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惜了,不然还真想与他讨论一下!”
第二十六章上了头条
李谕是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上头版头条!而且是大清的头版头条,真是太有意思了!
丁韪良给他拿来了一份《泰晤士报》、一份《京津泰晤士报》(又名《天津时报》),笑道:“没想到你还挺上相!”
报纸头版的照片放的就是李谕,配文中声称李谕是“十分优秀的科学理论者”,得到了欧洲科学界的高度认同,巴拉巴拉说了一堆。
泰晤士报作为当时全球的报界领袖,言辞之中多少还是有些保守。
而创刊在天津的《京津泰晤士报》,报道起来可就“接地气”多了:先夸了一顿诺贝尔奖,然后又提到李谕几乎要超越刚拿了诺贝尔奖的伦琴;接着盛赞了一顿开尔文勋爵,并且故意说高了他的爵位,继而又写到开尔文勋爵对李谕的约稿……
总之一顿欲扬先扬的技巧那是玩得贼六,一下子把李谕衬托的非常高大。
此时的大清各方面被列强压制,非常憋屈,突然就感觉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尤其是那些有文化的士子们,虽然不懂X射线或者衍射什么的,但是夸人牛逼还是会的!
这两份报纸平时主要是在租界发行,发行量并不大,但爆炸性的新闻总是传得很快,许多人知道了此事,纷纷想买一份报纸,报纸也自然而然迅速从租界流入了各地。
《泰晤士报》的发行能力不太强,倒是就在京津本地并且有印刷厂的《京津泰晤士报》熟悉国内市场,早早嗅到商机,第一版印完后,工人一刻没停,马上开始两班倒,一刻不停得印刷。
好在当时它还是一份周报,印多了也不用担心“新闻不新”。
即便如此,报纸依然供不应求,本来一份售价10文钱,市面上很快就炒到了50文钱,而且很多被黄牛提前买到。
——没想到早在百年前大家就要忍受黄牛的祸害!
这还是天津的价格,北京更离谱,已经炒到八九十文的高价,也算得上是洛阳纸贵。
更令人震惊的是,正是靠着这次有力的宣发,《京津泰晤士报》大赚一笔,市场也一下子打开,报馆很快就会在今年10月宣布转为日报!
李谕绝对想不到竟然是自己间接影响了一份报纸的商业布局。
北京宣武门外的会馆,这里是进京赶考的仕子们聚集的地方,也是各地学子重要的文化交流区,各地学子们此时聚在一起同样看到了报纸内容。
“哎,我说你看看这写的: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会长与一位高贵的勋爵均称文章作者李谕达到了一流学者的水平,不输任何顶尖学者。”
“这个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很多人手里并没有报纸,只好听其他人念。
“还有哪,一个叫做伦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赞其超过了自己,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诺贝尔奖是什么东西?也很厉害吗?”
“谁知道哪,我也没去过不列颠国!不过还真是了不得,想不到洋大人也能称赞咱中国人。”
“看来西学也是有点东西的。”
“那是!想当年皇上也曾按照康梁的建议兴办西学,要是……”
一人连忙捂住了他的嘴,“你少说两句吧!”
当然,也有许多不以为意者:
“切!奇淫技巧而已,我读书快四十年了,怎么就没看过他写的一个字?现在反而外国人先知道了?估计也就是投洋人所好罢了!”
“那个什么叉射线,名字听着就好笑!字都不会写吗?叉射线,笑死人!”
“如此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获那个诺什么奖,洋人真会自娱自乐!再说了,获奖又能怎样?能打过日本国吗?”
会馆外,两名来自浙江的学子何育杰和冯祖荀却越看越激动,年龄大一点的冯祖荀说:“太好了,我就说咱们中国人肯定能学得懂西学!”
何育杰也道:“是啊,竟然能被英国皇家学会赏识,太鼓舞人了,我们肯定也可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