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5章 上善若水(第1页)

高焕明白沉默就是站队的道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开口可能会让宁太后心生不满,但他乃至龙林高氏的命运早已绑定在陆沉身上,首鼠两端肯定是最愚蠢的选择。

所以即便他心里惶恐不安,也只能维持沉默的姿态。

李景达倒是没有这些顾虑,但他并非只会大吵大闹的一根筋,当下局势并不明朗,所以他要看看接下来的发展再决定如何应对。

“诸位卿家心系社稷,堪为大齐之福,不过哀家相信淮安郡王绝无异心,他定然不会辜负天家的信重。”

宁太后心里感激薛南亭等人在这个时候坚定的表态,但她身为如今大齐朝廷的最高掌权者,不能像这些重臣一样直言不讳,因为有些话一旦从她口中说出来,便再无转圜的余地。

按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她看向那位几乎没有存在感可言的翰林学士,温言道:“王学士。”

王安微微躬身道:“臣在。”

宁太后道:“关于迁都一事,哀家想听听你的看法。”

自从建武十五年秋天入京,王安在京城已经待了将近四年,入仕亦有三年,却始终只是一个站在朝堂角落里的局外人。

即便如今贵为翰林学士,执掌翰林院这等清贵储相之所,王安的处境也没发生太大的变化。

翰林院的官员对他十分尊重,甚至到了不敢亲近的地步,盖因王安是江北翟林王氏的家主,更是陆沉的叔岳父,这层关系便决定王安完全无法融入江南官绅的圈子。

从这一点来看,他连高焕都比不上,后者毕竟是江南门阀望族的一员,终究有一些世交故旧。

王安这一生几经波折,见识过太多大风大浪,自然能做到不悲不喜,而且身处这样一个独特的位置,让他能够更好地观察朝中形形色色的官员。

只不过宁太后跳过高焕和李景达,直接问到他的头上,这让他稍感讶异。

他心中暗自忖度,面上古井不波地应道:“回陛下,臣赞同薛相和许相的看法,朝堂大权不能握于一人之手,无论政务还是军务,否则难免会生出风波。”

对于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回答,宁太后不置可否,沉吟道:“所以学士认为短期内不宜迁都?”

“此事关乎国本,臣不敢妄言。”

王安垂首低眉,继而道:“不过臣有一些浅薄的看法,还请陛下圣断。”

“但说无妨。”

“陛下,还于旧都乃高宗皇帝定下的国策,臣觉得与其说这是一个为了推动北伐的口号,不如说北伐的目的是为了还于旧都。当年朝廷南迁,遗民于江北,虽是迫于无奈之举,却已造成离心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北百姓对朝廷的认知会愈发陌生,长此以往恐难以扭转。”

王安微微一顿,在宁太后和其余重臣的注视中,不疾不徐地说道:“臣不讳言,当年王家屈身于景廉人刀锋之下,未能以死报国,实为门楣耻辱。六年前,当臣明白高宗皇帝的北伐决心,又得知边军将士夙兴夜寐,臣登时幡然醒悟,决意为大齐尽绵薄之力,一者是为赎罪,二者是受到朝廷的感召,只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齐人。”

宁太后似有所感,颔首道:“学士之意,哀家明白了。”

“陛下明见。”

王安恭敬地说道:“天佑大齐,故土重归,江北数千万子民定然会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迁都对于收服人心有百利而无一害,一如当年臣受到朝廷的感召。臣斗胆说一句,倘若朝廷不愿北归,北人何以自处?”

李景达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说实话他对这位盛名在外的王学士颇有微词,这几年陆沉遭遇攻讦和猜忌的时候,从未见此人挺身而出,哪怕只是声援几句。

要不是王安的嫡亲侄女嫁给陆沉,以李景达的脾气肯定会当面数落他几句。

然而今天王安这番话,尤其是最后那句“北人何以自处”一经出口,就让李景达明白什么叫做世家之主的老辣和精准。

看一看周遭那些重臣凝重的脸色就知道,王安之言若是传出去,朝廷必然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由于成宗皇帝李昱的倒行逆施,江北百姓本就对大齐怨声载道,只不过后来景廉人更加不堪,加上陆沉对于军纪的严苛要求,江北百姓才会尝试再次接受大齐的统治,否则必然民乱四起。

江南和江北情况不同,哪怕是在大齐最艰难的时候,战火都没有波及到南方,百姓们不曾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且李端登基之后一直施行仁政,所以京城无论在南还是在北,不会在江南民间引起动荡。

在这个最敏感的时候,朝廷是否愿意还于旧都,将会直接关系到江北百姓是否能归心。

当薛南亭挑破迁都一事的最大阻碍,就算王安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否定陆沉手中的军权能够威胁到皇权,但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简洁有力地论证朝廷北迁的必要性。

此刻没人站出来指责王安危言耸听,因为对方揭示了一个最简单同时又是最真实的道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史上最强兵王

史上最强兵王

面对生活的压力,是选择磨平棱角,甘于平凡还是勇于抗争,用自己的双拳打出一片天地?为了照顾胞妹,退役兵王选择了前者,但命运却逼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这个可以攻+番外

这个可以攻+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文案满口粗话,且张扬狂妄的西区老大,面相斯文,却极度好色的司氏老小,两根笔直的铁棒碰到一起,从脚开始纠缠,缠啊缠的就弯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地名啊什么的也不太真实,如果有不符合实际的。还有,其实我也不知道黑帮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假期看了一些这方面的电影啊之类的而已专题推荐糖袋尸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隶爷的怦然心动,是个可爱小软萌

隶爷的怦然心动,是个可爱小软萌

传言京圈隶爷心狠手辣,冷血寡情,谁要是给他送女人就是找死。传言他其貌不扬,身有恶疾才不常露面。直到某一天,朋友聚会,男人手机传出女孩儿娇软嗓音你个老流氓,想什么呢?直到某一天他深情凝望女孩儿乖宝,20岁嫁给我好不好?情到浓时,他笔直的跪在女孩爸妈面前发誓我爱她,此生只娶她做我妻子,至死不渝!沈年隶...

穿越七十年代之米虫生活

穿越七十年代之米虫生活

一个孤女突然认主了一个了空间,因为这个空间,在末世里过的不错。被当权人忌惮,被陷害,同自己的亲人一起与之同归于尽。在醒来穿越到七十年代,有个重生的姐姐,就开启了米虫生活。...

有劳嫂嫂费心

有劳嫂嫂费心

文案日六千不定时修文,盗版残缺错乱概不负责预收换夫大伯哥,大嫂跟我夫君私奔了。预收三夫之命女主命有三夫,女非三男都C。预收文案作者专栏皆可见。* ̄︶ ̄*刑部主事夫人姜扶笙成亲三年,与丈夫举案齐眉,人人艳羡。偏生娘家出事,她不得不求到夫君的表弟她曾经的未婚夫赵元承跟前。赵元承因她执意退亲呕血不止险些丧命,三年来杳无踪影。彼时重逢,他已是人人趋奉的朝廷新贵。矜贵无匹,喜怒无度。姜扶笙哀哀央告求小叔救救我兄长。赵元承手抚长剑眸似寒潭嫂嫂求人,要有诚意。这些已是我姜扶笙话戛然而止。赵元承手中长剑落在她脖颈处,剑尖挑开衣襟贴着肌肤游走,最终落在她腰间细细的宫縧上。私以为,如此方能彰显嫂嫂的诚意。长剑铮铮坠陨,华裳零落一地。食用指南1女主和男一男二阶段性1V1,女非男都C2架空背景,私设如山。3符合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无不良引导。下本开预收换夫靖国公夫人宋柚宁是上京颇负盛名的贤妇。成婚七载,二十五岁生辰当日,她发现了夫君温令舟藏在书房暗格中的和离书。一番追查後她更是错愕,和温令舟有私情的竟是他的大嫂!宋柚宁想起那位寡淡少言丶克死两任未婚妻的大伯哥温宴辞来。温令舟做初一,莫怪她做十五!她设计让温宴辞瞧见温令舟和大嫂的不清不白。温宴辞无愧大虞战神之称,这一顶绿帽子戴下来竟还能维持一贯的面无表情。我瞧见夫君上了大嫂的轿子。宋柚宁拦住他掩唇轻笑大哥不如到我马车上来?*温宴辞为世家长子,端严雅正,克己复礼。从未料到自己会成为弟妹的入幕之宾,更未料到有一日她会弃了他另寻新欢。女非三男都C,阶段性1V1,不违背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其他排雷想到再说预收三夫之命元嘉及笄时,有道士批命,说此女命硬,择三夫而终。彼时元嘉尚是北岚国金尊玉贵嫡长公主,对此不屑一顾。拉过青梅竹马的文令舟,将新摘的同心果送给他。令舟哥哥,咱们一生都要好。谁料後来,她竟真三次描红妆披盖头,凤冠霞帔入洞房。第三次,她已是亡国公主。新郎却是敌国太子。元儿,你说的,咱们一生要好,果真?太子宋时衍问她。红烛摇曳,元嘉乌眸潋滟。自然。深宫殿门蓦地被人撞开。来人披星带煞,手中长剑铮铮,眸底似有灼灼烈火。元嘉,你曾许我一生要好,吾尚未身死,你又待与何人共一生?竟是那个与她只有短暂姻缘的第二任夫君,战神霍霄!他他不是战死沙场了麽?!不对,他不是向来嫌她主动招惹麽?元嘉正欲开口。门边月下,不知何时又倚了个白衣仙人。那人一袭白衣,乌发素挽,病咳两声,柔眸瞧她。夭夭,你送我的同心果还在,我们的一生之约,你可还愿履?文案成立于2024年05月11日,已截图存档。排雷1架空历史,架得很空。2权谋过家家。3女非男都处。女主三夫之命,和三个男人不同阶段1V1做过真夫妻。内容标签天作之合青梅竹马宅斗轻松先婚後爱追爱火葬场姜扶笙赵元承其它预收换夫女非男C,完结文前夫他必有所长一句话简介嫂嫂也不想哥哥出事吧?立意爱是包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