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五章 张半仙(第1页)

中午早早的吃过午饭。

王海开车,把郭德刚、唐宇送到了天桥德芸社。

燕京天桥、津城三不管、金陵夫子庙、魔都城隍庙,号称民国时期四大繁华之地。

眼前的天桥,自然比那会儿要讲究得多,但依然声名在外。

德芸社赁下的这栋两层小楼,就是民国老戏楼改建的。

改动颇大,不过好歹保留了浓郁的艺术风格,整体味道还在。

千把来平方,三百个客座!

就民间园子的规模来讲,算是大的了。

园子大门之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正是由马大师亲题的“德芸社”三个字,很有力道。

起头的“德”字,少了中间的一横。

这可不是错别字,而是效仿古法书写的。

大概以清朝的《康熙字典》分界。

之前,无一横的属于规范体,有一横的反而是异体字。

《康熙字典》问世以后,以皇权颠倒了民俗,完全反了过来。

只不过,书法家们还是以古法书写居多,没理会那个劳什子皇权。

所以,天桥德芸社,无论是场地,还是门面,都满是传统艺术的氛围。

唐宇很喜欢这种感觉。

长衫旗袍,诗书佳人,想来该别有一番味道。

可能也正是他对传统文化太痴迷,没几个姑娘受得了,才导致他前世今生都孑然一身吧?

绕前门,到后巷,师徒二人下车。

从后门进场,发现人已经来了不少。

除了小一辈的演员,还有老先生也在。

这里是德芸社自己的场子,是演出的主阵地。

周一休息,周二到周日每天开下午场和夜晚场。

下午场是两点到五点,演出三个小时。

此刻,离开场只剩下个把小时。

小岳和烧饼正在台前归置桌椅,打扫卫生。

后台的演员们,有的在化装,有的在对活。

众人各司其职,前前后后都在忙碌。

可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个清瘦老头,独自坐在椅子上品茶。

郭德刚进来,第一眼便瞅到这位老爷子,赶紧恭敬的走过去。

“张先生,您今儿个怎么过来啦?”

唐宇一瞧那人,脸上笑了。

坐在椅子上都能看得出,这老爷子左肩高右肩低,干瘦的脸上还透着一股子坏笑。

张纹顺。

德芸四老之一,也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对德芸社的发展可谓居功至伟。

同样,这也是个传奇老头,很有个性。

他原是燕京大栅栏金店张家的少爷,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出身。

可福没享几年,等他渐渐长大,家道却中落了。

接着是求学,考上了师专。

那个年代,师专可是不容易考上的。

但他又不安分,因为太爱相声,竟然弃学从艺,进了曲艺学员班。

从人人尊敬的老师,投到艺人行当,说难听点,下九流。

破天荒。

让人大跌眼镜!

当艺人就当艺人吧,他勤奋用功,学得好,说得也好,好歹给自己找了一个铁饭碗。

铁饭碗,就是金饭碗,人人都看得比天还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送葬者

送葬者

鬼推磨是一种神秘的控鬼术。整个山村里只有爷爷会。爷爷死前,将鬼推磨传给我。十六岁的我能不能活过十八岁,就看鬼推磨逆天改命了。一念生,一念死。连同生死者,名曰送葬者。...

(影视同人)陈情令:与君十六载+番外

(影视同人)陈情令:与君十六载+番外

小说简介书名陈情令与君十六载作者朴阿久简介完结陈情令与君十六载姑苏一杯倒夷陵见狗怂清河耍大刀与君十六载他也曾皎月清风,翩翩公子佳话出后来他一人对雪望,尝遍前尘过与往,十三年来弹一曲问灵空回响…他也曾是泽世韵含光,逢乱必出声名扬,手中的避尘铮鸣,却再也换不回她的一笑尽欢,你还要忘记吗,云深共许一诺人茫...

影后后妈很温柔

影后后妈很温柔

电话被拒,左圭泽拿着资料来到医院,文小姐,我们可以谈谈吗?文雅容抬眸,男人俊美不凡,虽未见过,却也能看出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微微颔首,到安静的角落,面对面坐下,我们认识?你想谈什么事?左圭泽把手中资料递给她文小姐,你先看。文雅容疑惑的接过,最上面写着国际有名的三支医疗团队,医生的资料,心里惊讶却又没有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