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0150(第8页)

宋时手上的海船队是相对比较先进的,运用了大量的火炮和火器,但是在运用和船体转向速度配合上总体来说还是不太完美。

即使宋时在永明城的时候已经提出来不少的修改意见,可惜船舶行业是一个大基数的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宋时这个门外汉的建议,他们更需要来自反复实践的数据,因此来自民间的力量更不可小觑。

之前的时候,永乐独占海利收入内库后又将朝贡的责任一股脑的丢给了前朝,薄来厚往展显大国气度的安排导致南洋小国蜂拥而至,更是给朝臣折腾的怨气冲天。

朝廷与沿海地区的海商联合在一起,为了杜绝出现下一个目光投向海洋的国君,郑和下西洋的福船建造和海运航线的资料,早已消失在故纸堆里。

留下的只有一些似真似假的传说,甚至连郑和的福船究竟有多大,都没人能说的清楚了。

这才两百年。

技术断代的后果,自然还得后人来承担,大魏官方已经多年不修船了,那些匠人即使还留着祖辈的秘籍,但是想要复原郑和的福船却已经很难了。

因此宋时不由的将目光投向了民间,说到底这些造船的技艺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只有大量的人才都涌入造船业,打破原先的父子相传,师徒传承的僵局,在彼此的思维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个行业才能算是活过来了。

而且在大魏已经被开发过度的土地上,已经很难找到靠近河边适合运输的巨木了,而在钢铁质量和锻炼技艺还没有足够强度代替巨木龙骨的时候,巨木就是无可替代的珍稀资源。

大魏稀有,但是南洋很多。

永明城的造船厂只是一个开始,用来累积初代的造船技术,而大琉球上面的被禁止砍伐的巨木,就是宋时留给大魏船厂真正的启动资金。

趁着现在大量海商都还在泉州,宋时也趁机在这些海商身上薅了不少的羊毛。

别的不说,这些暗地里跑了几十上百年的海商手里,还会没有个别手艺精湛的修船造船的匠人?

哪怕大魏没有,南洋却不见得没有!

自古以来,出海的海商就面临着两大难题:没有组织的武装,就无法挑战西洋的海权势力,成为被掠夺的。有组织的武装,就无法被大魏的政府所接纳。

因此,为了解决帝国民众远航的安全问题,这次开海,出行的除了大量商船以外,还有一支大魏官方的队伍。

由终于空出功夫的陈渔和手下的精锐带队,红旗帮的向导,加上海军学院刚毕业的一群新生。没时间读万卷书,就先去行万里路吧,既然是海军,总是要熟悉一下他们未来的战场的。

还有那些投机到宋时这边的所谓幕僚,展现他们投靠诚意的时候到了,只要能在南洋有一番作为,回来的话,宋时倒是也不会吝啬赏赐。

毕竟,南洋可是投机者的天堂。

此去,不仅是要护航,还要前往南洋各地的港口和码头建立飞地,保证运航安全,也有打探南洋和西洋人局势的意思。

安南那支潜伏在高平的队伍,对付的是安南北方的郑氏,而胡泉此去,要对付的自然就是安南南部的阮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家都已经摸到你家门口了,杀人越货,破坏贸易了,宋时又怎么能不回敬一二。

况且,虽然云贵川等山地还未收回,但是眼看着大魏大局已定,也需要昭告南洋之地,北方的帝国已经苏醒,并且如同两百年前一样,准备再次将触手伸向南洋。

最适合的开刀对象,就是安南这根反骨。

安南与大魏的粮食贸易必须受到保护,哪怕是安南也不能破坏。

而这次,满堂朝臣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或许欧洲人殖民全世界,要的是市场、金银、香料、大魏的奢侈品和奴隶。

大魏,因为农耕文明的思维惯性,更看重的永远是土地和粮食。

如今大魏局势紧张,急缺粮草,外贸支出中最大的一笔就是购买粮食,但是安南与暹罗的粮价却是一日高过一日。

偏偏大魏还不能不买。

想要缓和土地兼并导致的人地矛盾,就只能不断的将国土面积扩大,不断有新的土地提供给农民。

暹罗暂且不提,安南原本就出自华夏,一旦收回,南洋的采购成本就能直线下降。

以安南之粮,养西南之战,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宋时其实也想去南洋,但是大魏这边千头万绪都要处理,贺章还在前线,江南的事情还没收尾,他的后方不能乱。

她只能看着陈渔先行一步下南洋!自己则从泉州押送了一批物资给前线的镇远军以后,在三峡的军营里和贺章一起过了个年。

虽然天气一年比一年冷,但是镇远军也是从辽东那种能冻掉手脚的地方杀出来的,对于重庆的温度还能适应。

况且镇远军的军备都是宋时亲自过目,绝对没有任何弄虚作假的地方。

与之相对应的,自从镇远军守住了重庆天险,打出了只诛首恶的名号以后,整个四川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闯王一路被打的从北到南早已经是一支哀兵了,进入蜀地又和昔日友军大顺军对上,刚开始还气势如虹将大顺军逼出了成都,但是毕竟大顺军在蜀地经营也有数年,随后而来分散在蜀地大顺军纷纷“勤王”。

双方打的不可开交。

而镇远军则以逸待劳,隔岸观火,过了个好年。

一开春,宋时又带着一群手下顺着长江往下,埋头继续扎进了江南。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海,不管是出于赚钱还是出于极端天气的逼迫,下南洋的人会越来越多。

同时,海上贸易也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大魏的供给也必须提升上去,想要在海外赚取更多的利益,自然要提供更多商品,以及给商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光是凭江南过去的那种家庭作坊,和简陋的手工业是完全不能支撑起宋时想要的规模。

宋时亲自去走访与徐光启并称为“南徐北王”之称的大魏科学家徐光启,虽然对方已经年近70,但是毕竟人还在,一干著作也还在,还有一群徒子徒孙。

原本病重的身体,在宋时一剂青霉素下去,也迅速好转,宋时于是请对方出山去搭建新筹备中的理科学院。

在宋时祭出了汤若望这个大杀器后,徐光启如愿加入了理科学院筹备计划。

在大魏末年这个神奇的时间节点,东西方的文化看似毫无联系,其实早已交织融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女友警局入职,我天天送罪犯!

女友警局入职,我天天送罪犯!

周然参加了全能职业节目,每天抽中什么职业就要扮演一天这个职业的工作。同一天,女朋友陆晚凝也在警局入职。第一天,周然抽中了摆摊卖鸡爪,在鸡爪里竟然发现了人手,立刻给女朋友报警破案。第二天,周然抽中扮演人偶发传单,遇到两个被人贩子拐卖的小孩,再次给女友报警送罪犯!第三天,周然抽中了服务员,餐馆里去了一个奇怪的男人,竟然...

陆司忱宁筠

陆司忱宁筠

陈瑾和察觉到她瞬间的紧绷,语气关切你不舒服了吗?没,没有。宁筠顶着陆司忱冷冽的眸子走到了家门口,正准备跟陈瑾和告别,陆司忱便走了过来。那么晚了还跟男同志一起出去,这就是你在陆家学的家教吗?陆司忱的话毫不留情,根本不在乎还有外人在场。宁筠低垂下头,两只手紧紧的攥着裙角,声音胆怯我下次不会了。想必这位同志就是宁同志的哥哥吧,我是陈瑾和,董阿姨跟我妈妈是同事,我是担心宁同志一个人回来有危险所以才送她的。陈瑾和上前一步挡在宁筠面前,为她挡住陆司忱的目光。他能看出来,宁筠很害怕这个哥哥。陆司忱斜眼瞥向陈瑾和这位同志跟她刚认识就叫的如此亲昵,看来我这个妹妹还真是讨人喜欢。宁筠听出陆司忱语气重的贬义,‘讨人喜欢’这样...

《穿成首辅炮灰妻,不料大人竟夜夜宠》苏婵裴司钰

《穿成首辅炮灰妻,不料大人竟夜夜宠》苏婵裴司钰

苏婵,你到底知不知错!  一声中气十足的男性怒吼,夹杂着皮鞭落在后背的痛,让苏婵瞬间被疼醒。  睁开眼,正想骂一句谁敢对她动手,突然就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

捡个破盆能聚宝

捡个破盆能聚宝

柳青青艰难的爬出破庙,她实在是太饿,这群狼心狗肺的柳家人,竟然扔下一个弱女子不管,让原主病死在破庙里,没错,她已经不是原来的柳青青了,而是来自2023年,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主播,双11她直播带货,卖了一个亿,她一高兴就嘎了,结果再醒来就在这个破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