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中宗景龙三年,善于揣测韦后心理的江湖术士,神神秘秘地对韦后说:“在隆庆池北五王子府宅的上空,以前就常常有盛大的帝王之气萦绕着,近来这种王气越来越盛……”
“这种说法,武皇在朝的时候也有,莫非是真的?”这个女人终于找到了借口。
“皇后一定不可粗心大意,此事非同寻常!”
“可有破解之法?”
“这样……”术士抚在她的耳边悄悄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从长安皇城太极宫出延喜门向东,经过大宁坊、兴宁坊两条长街,向南一转,就是隆庆坊。这隆庆坊本来是长安城东的一片普通的民宅区。然而,在武则天当政时它突然名声大振,长安市民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提起隆庆坊,没有不知道的。
原来隆庆坊有一居民王纯,他为了洗衣浇园方便,就雇人在房屋前的空地上凿了一口水井,井非常深,水清得可以照人,喝下去甘甜可口,浇园菜、果树长得碧绿茂盛。周围邻居也都饮用此水,都说这口井与别的井水不同,王纯听了非常高兴。
哪知好景不长,几年后的盛夏雨季,井水漫过井围开始外溢,淹没了房屋。王纯看到这种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忙请邻居帮助用沙石填平这口井。可谁知,井水却越溢越旺,根本堵不住,王纯只好搬家避难。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溢出的井水逐渐形成了一个占地数十顷的大池塘,长安百姓,都争先恐后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并据此推测是吉凶祸福。
当时武则天刚刚临朝称制,她怕这件事搅乱人心,被反对她的政敌利用,于是,颁布诏书,说井水外溢乃是乾坤的吉兆,并把这片池塘赐名“隆庆池”,以安定民心。于是,隆庆坊便因“隆庆池”而在长安城中开始闻名远近了。
在隆庆池北,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寿春王李成器、临淄王李隆基、衡阳王李成义、巴陵王李隆范、彭城王李隆业修建了府第,号称“五王子宅”。
韦后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听了这些骗子的话便信以为真。如果真像那个江湖术士所说的那样,十几年来的苦心经营,不都要付诸东流了吗?天下难道永远真的姓李了吗?当初杀了太子李重俊,贬斥了谯王李重福,韦后剩下的一块心病就是相王李旦一家,但总是找不到借口,韦后为此伤透了脑筋。
这次,她与中宗准备到南郊祭天,开始大赦天下,可是谯王李重福却不在赦免之列。
为此,李重福在均州上表给中宗:“父皇为展示礼义而焚烧木柴,进行祭祀而祷告上天。天下苍生都因此得以敕罪免刑,唯独臣作为陛下的亲生儿子无缘仰沐皇恩。上天对待子民一视同仁的恩德。本来就是这样的吗?知道此事的朝野人士,无不为儿流泪,再说陛下慈悲为怀。为什么不能怜悯一下您这个走投无路的亲生儿子呢?”
中宗看后心中难受,相王李旦也劝中宗召回李重福,唯独韦后铁石心肠,不让这个亲生儿子回京。因为她知道,李重福回京后就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皇嗣有人,对她效法武则天就大大不利,所以坚决不同意召回李重福,并向中宗埋怨相王李旦多事。
韦后想到江湖术士之言,便想利用江湖骗子的话,要求中宗贬斥相王,她对中宗说道:“近来人们常常议论隆庆坊五王子宅上空有帝王之气,这一定是相王不甘寂寞,想摄政握权而故意叫人这么说的,陛下应亲自查问这件事,不能听任相王妖言惑众。”
中宗对相王非常了解,知道他一贯胆小怕事,谦恭严谨,不做名利之争,否则他早就不能保全自己了。
“这一定是市井小人无中生有谣言惑众,皇后不必信它。”中宗对韦后答道。
“哼!你就知道袒护你这个弟弟李旦,说不定哪一天他做了皇帝,你还要给他加冕呢?就算是传说,你也应当去巡幸,也好抑制一下隆庆池那里的王气。”
中宗看韦后动气,连忙赔笑道:“好好,过几天我们就去巡幸五王宅。”
四月十四日,中宗率领后妃结队来到隆庆池,命人用绸缎布置一个彩楼,设酒席款待文武百官,乘小舟泛波隆庆池上,并观看大象表演,足足在这里折腾了一日一夜,才摆驾回宫。
此后,韦后再也不提什么王气的事情了,她知道光靠借题挥根本除不掉李旦,虽然时常感到如芒刺在背,但是一想到满朝文武上至宰相下至散官杂员,绝大多数是自己的心腹死党,又痴心妄想地做起女皇梦来了。
术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劝韦后举行的祭天大典就要开始了,想以此观察时局动态,现反对派及时铲除,为自己铺平道路。此时她已经对中宗毫无顾虑。
事情可不像韦后想象得那样简单,韦后一党把持朝政,已经使得朝中乌烟瘴气,怨气冲天。
这一年春天,中宗遣嫁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弃隶缩赞和亲,指派纪处讷送金城公主,纪处讷以身体不好不能远行为由推辞不去。中宗又改派赵彦昭担负这一使命,赵彦昭当时任中书侍郎,依附于韦后,官拜宰相,他怕出使时间太长,因为吐蕃路途遥远,到回来时宰相的位置被别人取而代之,他也不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司农赵履温对他说:“公官为宰相,而持节出使吐蕃,岂不是大材小用?”
“那我应该怎么办?”赵彦昭问计于赵履温。
赵履温便代他向安乐公主请求留在京城,安乐公主答应了。
中宗无奈,只好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送金城公主入藏。
这件事对中宗刺激很大,他以一国之尊皇帝的身份,却指挥不动宰相,心里非常不高兴。
中宗也知道,纪处讷和赵彦昭都是走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门路当上宰相的,他们在朝为官,只看韦后和安乐公主的脸色行事,根本不理会他这个形同傀儡的皇上。
从这之后,中宗才对韦后、安乐公主一党忌讳起来,想到早就有人劝告,应该早点对她们加以限制,但是,看来似乎为时已晚……
公元o年的暮春,潞州各地从山东涌入一大批逃难灾民,节度使吴勉和三郎商量,决定接纳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居然认识了太行山上白云观的玄真道人,他本名韩礼。
韩礼有一段很曲折的人生经历,他原是山东齐州刺史下辖一个武将,只因与前太子李宏有瓜葛,被迫辞官归隐山林,数年来他一直钻研玄学、天文学和星象学。通过张暐的介绍,韩礼召集了旧部,特别是山东、山西南部的各地英雄豪杰,加上河南北部的很多英雄,纷纷在韩礼和张暐的联络下,投到了三郎的麾下,一时间,潞州节度的督军府人才济济,有文有武。
公元o年初秋,朝廷下诏书,要求所有外放的王爷于十月底回到京城,中宗协同皇后要举行祭天大典,此时,韦后垂帘听政已经一年有余,朝廷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三郎的心。
通过了解,三郎得知,这次大典,韦皇后要以武皇为榜样,作为亚献参与大典,按照常理,女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祭天大典的,除了皇室成员,部分朝廷重臣,整个大典是不准女人参与的!这也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地位特征。
而这一次,提出祭天大典的是韦后,而且要求直接参与,并以第二人物身份参与,这很明显是在向天下人说明自己的目的。
历史上参加祭天大典的女人,只有武则天,随后她就力排众议,做了皇帝,而此时,不知道中宗是怎么想的,也许他还是一味地迁就这个和他曾经同甘共苦的女人,或者他已经齁不住这个女人了,又或是他真的准备将来禅位于她?
三郎不敢再想象下去了,忽然之间,他感觉很无助,是的!真的很无助。
“兄长怎么看待这件事?”在三郎的潞州府邸,大家济济一堂,正在讨论这件大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吃了女友苹果后,我迷上了死人香陈轩顾小霜番外全集免费阅读是作者夜幽影又一力作,这个声音吓得我一哆嗦。急忙回过头去,只见身后站着一个六七十岁,穿着黑寿衣的矮瘦老太婆。她黑着一张脸,站在我身后三米远的地方。一双黑亮黑亮的眼睛,死死的瞪着我。那表情,恨不得活吃了我一样,看得我很是不舒服而且她的样子,好像还有点眼熟。好像是,那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骂我的老太婆。可那老太婆,不是已经被车撞死了吗?正在我惊疑之间,这个穿着黑寿衣的老太婆,再次开口道人吃饭,鬼吸香。这死人香,好吃吗?一听这话,我显得有点彷徨无措。嘴里更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死,死人香说话之间,我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这一眼过后,我只一股惊悚的感觉,猛的在我心里炸开。因为我发现这个老太婆,她这会儿是踮着脚。而且她脚下,没有影子人是有影子的。没有影子的...
...
常溪是一名医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医馆。薛酌奉命下江南调查贪污案,一时不慎中了春药春风绕,那日常溪去青楼为姑娘看诊,阴差阳错之下二人春风一度。清醒后,男人本想给她名分对她负责,却不想遭到拒绝。常溪的阿娘就曾告诉过她女子活这世上一遭,清白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活得自在方是真理,不必活在他人的言语中,...
杜衡穿成了一个瘸子,一个凶悍哥儿捡回家做相公的瘸子。哥儿(凶巴巴)你腿脚不方便就别想着走了,老实做我相公,我肯定不会饿着你。杜衡他堂堂一个大老爷们儿,竟然要沦落到吃软饭!不可能,即使是穿越了也绝对不会屈服!次日,哥儿下地回来,看见院子里晾晒好了他前一天晚上换下来的脏衣,桌上又多了色香味俱全的三菜一汤。杜衡只要是自己做的饭,那就不算软饭。夜里,杜衡准备吹灯睡觉,哥儿走了进来,一边脱衣服,一边上了床。哥儿趁着农闲赶紧把事情办了,你躺着别乱动,我来就行。杜衡抱着被角咬牙,他连对象都没处过,清清白白!这人才认识了三天就要办事,不行!他绝不就范!次年,小崽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杜衡放下书叹了口气,把孩子抱了起来,还得去叫他夫郎回家吃饭。纯情攻×直球受...
原神献给提瓦特的煎蛋作者草莓牛奶双倍糖文案白鸟梦想开一个提瓦特七国风味料理饭馆。她计划走遍提瓦特,收集所有国家的料理,在这期间做流动摊铺赚钱。但是,她没有启动资金。过于强烈的愿望使她头顶闪烁着蓝色惊叹号。旅行者空来到她的面前,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吗?我呃,我需要摩拉。空沉默地与她对视,倏忽转脸,脸红专题推荐原神同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