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罗贯中沉沉一叹:“林冲所为,全在‘逼不得已’四字尔。”
话音刚落,仿佛应和似的,水镜上出现了一个朱笔鲜红的“逼”字。
【不错,是逼。我们将视角转换,相国寺里辱娇妻是逼;白虎堂上设奸计是逼;野猪林中谋性命是逼;火烧草场断后路还是逼。
权贵阶级就这样一步步为了自己的私欲将林冲逼上一条不归路,反过头来又说他是贼配军,是罪民。颠倒黑白,倒打一耙,不外如是!
逼上梁山、官逼民反,水浒解说里老生常谈的两个词,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一番话说得抑扬顿挫,掷地有声。
未央宫中,刘彻轻轻啧了一声,大逆不道的言论听得多了,他这时倒没有自己预想中的那般生气,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在椅背上轻点,心思深沉的君王意态不明道:
“楚棠的论调还真是,一如既往。”
底下的有些大臣却是听着不舒服了,什么权贵阶级,高俅是官,他们也是官,这“权贵阶级”岂不是指着他的鼻子骂?
“反就是反,林冲戴罪之身,又身负数条人命,难道不是罪上加罪么?”
“就是,若任其快意恩仇,那朝廷律法何在,公序良俗何存?!”
“小女无知之言!”
有人开头,后面的话就好说多了,一个个广袖端肃义正词严的模样,当真显得公正无偏极了。
上首的刘彻看着底下大臣吵吵嚷嚷的模样忍不住在心里冷笑,倒是小霍去病耐不住性子,争辩了几句“如果不是高衙内先起歹心,高太尉纵子行凶赶尽杀绝,林冲怎会如此”云云。
唐朝。
听闻此言的杜牧幽幽一叹,先前读过的史书在脑中翻覆:“民困乏则乱生,水浒题旨既在此,那啸聚山林之好汉,未尝不俱有无奈之意。”
“奸贼在野,或乱一人一户;奸贼居于朝,则乱之途愈广矣。”
另一边的杜甫半是感叹半是忧愤,他想起水镜里说的李林甫,位高权重,祸害朝纲,有贼如此,国如何平?
【大家如果读原著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鲁智深的故事里,他为弱女出头,后来又遭高太尉记恨,最终流落。林冲这一遭故事,亦是从高衙内欲行不轨开始。人物的行为都出于一种外力的压迫,这其实是《水浒传》这本书的一贯写法。】
楚棠贴出原著的目录。
【《水浒》的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王教头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因为得罪高俅不得不逃走的王进,在这一回里,作者详细描述了高俅的发迹史。】
水镜上出现一段原文,赫然就是先前所说的高俅因蹴鞠之戏见宠于君等等,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楚棠当真并未夸张,高俅这太尉还真是踢球踢来的!
赵匡胤当场脸黑了几个度,其他宋人尤其士大夫也颇觉有些抹不开面子,小说家言不尽为真,但它流传度广啊!
汴京城里。
三苏父子因着刚刚一闪而过的文字面面相觑:“书中写的小苏学士,不能是我们苏家人吧?!”
怪就怪这个姓太敏感了。
苏辙还有一句话没说,小说野史多爱附会,或为权贵或为名流,以他们兄弟二人未来在国朝的声名,这“小苏学士”指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我们知道,水浒的主角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那么按照惯例,主角应该最先出场,可是书中却偏偏先写了一个高俅,还将他的发迹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是为什么?】
苏州。
金圣叹眨眨眼,总感觉……自己好像又要出场了?
果然——
【根据金圣叹的说法,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如果先写梁山好汉,那给人的感觉就是百姓无由生乱造反,但先写高俅,小人得势,反面形象首先就立起来了。
庙堂污浊,帝王昏聩,统治阶级无法保持自身的清明,那么当然失去了对下民的约束力,甚至会变本加厉地去迫害下民,这样,读者看到的就不是下民不逊,而是朝堂不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回到侯府的第二年,黎洛替母亲报了仇,慕容璟也替父王申了冤彼时的二人互生情愫,两情相悦可皇室如何能容得下一个杀手王妃慕容璟又如何能放弃祖祖辈辈守护下来的江山我一定会娶你。...
现代情感娇瘾醉人作者追雾完结 简介 都说周寅礼风光霁月,圣洁不可攀。 可只有宋清欢清楚,这人白日有多正经,夜里就有多疯狂。 她渴望将他拉下神坛,以为能日久生情,没想到周寅...
...
...
前世。牛马一生的陆锦瑟被渣男无情辜负。眼睁睁看着他与白月光纠缠不清五十岁那年,她在手术台上含恨而终。重生。陆锦瑟回到婚礼前夕,一切还来得及。这一世绝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不为渣男蹉跎一生。毅然取消婚约!令她意外的是,异父异母的妹妹陆丽丽也重生了。竟然看上渣男,千方百计嫁进许家。她推波助澜…...
又名和村里方大哥同居的日子。架空勿深究就是一个简简单单互相帮助为幸福生活共同奋斗的乡土故事直球农民攻X内敛知青受番外恢复周更暂定方陈校园篇工作篇,其他cp解燕平行世界以及哥嫂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