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七章 君前召对一(第1页)

&esp;&esp;“闾丘从事,你说官家会召见我们吗?”房间内李守节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esp;&esp;“衙内且放宽心,既然官家特地给潞州下了诏书,想必是对衙内先前在军议上所言的一番话触动。而且再加上了此番隰州空前大捷,官家定会接见衙内的。”

&esp;&esp;即使闾丘仲卿嘴上这么说,其实他心里也不敢打保票,毕竟帝王心术,难以常理度之。

&esp;&esp;“罢了,我也未免太看重这次进京了。闾丘从事再同我讲讲河东地理,如何?”

&esp;&esp;“自无不可。”

&esp;&esp;对于李守节这个有些好学识礼的晚辈,闾丘仲卿一路上和他交流,也是获益匪浅。

&esp;&esp;事实上,郭荣这几年对后周官场的整顿还是卓有成效的,枢密院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第二天巳时前后,宫里差人传唤李守节、闾丘仲卿进宫见驾。

&esp;&esp;在阁门使者的引导下,一身便服李守节和青色官袍的闾丘仲卿进入皇城便殿。

&esp;&esp;便殿内除了服侍的宦官、宫女,还坐着四位紫服大员,分别是宰臣范质、王溥,枢密使魏仁浦、王朴。

&esp;&esp;这四人都是后周名臣,若是大周国祚绵长,郭荣再多活几年,这些人肯定是要名列世宗的忠臣阁。

&esp;&esp;本来应该还有一个宰臣的,但是实现了年轻时候的承诺,观兵淮上的李谷回师后,就一直处于病休中。

&esp;&esp;自从他成功实现了对好哥们韩熙载的承诺后,李谷风痹症缠身,屡屡上书求退。

&esp;&esp;但是求才若渴的郭荣自然没有放李谷病退,只是让他好好修养,继续为国效力。

&esp;&esp;李守节跟着闾丘仲卿一道行礼:“末将(微臣)拜见官家。”

&esp;&esp;“免礼,平身。”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esp;&esp;李守节和闾丘仲卿乖乖地站直身子,二人谨守臣子本分,不敢直视天颜。

&esp;&esp;不同于闾丘仲卿对郭荣是真的恭敬有加,李守节只是在快速运转脑袋,思索即将到来的问对。

&esp;&esp;“抬起头,让朕看看,李节帅的衙内是个何等人物?”

&esp;&esp;李守节慢慢地抬起头,和郭荣稍一对视后,就赶紧把眼睛扫向一侧的殿陛。

&esp;&esp;左侧的范质、王溥只是草草地看了李守节和闾丘仲卿二人一眼,就不再作理会,自顾自地养神。

&esp;&esp;右侧的魏仁浦则看了一眼殿中二人,又看了几眼殿上天子,方才恢复了端正姿态。

&esp;&esp;唯独坐在右侧下首的王朴,大大咧咧地坐着,不停地瞅着殿中那个年轻的昭义军衙内,在其和他对视一眼后,也不移开目光,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盯着这个年轻人。

&esp;&esp;李守节在这大殿内一阵沉默中,暗思:“这人咋回事?为何一直盯着我看?”

&esp;&esp;没等李守节思维彻底发散出去,郭荣捡着隰州之战的事略简单说了说,还问了几句战事详情,不过都是由闾丘仲卿代为回答。

&esp;&esp;这是李守节和闾丘仲卿提前商量好的,若是问隰州之战,则由闾丘仲卿代为回答;若是问攻守战略,则由李守节代为回答。

&esp;&esp;这样二人都能押题回答,避免精力分散,又能都在君前露脸,闾丘仲卿自是不会拒绝。

&esp;&esp;就这样一问一答,殿内气氛倒是开始转向,李守节二人也开始度过了最初的紧张感。

&esp;&esp;最后郭荣站起身来,似是不经意问道:“文伯,你以为混一天下,朕接下来可取何地?”

&esp;&esp;李守节只见右侧下首的那名紫服文官,倒是恭恭敬敬地给后周天子郭荣行了一礼,方才回道:“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此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

&esp;&esp;“王文伯,是他。流传到后世的《平边策》作者,郭荣的左膀右臂。”

&esp;&esp;据说王朴是历史上有名的急性子,有理不饶人,无理也能夺三分气势,但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几个人能给王朴辨过去的,因此王朴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有理的。

&esp;&esp;“李衙内,你认为王枢密使所言可有道理?”

&esp;&esp;王朴闻言,直直地盯着李守节看,似乎随时准备反驳李守节。

&esp;&esp;李守节朝王朴一拱手说道:“王枢密使,说得自然无错,只不过,就现在看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罢了。”

&esp;&esp;王朴本来还以为李守节会说什么新奇之语言,待听到李守节的‘不合时宜’后,他颇不以为然。

&esp;&esp;“大言不惭,你这孺子又有何高见?”

&esp;&esp;李守节不急不躁地回道:“高见不敢说,愚见倒是有一两条。”

&esp;&esp;“好叫官家和诸位上官知晓,我觉得这世上哪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方略,当今之世就更是如此了。攻守之道,待时而变,待机而动,若蜀中乱,则进兵川蜀;若伪唐乱,则过江灭唐。”

&esp;&esp;“但若是南方诸朝皆安稳无可趁之机,则必以进兵幽云为先;幽云之地自被辽人占据,至今方才有二十载。短短二十年,辽人很难安抚幽云之地的汉民之心,而且番汉习俗大不相同,幽云之地的汉儿内心想必也日夜盼望着王师北上。”

&esp;&esp;“若不趁此时收复燕云,一旦辽人彻底在幽云之地站稳脚跟,必遗祸后世子孙。河东无山后诸州,尚有雁门之险可恃。但是河北之地可就是一马平川了,没有燕山防线在手,河北诸州就只能任由辽人牧马南下。”

&esp;&esp;如果抛开个人私心,李守节肯定会把票投在先南后北这一战略上。

&esp;&esp;毕竟得到江南的财赋,能够使得后周狠狠地打上几次国战。

&esp;&esp;北宋能够两次北伐就是明证,宋太宗消灭北汉后,在打了小半年的仗后,又能够马不停蹄地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其中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

&esp;&esp;虽然最后高粱河一战损兵折将万余人,但是丝毫没有引起国内动荡,而且在之后的雍熙北伐,君子馆更是将开国精锐尽数葬送,但北宋依旧能拉起兵马抵抗辽军。

&esp;&esp;要知道这两场大败仗,堪称宋朝版的“土木堡事变”。要不是大宋底子厚,早就翻车了。

&esp;&esp;因此,如果放到国家层面,从稳妥起见,李守节更支持先南后北。

&esp;&esp;但是为了李家,他必须支持郭荣的北取幽云的战略,尤其要让河东尽快归入后周,成为昭义军李家的大后方。

&esp;&esp;以期求不远的未来,李筠能同东京朝廷斡旋一二。而且这个时候辽国在幽云之地的统治,还远谈不上安稳。没有哪个地方的汉民喜欢生活在胡尘里。chapter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甜爆!偏执小病娇的神明偏宠

甜爆!偏执小病娇的神明偏宠

宠夫清醒大美人VS阴郁疯批小可怜  双洁+bg+小甜文+救赎+男主抑郁症+女主超护短  司听瑜被陆祈川困在怀里狠亲时,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怎么把陆祈川这颗单纯腼腆的小白菜给拱了!...

穿成俊美书生的小夫郎

穿成俊美书生的小夫郎

开朗乐观受vs宠溺美人攻林言穿成了一本权谋爽文里的小炮灰原主他爹为了让他嫁给村里唯一的书生郎,竟然不惜给他下药,事情败露后,原主名声尽毁,林家人也遭到全村人指指点点后来林家就搬走了,没带原主再后来,原主就自杀了,死后也被人唾弃林言刚睁开眼,就发现俊美逼人的书生郎正盯着他瞧,眼里火光熊熊按照剧情,书生郎马上就会离开,然后喜欢书生郎的男配会带人破门闯入,当众揭穿这桩丑事结果林言刚要下床就被书生郎亲了一口,然后他还过去反锁了门林言???章墨远上辈子只做过一件错事同村的哥儿被下了药躺在他床上,他第一想法是锁了门出去买药结果一出门就被考试时得罪的富家公子给绑了几个月后他回来,林言已经自杀了这是章墨远一生最愧疚的事,以至于慢慢成了心魔大概是执念太深,死后他居然重生了...

鬼灭:我在杀鬼现场唱红莲华

鬼灭:我在杀鬼现场唱红莲华

(1V1,女主原创,略微毒舌男主义勇。有系统,但是哑巴且仅供追番且不剧透。后期跟随原作主线剧情发展,会有原创情节和人物,HE。剧情流,非纯爽文,非日常文。)重生民国,谍战剧本(x)鬼灭之刃(√)珍视的家人被恶鬼夺走性命后,叶樱终于开启了自己不一样的鬼灭之旅。比起身边这位坚信自己没有被任何人讨厌的搭档来,叶樱的杀鬼...

师父别装了,我知道你不是好人

师父别装了,我知道你不是好人

坏消息鹤卿穿书了。坏消息鹤卿穿成了书里惨死的反派师父。坏消息没有好消息。提问已知结局是死于爱而不得的徒弟之手,该如何破局呢?鹤卿扩招啊!修炼啊!升级段位啊!为了不再陷入男女主的三角恋关系,鹤卿当机立断,打破1V1教学的脑瘫门规,扩招弟子,来多少收多少。可谁能想到扩招进来的第一个小徒弟就是个白切黑呢?!扩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