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谕开门见山:“记者先生,我准备帮一位医馆的外科郎中买点消毒液和手术器具,不知道您在医院有没有渠道。”
“外科……郎中?你起的名字真是有趣,”濮兰德立刻会意,笑道,“自然没有问题,同仁医院虽然是美国人开的,但我们使馆和他们的关系很好。”
“那就有劳先生了,银两上不会少了医院。”
两人正说着话,又有两个使馆的工作人员敲门进来,他们端着两台望远镜,放在了濮兰德的桌上。
李谕说:“白天恐怕看不着多少天体吧。”
濮兰德解释道:“我可不是自己用。昨天庆亲王托我们萨道义公使帮着弄台望远镜,今天还真从仓库里找出来了两台,让我送去王府。”
“怎么送去两台?”李谕看了看望远镜,是更新款型的反射式望远镜,从口径上看,倍数应该比太后那台要高。只不过有点笨重,没有西苑那台精致美观。
濮兰德摸着两台望远镜说:“不知道为什么亲王突然对天文学这么感兴趣,一出手就直接给了公使200两银子,都够买好几台了!公使还想着再找找有没有其他望远镜哪。”
李谕尴尬地笑了笑,对于西洋的东西,奕劻确实不知道行情深浅。
白天去庆亲王府显然太早,李谕和濮兰德先到了同仁医院,濮兰德拖着关系弄来两个箱子,“里面是次氯酸钠和碘酒,还有四套手术器材,够他用的了。”
现在碘伏还没有面世,直接用碘酒的危险性和刺激性要稍微高一点,不过对于当时而言也算上乘药品。
李谕刚谢过他,濮兰德竟接着说:“一共20两银子。”
好家伙,真是有够生硬!
而且也太黑了,哪怕算上运费,这么点东西折合下来绝对超不过七八两银子。
不过濮兰德这种人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大清国,心里想的头等大事肯定就是多挣点钱。
李谕只好先给了他银子。两个大箱子人力车肯定不行,于是打了一辆马车。
他也是刚知道原来马车也能打,简直就是大清版的货拉拉。
李谕打的是便宜的一种小鞍车,车轮子在车厢的中间,而且门也不是在两面开,而是在前面上车。这种车跑起来比较快,也比较便宜,当然比起人力车肯定贵多了,李谕这一趟就花去了280文。
如果是车轮子在后面、门开在两边的大车,那就更贵了。
不过小车快是快,也是真的颠,此时的大清又没有充气轮胎,马车更没有什么悬挂避震,简直就像坐农村的老式独轮车一般。
到方砖厂胡同时,李谕刚下车就看到小刀刘正在客客气气地和一个大内公公聊天,公公头上赫然戴着三品顶戴,地位不凡。
马车惊动了两人,小刀刘还没说话,旁边的公公倒是先说道:“这不是李教习嘛!”
小刀刘一愣:“公公认识李谕?”
公公说:“那可不!”
李谕也是一脸懵,问小刀刘:“这位公公是?”
小刀刘忙说:“面前的就是大内御膳房掌案,皇后跟前的德公公。”
竟然是小德张!
第四十三章香水有毒
小德张是个运气很好的太监,入宫才10年,就已经成为了地位仅次于李连英的大太监,甚至还被慈禧赏赐了名字。不久的将来,他将成为大清的末代太监总管。
本来按照雍正定下的“寺人不过四品”制度,太监最高为四品。但是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当政,身边不可能离开太监,于是打破了制度,给李连英赏了二品顶戴,小德张则是三品。
当然,他们和明朝那些一手遮天的权宦比起来,简直不要差了太多。
李谕客气着说道:“原来是德公公,幸会幸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