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夜读诗经之六五
《黍离》赏析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作为《诗经·国风·王风》中的千古绝唱,凭借质朴文字、深邃意境,淋漓尽致地抒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对时世变迁的悲叹,千百年来,触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忧思主题诗歌的经典范式。
联:触景生情,奠定忧思基调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歌开篇,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田野景象:大片的黍苗茂盛地生长,稷苗也破土而出。本应充满生机的画面,在诗人心中却满是凄凉。黍稷本为无情之物,然而宗周故地的这些植物,勾起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回忆,成为引其无限愁思的触媒。“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人在这荒芜的土地上缓缓前行,脚步沉重迟缓,内心也如风中落叶般飘摇不定,尽显其内心的不安与彷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人不禁出沉重的感慨,那些理解他的人,明白他心中的忧愁;而不理解他的人,却以为他在追寻什么。这一强烈的反差,将诗人不被理解的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人仰望苍穹,向苍天出质问,究竟是谁造成了宗周如今的衰败?这一质问,饱含着对致使家国破败之人的愤怒,也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开篇便将全诗的忧思基调奠定得深沉而浓烈。
颔联:时序更迭,深化忧思情怀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随着时间的推移,稷苗已抽穗,黍苗愈繁茂。这一景象不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更象征着宗周的衰败在持续加深。诗人目睹此景,内心的忧思也随之愈浓烈。“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诗人依旧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行,此时的他,内心如醉酒般迷乱痛苦,被忧愁彻底淹没。与联相比,“中心如醉”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精神状态,将其忧思推向了新的高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再次出现的诗句,不仅与前文呼应,强化了诗歌的韵律感,更让诗人的情感表达愈深沉。又一次对苍天的质问,将诗人的无奈与愤怒进一步深化,使其忧国忧民的形象更加鲜明。
颈联:黍稷成熟,升华忧思境界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黍稷已完全成熟,本应是丰收的喜悦场景,却在故都的废墟上显得格外刺眼,象征着诗人的忧思已达到顶点。“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诗人继续前行,脚步依旧沉重,而此时他的内心犹如被堵塞一般,痛苦得难以呼吸。“中心如噎”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具象化,生动地描绘出他忧思难抑的状态。“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第三次出现的这几句,对全诗起到了总结作用,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最后一次质问苍天,这份质问中,既有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更有对故国深深的眷恋和思念,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对时代悲剧的沉痛反思。
总结
《黍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借助重章叠句的精妙结构,通过描绘黍稷从苗到穗再到实的生长过程,层层递进地抒诗人的忧思之情。诗中的意象鲜明,黍稷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的兴衰;诗人迟缓的脚步、如醉如噎的内心状态,生动地展现出其情感的变化。全诗情感真挚浓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深刻地反映了对故国的眷恋、对时世变迁的忧思。《黍离》凭借深刻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不仅在《诗经》中熠熠生辉,更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忧思主题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视家国。
喜欢夜读诗经请大家收藏:dududu夜读诗经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前世,木枫无意中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不仅可以种植作物,养殖牲畜,还有一个神奇的灵泉。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空间,木枫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他太不谨慎了,没过多久,他拥有空间的事情就被有心人发现了。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下,木枫失手被擒。那些人想要从他身上获取空间的秘密。没想到,木枫居然会玉石俱焚,献祭了空间里面的所有物资,换来了与敌人同归于尽。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么?当然没年代我在东北吃穿不愁的日子...
...
郑湘冒着大雪赶到普众寺,院里已经停了一辆加长版的红旗L9,7777的尊贵豹子号,全防弹结构。 这是靳司礼的车。 靳家就是王权富贵的象征。...
前世。牛马一生的陆锦瑟被渣男无情辜负。眼睁睁看着他与白月光纠缠不清五十岁那年,她在手术台上含恨而终。重生。陆锦瑟回到婚礼前夕,一切还来得及。这一世绝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不为渣男蹉跎一生。毅然取消婚约!令她意外的是,异父异母的妹妹陆丽丽也重生了。竟然看上渣男,千方百计嫁进许家。她推波助澜…...
玄武炼体,白虎炼气,青龙炼神,朱雀涅槃!远古传说中,一旦聚齐四相诀,可纳二十八星宿于体内,成为至尊无上的星之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