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战乱不是什么好事,且不说吃不上喝不上,还是会死人的!
苦难就是苦难,不值得歌颂和鼓吹。真正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的,是面对苦难的态度、精神和处理方式。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受战乱影响的地区遍及中原。这期间,中原地区除了诸王相互攻伐,还有氐人变乱,以及成汉和汉赵两个政权以及南方变民起事。
黄河以北,乱成了一锅粥,还是杂粮粥。
最先扯起大旗反对晋王朝的,是少数民族头领。
元康六年(296年),氐人齐万年称帝。朝廷遣安西将军夏侯骏、建威将军周处征讨,这两位都受梁王司马肜节制。
司马肜与周处有宿怨,不派救兵,断其归路。孤军深入的周处被齐万年大军包围,在六陌(今陕西乾县东)陷阵而亡。这次叛乱,直到元康九年(299年)才被消灭,齐万年被俘杀。
周处字子隐,他的父亲是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将门之后,早年“不修细行,纵情肆欲”,为害乡里,后来得到了陆云的指点,改过自新。
后来,周处为官,东吴灭亡后入晋。
晋朝开国元勋,也是曹魏旧臣王浑请客,一来二去喝多了,小人得志后的猖狂体现出来,王浑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你们这帮亡国奴,心里难受吗?”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胜利者固然趾高气扬,失败者只得忍辱偷生。可是一旦遮羞布被撕破,露出的伤疤依然血淋淋的,伤害很大,侮辱也甚。
众人既愧且惊,可人在屋檐下,鲜有人奋起反抗,多数只是偷偷的哭泣。唯有周处当场回怼:“汉末以来,天下大乱,魏、‘汉’、吴三国鼎立,西蜀被灭,晋代曹魏,你作为曹魏旧臣,有什么感想?咱们先来后到的,可以交流一下体会!”
王浑面有惭色,默然不语。
后来,周处官拜新平太守,在任期间,大有作为,“抚和戎狄,叛羌归附”。之后,被征召入朝,担任御史中丞。他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司马肜触犯法律,周处毫不手软,二人结下梁子。一朝权在手,司马肜不顾国家安危,打击报复积极而又毒辣。
在齐万年造反的同时,其他有志于逐鹿中原的少数民族领袖也纷纷其事。成汉的领导者李特、李雄也是氐人,原本居住洛阳,因避齐万年乱入蜀。天下大乱,豪杰峰起,301年12月,李特在四川起兵反晋,不过第二年就在攻成都时被杀。他的儿子李雄继位,占领了成都,随后横扫四川天府,304年在成都称王,成汉建国。同年,刘渊自称汉王,建国,不过这个国号后来被他侄子刘曜改为“赵”。
异族争权的同时,司马氏皇室内部依然纷争不休。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后掌握朝权。他对外无力控制日益壮大的匈奴汉国政权,对内排除异己,滥杀朝臣,大失人心。后在永嘉四年(310年)以讨汉国为名,率领大批军队及王公大臣离开首都洛阳,路上病死。在其死后,他带领的大军以及大批王公大臣在苦县宁平城被汉将石勒屠杀,不久洛阳亦陷落。
秦王司马邺在晋怀帝遇害后,于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他在建兴四年(316年)被刘渊的继任者刘曜俘虏,而后被鸩杀。
当时,司马越起兵,留下投靠他的琅琊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后来,司马睿就移镇建邺,在江左发展。
晋愍帝死后,琅琊王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从此,中国进入了第一次南北对峙时期。前期,南方是东晋,而北方则杂乱无序,统称为“五胡十六国”。后期,则是南北朝对峙。
大约在304-439年间的北方,旧史家称之为“五胡乱华”,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事实上,五胡数目远非五个,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
早在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变成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到西晋末年,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民族的人口。
北魏末年,史官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故又有将这一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当然,这些政权的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如汉人冉闵建立的魏。
五胡到了中原,用了汉族的礼制,就以中夏自居,就称其他胡人为戎狄,称南朝政权为“岛夷”。
在胡人建立政权之前,汉族占支配地位,是汉尊胡卑,汉人压迫胡人;胡人政权建立后,胡人占居支配地位,开始胡尊汉卑,胡人压迫汉人,甚至称汉人为儿、奴、狗。胡人多自称“国人”,以胡人为尊,甚至禁止“胡”等称呼,如石赵。不仅如此,这些政权还多采用“胡汉分治”,区别对待。民族压迫,自然难以避免。
自从司马炎死后,西晋王朝就缺乏一个能够主导权力的领导核心,内斗频冗、政出多门。
藩王掌握了地方上的行政权、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让他们有了觊觎国家政权的能力和野心。
不过由于晋武帝司马炎分封的诸侯王过多,而又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这就让西晋王朝走上了分裂的必然,任何一位诸侯王都不足以掌控如此巨大的国家机器。而且,这些诸侯王“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就连在混乱局势下的“勤王”都懒得做。
311年(永嘉五年),刘渊的继任者刘聪的部将石勒率军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俘杀晋太尉王衍等人。
王衍出身琅琊王氏,少有盛名,身居宰辅之任,却不以天下大事为念。王衍对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现在已经大乱,应该依靠各地的负责大臣,因此应该选择文武兼备的人才出任地方长官。”就让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你们两个镇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师,就可以称得上三窟了。”当时有见识的人都很鄙视他。
永嘉五年(311年),司马越率军讨伐石勒,以王衍为军司马,参与军事。不出意料,再往演的参与下,一败再败,大批王公被俘。
石勒让西晋的王侯大臣前来与他相见,他看到王衍俨然神仙中人,大为倾倒。于是,以西晋的旧事询问王衍,同他谈了很长时间。
知识分子的下作果然不同。王衍舌灿莲花,向他陈说了西晋败亡的原因,并说责任不在自己身上。王衍还说,自己年轻时就不喜欢参与政事,身居庙堂实在迫不得已。恬不知耻的王衍居然劝说石勒称帝,妄图以劝进之功保全姓名,以求苟活。
王衍的寡廉鲜耻大大超出了石勒的认知。
石勒大怒:“你天下闻名,身居要职,年轻时即被朝廷重用,一直到头生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朝廷政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过。”命士兵半夜推倒墙壁把他压死。
刘聪又遣大将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刘曜攻破洛阳,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316年,刘曜攻长安,晋愍帝投降。
晋愍帝投降汉赵后,刘聪对他百般羞辱。建兴五年(317年)十月,刘聪外出打猎,令晋愍帝身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聚在路旁观看,有些晋朝遗民故老,看了以后痛不欲生,深以为耻。后来,刘聪又趁宴会时让晋愍帝行酒、洗酒杯,上厕所时让晋愍帝拿马桶盖,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司马懿的曾孙、宗室司马睿在江东称王。318年,司马睿于建康登基,为晋元帝。
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成年代文里充当踏脚石的炮灰小知青,系统没有但空间在手,苏晴脚踹渣男手撕白莲,靠超凡的画工混的风生水起。男人,那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后来有点真香是咋回事呢?...
我刚出生的时候,喝了几天狼奶,我把这头狼当妈,我以为我一辈子见不到她,直到有一个女人过来找我...
无系统非穿越女配角非后宫无情感纠葛腹黑映射邪士圈养童子培育毒血修炼毒功,道士除魔卫道救一童子,为救道士,四处求医。从而获得一枚升仙令,从此开启了修仙之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