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1(第1页)

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将心传传给慧可(486—593),为中国禅宗二祖。如此传到五祖弘忍(605—675),他有两个大弟子,分裂为南北二宗。神秀(706年卒)创北宗,慧能(638—713)创南宗。南宗不久超过了北宗,慧能被认为六祖。禅宗后来一切有影响的派别,都说它们是慧能的弟子们传下来的(参见道原《传灯录》卷一)。

这种传述的早期部分可靠到什么程度,是很可怀疑的,因为还没早于11世纪的文献支持它。本章的目的不是对这个问题做学术的考证。只说这一点就够了:现在并没有学者认真看待这种传述。因为中国禅宗的理论背景,早已有人如僧肇、道生创造出来了,这在前一章已经讲了。有了这种背景,禅宗的兴起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在用不着把神话似的菩提达摩看做它的创始人。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却是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的不同,代表性宗与空宗的不同,如前一章描述的。这可以从慧能自序里看出来。从这篇自序我们知道慧能是今广东省人,在弘忍门下为僧。自序中说,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说现在要指定一个继承人,其条件是写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禅宗的教义概括起来。当下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针对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说弘忍赞赏慧能的偈,指定他为继承人,是为六祖(见《六祖坛经》卷一)。

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了后一句。

第一义不可说

后来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了高峰。空宗所谓的已经知道,在第三层次,简直任何话也不能说。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文益禅师(958年卒)《语录》云:“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他们着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了。在这些语录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了解禅宗目的的人,觉得这些回答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东西。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了“言筌”。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语录》卷一)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古尊宿语录》卷一)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的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例如,慧忠国师(775年卒)“与紫璘供奉论议。既升座,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供奉曰:‘是什么义?’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传灯录》卷五)。慧忠立的义,是静默的义。他无言说,无表示,而立义,其所立正是第一义。关于第一义,或“无”,不可以有任何言说,所以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静默。

从这个观点看来,一切佛经都与第一义没有任何真正的联系。所以,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禅师(866年卒)说:“你如欲得如法见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古尊宿语录》卷四)

修行的方法

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据说马祖在成为怀让(744年卒)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独处一庵,唯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古尊宿语录》卷一)马祖闻言大悟,于是拜怀让为师。

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黄檗(希运)禅师(847年卒)说:“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古尊宿语录》卷三)

他还说:“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古尊宿语录》卷三)他还说:“若未会无心,著相皆属魔业。……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权止小儿啼。……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古尊宿语录》卷三)

不造新业,并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做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这就是慧远的理论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善不受报”义。这种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本身可能有多么好。毋宁说它的目的,在于做事而不引起任何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引起任何结果,那么在他以前积累的业消除净尽以后,他就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贺憬言楚淡月

贺憬言楚淡月

故梦已去,终是过往贺憬言楚淡月结局番外畅销巨著是作者蜜桃椰椰又一力作,贺憬言晚上回来后,在楚淡月的院子里待到了深夜,才回到我和他的院子。我坐在桌子前等着他,他开门看见我,愣了一下。上前抱着我的肩膀,怎么还没睡觉?我侧过身子躲开了他的手臂,递给了他一份和离书。他接过,看完脸色一变,声音里透着不悦,我不同意。徐意暄。他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你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说过要在一起一辈子,这辈子都不可能和离。我们不欢而散,他说完直接出去了。第二天楚淡月给我送来了拿走的风筝,却已经不成样子了。她怯怯地说道,对不起姐姐,是我把它弄坏了。你要怪就怪我吧,不要怪憬言哥哥。我之前很宝贝贺憬言亲手给我做的这个风筝,舍不得把它拿出来。我看了一眼,说,珍珠,烧掉。楚淡月出声阻止,姐姐,这可是憬言哥...

祝瑄萧煜臣

祝瑄萧煜臣

萧煜臣扫了眼何予柔的神色,眼里更多了几分悠哉笑意。他上前将祝瑄拥入怀中,故意笑着说你不是说这裙子不要了,我正好替你处理了,不好吗?反正穿在她这样的人身上,跟扔进垃圾桶里没区别。...

我的雌堕

我的雌堕

我姓李,叫李轻舟,怎么样?名字是不是很有言情小说男主的味道?然而实际上,我只是一个身高17o体重17o的即将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废肥宅罢了。现在站在我对面的是比我小一届的学妹,大学迎新的时候只现原来我们在同一个市的同一个区,离得很久,也就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偶尔放假一起坐车回家。学妹叫沈雪,个子比我略低一点儿,长相清纯甜美,一头黑色的柔亮长简单的披散在肩上,穿衣服一身我只知道是jk却不知道是什么款的jk,小腿上穿着黑色的过膝袜,脸颊晕红,雾蒙蒙的眸子里带着些许期待。...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刚出生的海棠跟着祖母住,但是常常被生母接去照顾,也常常听她私下里说你哥就是个忘恩负义的,攀上了高枝儿看不起我是个奴才了,你以后不要和他来往。明白了,生母是小妾,争宠是日常宅斗是本能。小小的海棠发愁的打个哈欠,这可怎么办?我不会宅斗啊!好困啊,算了,小婴儿就是这样,天天睡,睡饱了再说吧。突然有一天,私下骂儿子不孝顺的生母把一个小男孩招过来,一脸激动的跟海棠说这是咱们海棠的哥哥胤禛,海棠叫四哥哥啊!我去!!!胤禛!!!我哥居然是雍正!!!我娘是德妃!!!我听不懂我祖母说话是因为她说的是蒙古语!!!那我那整天不着家不靠谱的亲爹是康熙!!!我这是到了平行时空!以下是预收红楼那是个作精十年前,荣国府的小可怜桃桃,坐在树枝上看着路过的少年侠士,见美起意,忍不住喊他少侠,我们一起去浪迹江湖吧?少年皇子答应的很痛快。那天坐在树上,晃荡着双腿,一起指责父母偏心。对视一眼,惺惺相惜,都觉得对方是个绝世倒霉蛋。十年后,桃桃坐在窗台上,看着受伤倒在窗下的青年,心猿意马,忍不住说公子,世间险恶,我们去浪迹江湖吧。青年皇子说我还有家产要继承。又三年,新帝骑马而来,对小楼上的桃桃张开手臂你下来,我带你回家做我娘子。桃桃问你什么时候跟我浪迹江湖?新帝哄着她江湖太远,而且太苦,随我回家好不好?桃桃冷哼一声回家?我怎么听说我双胞胎姐姐贾元春在你家啊!...

入殓师:缉魂追凶人

入殓师:缉魂追凶人

你是否看到过一些诡异的事情?校园里奇怪的声音,诡异的作案手段,惊悚的尸命现场,一件件惊悚的事情席卷而来我叫叶晨,受聘于京城市缉侦局,我另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那就是缉魂追凶人!...

乔渡薇萧墨迟

乔渡薇萧墨迟

倒了杯茶,还没来得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