢家也是如此。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买马(车)容易,养马(车)难啊!

劳斯莱马很快便好了起来。

随后,谢家大娘子便托九哥儿的舅舅,给九哥儿送了头驴来。驴兄便十分符合无产阶级的气质,在杨柳西巷适应良好,吃嘛嘛香,一天能拉十五斤的驴粪,铲得周大直捏鼻子。

九哥儿在杨柳西巷安顿好不久,沈渺家中“灶王码”上画的天干地支图,再翻过三张,便到小寒了。

小寒是一年里合祀众神的大日子。

街上已在敲锣打鼓准备“腊祭”了。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已息,会借隆重的祭典游乐一番,也是为了祈福消灾。为此,顾屠苏早起便来敲沈渺的家门,说是坊正来说了,杨柳东西二巷要凑一条“送瘟船”推到城外去烧,通过送船将瘟神送走,以驱疫送瘟、祈求来年平安福康。

杨柳两条巷子同属一个“厢坊”,由坊内的百姓共同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坊正”。为了在腊祭中不输其他厢坊,杨柳巷里居住的各户都达成了共识:每家出五百文,造出一个巨大的送瘟船来,以往用竹片做龙骨、船板的多,今年便用杉木,这才能做得更大,必胜!

再在外头糊上绘制好的彩纸,雕刻好钟馗神像和被叉子叉住的厉鬼,还在船身、头尾上绘制各种彩绘图案,如龙纹、云纹、水纹、花卉等[注]。

船上还会插满各色小旗子,写上为送瘟船捐资的各户人家的名字。

沈渺没填自己的名字,也没写济哥儿的名儿,特意写的“沈记汤饼铺”——腊祭时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多好的宣传机会啊。

顾婶娘见她这么写,也忙让狗儿代笔,不写顾叔的名字了,也写“顾记酒坊”,到了午后,一家传一家,整条巷子的旗子都变成自家铺子名了。

九哥儿才搬过来,也爽快地出了银钱,沈渺还好奇他会在旗上写什么,他却合上书,理所当然地笑道:“我自然也写沈记。这样沈娘子便有两面旗了,能让人多看见一回。”

沈渺那一刻说不出心里什么感受。

心底微微酥麻。

送瘟船建造之事自会专门委托做这些腊祭器物的老师傅动手,沈渺全不用担心,交了钱,定了旗,便不再管了。

因是合祭,反倒要专心预备自家的祭品,否则太敷衍跌了分,会被人唠叨一整年:腊祭时的祭品十分讲究,要酿腊酒、做腊肉、腌腊八蒜,还会准备新鲜的谷物、豆类,如黍、稷、米、麦等。祭祀时便装在小碗里贴上红纸,象征着对土地神赐福五谷丰登的感谢。

腊肉、腊八蒜沈渺上个月便做了,腊肉还被麒麟偷吃了好几口呢。腊酒她便不在行了,于是直接跟顾婶娘家买了一坛,以备在腊祭那天奉献给神灵。

腊祭过后,供桌上的各类谷物便要混合烹煮成腊八粥,这倒是延续到后世的一项老俗了:传统的腊八粥食材极为丰富,后世有些人看中八这个数字,做的时候米要用八种、豆要用八种、干货也要凑八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都穿成短命鬼了,发个癫咋了

我都穿成短命鬼了,发个癫咋了

(评分刚出较低,后面会涨,放心冲哦)江愿死了,再睁眼却成了虐文里的短命女主!她立马撂挑子不干了,开始原地发疯!开局看上了大佬的风水宝坟,立马发出拼坟邀请先生,你拼坟吗?大佬?狗渣前夫来犯贱。她别用你的排泄物对着我说话,这很不礼貌!明明是个蛆,装什么花蝴蝶!绿茶装可怜反手就是一巴掌妹妹腮红有...

他一颗毒蘑菇,你怎么又疯狂贴贴

他一颗毒蘑菇,你怎么又疯狂贴贴

评分刚出,以后会涨借用哨兵向导设定,双洁,1v1,he,酸甜适中嘴欠专一自恋攻(容易真香)蘑菇成精温吞受(有点呆)(有脑!)温宿是联盟学院唯一的蘑菇精,并且有不能说的秘密,存在感基本为零。表面温吞摆烂,主打活着可以,死了也行。打不过变蘑菇,打得过吃了对方。遇上学院校霸,打不过反被吃。温宿可怜巴巴质问不是说再碰...

我们这里禁止单身[星际]

我们这里禁止单身[星际]

穿越到星际时代一周后,闻秋醒被通知去民政厅领对象。希望结婚的他屁颠屁颠的去了,结果领回来一个面容俊美,气质出众的一米九几大帅哥。闻秋醒QAQ!!我能换个...

青春不留痕

青春不留痕

青春不留痕是胡同口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笔趣阁实时更新青春不留痕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青春不留痕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赞同或者支持青春不留痕读者的观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