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章 来历(第1页)

连云寺建成时间并不久远,寺庙是百年前封建王朝覆灭后,由本地富商出资建立的,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

那时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各地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当时,江城区域中一个挺大的寺庙里,有个僧人看不下去。

外面的百姓食不果腹,为了躲避战乱、饥荒、兵役、瘟疫各地奔逃。

寺庙里的生活却依然如旧,住持为了不招来官兵,更是关上了寺庙大门,不再接纳那些借着上香的名义前来躲避的流民。

僧人为此和住持辩论了一番,最终离去。

为了避免胸中所图因乱世而折戟,他来到了这里,像普通百姓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的时候诵读佛经。

体会过众生之苦,方能普渡众生。

渐渐的,这里的人多了起来,有和他一样追求的僧人,有他接济的普通人,有逃难而来的流民。

他们认同僧人,他们加入僧人。

他们用山上的树枝搭建成村落,他们用泥塑了一座佛像,那就是连云寺最初的模样。

随着时间流逝,新朝建立,聚来的人们也逐渐散去,只留下了一部分人,跟着最初的僧人开始践行他们的修行之路。

这些人除了吃斋念佛,其他时候和普通的农民没有太大的区别。

每年收获的时节,会将多出来的食粮送给劳力不足的家庭,遇到被遗弃的婴孩也会带回他们的居所抚养。

百年过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末期,国家内忧外患,在那个不能算作寺庙的地方,僧侣们凭借一腔血性与诡辩之法,在王朝与外敌的包夹下,庇佑了一大批人。

后来王朝覆灭,僧侣们损失惨重,但他们的事迹却流传了出来。而他们庇佑过的人中,有的发迹了,找到了剩下的僧侣,想要帮助他们建造寺庙。

僧侣们推辞不过,修建了现在的连云寺。而当时的ZF为了博取民心,将这一整座山头划给了连云寺僧人耕种。

再后来,华国成立,连云寺的僧人不改初心,践行着最初的道路,成为众生的一员,以图普渡众生。

三十年前,江城发生了一起特大洪灾,那时的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洪水冲垮了江城与外界联系的多条主干道,也断掉了这座两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城市与外界的联系。

一局主导下,出动了大量的直升机,才将战士们与物资投送了进来,当救灾的人们赶赴江城时,映入他们眼里,并非哀嚎遍野的景象。

在江城本地的治安局的组织下,人们在现在的半山公园上建立了临时避难所。连云寺的僧人多次在寺庙与聚集点之间往来,将寺庙里积存的食粮拿来应急。

武僧与治安员分组,带着幸存的人展开有序的救援,武僧们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极大的加快了救援速度。

你见过一个三大无粗、点着戒疤的光头在湍急的水流中推着一艘坐满人的小船,到了安全的地方后折返回去,过一会儿又左手拉着一个成年人,脖子上骑着一个孩童穿过水流的景象吗?

我没见过,但那时的江城人见过。

剩下的僧人也没有无用的诵经,他们辗转于各个因灾受伤的伤患处,在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时间里,凭借自身过硬的医术,让绝大多数伤员没有因为病痛而留下后遗症。

那时的他们,除了头上的戒疤与身上的素衣,谁也没法将他们与只会念经的和尚联系起来。

这些僧人啊,虽然自称是佛门中人,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不是那种,只能在和平年代给人心里慰藉,遇事毫无卵用的和尚。

也是那之后,连云寺发生了一些变化,它成了江城人心里一个特殊的地方。

江城人自发筹资成立了那支名为连云的基金,贫困的父母也不会因为将孩子寄养在这里而担心,也有一些人因为僧人们展现的能力而前来求学。连云寺来者不拒,一些僧人也会受邀下山去做一些讲座。

但连云寺却好像什么都没变。

他们依然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钱财捐赠,僧人们依然自力更生,依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沐以安,农学校老师一枚,三十多岁不结婚,差点被亲妈逐出家门。江书韵,高中政治老师,四十多岁,不婚不孕主义者,父母常年在外,尊重他的选择。一次电梯事故,两人双双来到架空的大历朝。沐以安无痛当娘,江书韵被迫当起了爹。两个人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化,敬请期待吧!...

一品大厨+番外

一品大厨+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天降洗脚水重阳节,木落芦花碎,枫杨红叶坠。善果寺,古殿香灯荧,佛阁高云外。原本是秋高气爽赏美景的好时光,叶乘风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在善果寺进香会遭遇一盆从天而降的洗脚水,更郁闷的是被同窗好友看见还说他活该。那天正是中秋节后,叶乘风和同窗好友萧白相约到专题推荐凤初鸣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快穿:渣男就要往死了虐

快穿:渣男就要往死了虐

一朝车祸,身体四分五裂,为了活命,颜初不得不签订了不平等的协议,成为临终关怀事务所的小透明。可是为什么系统是顶头上司?boss他这么悠闲吗?凤凰男,家暴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