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叫沈砚,字明远,本是万历年间江南的一个秀才。崇祯十七年的那个春日,叛军破城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我抱着祖传的那方端砚,在祠堂的供桌下躲了三天。第四日晨光透窗时,砚台突然烫,烫得指尖麻,再睁眼,周遭的雕梁画栋竟变成了高耸的“石楼”,脚下踩着冰凉坚硬的“石板”,耳边是从未听过的轰鸣。
“老人家,您怎么蹲在这儿?”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
抬头见个穿短衫长裤的姑娘,手里捧着个光的小匣子,眉眼间竟有我沈家人特有的那颗泪痣。我攥紧怀里的砚台,拱手道:“在下沈砚,不知此地是何州何府?”
姑娘愣了愣,忽然笑了,那笑眼弯弯的模样,像极了我早逝的小女儿:“您这台词够复古的。这里是苏州,o年。”她指了指我身上的长衫,“您是拍戏的吧?道具挺逼真啊。”
我听不懂“拍戏”为何物,只觉腹中饥饿,便问:“敢问姑娘,何处可讨碗水喝?”
她带我回了住处,那屋子小得像船舱,却处处透着奇巧——墙上的匣子能映出人影说话,桌上的铁壶不用生火就能出热水。姑娘给我端来一碗“牛奶”,我尝了口,惊得差点打翻碗:“此乃牛乳?竟无膻味!”
“这是巴氏杀菌奶。”她边说边翻出个小本子,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字,“对了,我叫沈华,春华秋实的华。您贵姓?”
“沈砚。”
她猛地抬头,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您说您叫什么?”
我再说了一遍,她突然抓起那方砚台,翻到背面——那里刻着我祖父的名讳。“这是……沈家祖传的砚台?”她声音颤,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布包,里面竟是一本线装簿子,页赫然写着“沈氏家谱”,第一行便是“始祖沈砚,字明远,明末避乱南迁”。
“您是……先祖?”沈华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我是您的第二十三代后人。”
我望着簿子里一代代的名字,从“沈砚”到“沈华”,像一串被时光穿起的珠子。她给我看“匣子”里的画,说那是现在的江南,说我的砚台成了博物馆的藏品,又说沈家后人如今多是读书人。
傍晚时,她做了“米饭”,虽不如家里的糙米饭有嚼劲,却也香甜。窗外的“石楼”亮起万家灯火,比当年苏州城的夜市还要璀璨。沈华给我讲“汽车”“网络”,我给她讲万历年间的科举,讲我未写完的那篇策论。
“先祖,您看,”她指着天上的月亮,“四百年了,月亮还是同一个呢。”
我摸了摸烫的砚台,忽然明白,所谓时光,不过是让有些人走远了,又让有些人在另一个地方,等着与你重逢。
第二天一早,沈华要去“上班”,临走前给我留了些“面包”,又教我如何用“手机”——那个能说话的小匣子。她走后,我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墙上挂着的“画”,画里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旁边题着“沈华摄于o年秋分”。我想起年轻时在乡下教书,也曾见过这样的稻田,只是那时的田埂上,常有孩童追逐打闹,而画里的田埂,停着一个四个轮子的铁家伙。
正看得出神,手机突然响了,吓了我一跳。我学着沈华教的样子按下接听,里面传来她的声音:“先祖,您别乱跑,我中午就回来。对了,渴了就喝桌上的水,按那个蓝色的按钮就行。”
我应了声,挂了电话,心里有些好笑。这小匣子竟能隔空传声,比当年的驿站快多了。我走到窗边,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行色匆匆,手里大多拿着一个和沈华一样的小匣子,低头看着,时不时笑一笑。我想起万历年间的苏州城,那时的人们也很忙,忙着做生意,忙着赶考,忙着过日子,只是那时的人们,脸上的表情似乎更从容些。
中午,沈华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些“菜”。她一边做饭,一边给我讲她的工作,说她是一个“设计师”,就是给人设计房子的。我听着,觉得很新奇,问她:“如今的房子,是不是也像从前那样,有雕梁画栋,有小桥流水?”
沈华笑了,说:“有的有,有的没有。现在的房子,更注重实用和舒服。不过,我设计的房子,都会尽量保留一些古建筑的元素,比如飞檐,比如雕花。”
我点了点头,说:“这样好,不能忘了祖宗的东西。”
下午,沈华带我出去“逛街”。街上的景象让我大开眼界,有会跑的铁盒子(汽车),有会动的画(电视屏幕),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店,里面摆满了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沈华给我买了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说这样穿起来更方便。我穿上,觉得很舒服,只是有些不习惯,总觉得不如长衫自在。
我们走到一个公园里,里面有很多人在散步、跳舞、打太极。沈华指着一个打太极的老人说:“先祖,您看,这位老先生的太极打得真好。太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看着老人慢悠悠的动作,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武术,也是这样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我叹了口气,说:“没想到四百年后,还有人记得这些。”
沈华说:“当然记得,这些都是我们的根啊。”
晚上,沈华带我去吃“火锅”。那是一个很大的锅,里面装满了汤,旁边摆着各种各样的“菜”,有肉,有菜,有丸子。沈华给我夹了一块“毛肚”,说:“先祖,您尝尝这个,很好吃的。”
我尝了一口,觉得很辣,但也很过瘾。我说:“这东西,比我们当年的麻辣烫好吃多了。”
沈华笑了,说:“那是,现在的火锅,可是有很多种口味的,有辣的,有不辣的,还有酸甜的。”
我们边吃边聊,聊了很多,从古代聊到现代,从生活聊到文化。我现,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都渴望幸福,都珍惜亲情,都热爱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天上的星星,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我说:“沈华,你看,天上的星星,还是和四百年前一样亮。”
沈华说:“是啊,星星是永恒的,就像我们的亲情一样,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变。”
我摸了摸怀里的砚台,觉得它又开始烫了。我知道,我可能快要离开了。我看着沈华,说:“沈华,我可能快要走了。”
沈华的眼圈红了,说:“先祖,您能不能不走?我还想多陪陪您,还想多听您讲讲过去的事情。”
我笑了,说:“傻孩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能来到这里,能见到你,已经很满足了。你要好好生活,要记得祖宗的教诲,要做一个好人。”
沈华点了点头,说:“我会的,先祖。您放心吧。”
回到家,我把砚台拿出来,放在桌上。砚台出越来越亮的光芒,我知道,我该走了。我最后看了一眼沈华,说:“保重。”
然后,我就被一团光芒包围了,失去了意识。
等我再次醒来,现自己躺在祠堂的供桌下,怀里还抱着那方砚台。外面的火光已经熄灭了,天色也亮了。我走出祠堂,看到苏州城已经被叛军占领了,街上一片狼藉。我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时代。
但是,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四百年后,有我的后人在等着我,有一个叫沈华的姑娘,会记得我,会把沈家的血脉延续下去。我拿起砚台,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转身,朝着南方走去。我知道,我还有未完成的事情,我要去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沈家的血脉延续下去,为了四百年后的沈华,也为了沈家的未来。
喜欢永不褪色的印记请大家收藏:dududu永不褪色的印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修仙归来,张炎重回地球!再世为人,不图平静安稳,但求追随本性,本想低调修仙奈何总有贱人当他是咸鱼!蝼蚁不如,也敢对本尊逞凶?一拳灭之!...
由没有回来。直到宴会当天。晚上7点,谢南昱准时到...
何晨光范叔,你特么的,你坑我爹,现在你侄子又来坑我,我老何家,跟你范家有仇吗?王艳兵晨光,我躺平了,我们天赋再好,再努力,有什么用,那坑货简直不是东西!变态啊!李二牛建哥,你不是说你是老实人,老实老实,心里做事?坑人不带你这样的!庄炎别跟我提范建那个瘪犊子玩意!都认他是大哥了,还坑...
有钱有闲的安舟在开店之前从来没有过梦想,也没有人要求过她拥有目标,被保护地很好的安舟懵懵懂懂,又想干出自己的事业。于是名为‘永无岛’的餐厅,就这么开在了那个平凡无奇的街角。虽然说是为了躲避自家继承酒楼遗产分配的糟心事,安舟才选择了出国,但她也从来没有想过生活会就此天翻地覆。直到很后来,安舟才后知后觉发现,自从自己的店在练习生里火了之后,来的艺人客人们也越来越多。都快已经是如果老板不一起出个道,就完全融入不进去餐厅氛围的程度。至于老板自己的态度?安舟表示,追星就已经忙得要死了,自己出道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我现在梦想可是做二休五!熟客们也纷纷表示,老板出道是不能出道的,没看见她边上那个大明星在严防死守嘛。听说过永无岛吗?看见街边拐角那家挂着风铃的店了吗?大胆推开门进去吧,说不定会遇见那个传说中的老板。她还会笑眯眯问你一句,今天天气很好,要不要来一杯甜滋滋的奶茶和小蛋糕。出场人物名字全是谐音,非错字正文以开店美食经营为主轻松为基调不倒闭为目标cp龙哥已定但是正文还是以投喂美食为主...
快穿双男主主攻无固定cp轻微修罗场谢星沉上班的第一天从言情部调剂到了渣攻贱受部还是个路人甲炮灰,出场没几集那种。为了工作,直男谢星沉含泪上任了。他的任务就是改造小世界里的受,拒绝恋爱脑。做了一段的谢星沉总觉得主角受这恋爱脑更深了。兄弟文暴躁恶犬受谁要做你兄弟了,你看不出我想做什么?(脸红)选秀文顶流偶像受...
清夷宫每逢十年的莺时游开幕,江湖豪杰齐聚清夷宫,各位少年相识相知,不料覆灭二十年的玄天门卷土重来,潜入清夷宫中复仇行凶,逍遥岛任平生与见鸣山马英相继遇害,莺时游已然成为玄天门的猎场。内容标签强强江湖成长群像其它破案,成长,守护,朋友,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