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事实上,贾璋推行新规,也是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裁撤工部正堂内的吏员。
他新官上任,自然不会用景尚书的人。
但是直接把人撵走,又显得他贾某人太过无情。
所以,他选择以考评不合格、违反新规等理由,慢慢地把这些人换到不重要的岗位,再把这些人撵出工部。
这样温和的手段,看着就要好看许多了。
这些利吏员背后的靠山,也不会觉得打脸,进而对贾璋产生愤恨之心。
至于那些经受住新规考验的吏员……
他们都能经受住新规的考验了,贾璋又怎会不用他们呢?
对于这些有真材实料的人,贾璋才不会在意他们效忠过谁。
就算他们是景尚书的人,贾璋也会考虑重用他们的。
只要他们晓得,他们现在应该效忠于谁。
所以说,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若真有本事,就根本不会害怕贾璋推行的新规。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璋彻底坐稳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在他新规的大棒、升官的大饼与绩效奖银的甜枣下,左、右两位侍郎与四司郎官都服膺于他,正堂的吏员也全都被他换成了自己的心腹。
而那些品行不端、昏庸怠惰之人,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小尾巴,老老实实地当差、做好衙门里的差事。
毕竟,新任的尚书大人说了,他要肃清衙门的风气,他只要那些勤敏弘毅的人做他的下属。
言下之意,无非是谁不听话,就把谁踢出工部。
在这个时候,他们哪敢得过且过、顶风作案呢?
他们可不想自己把自己送到尚书大人手边,去做那被杀后还要拿去儆猴的鸡。
他们还在担心这些问题。
但在贾璋那里,下属们的心事,已经是上一个阶段的事了。
对贾璋来说,在他彻底掌控工部后,工部的内政就不用他日夜操心了。
他现在需要着眼的,是工部的本职工作。
像是修缮宫殿、陵寝等事务,全都是有旧例的。
所以这些工作,全都按照旧例来办即可。
而绍治帝交代给贾璋的差事,包括但不限于推广海漕、修葺河堤、渠堰疏降等事,贾璋也要将他们一一提上日程。
除此之外,因景尚书性格和软、疏于公务而被其他衙门抢走的权力,贾璋打算有计划地将之要回到工部来。
譬如说铸造钱币的权力,现在就是由户部与工部共同执掌的。
譬如说制造军火的权力,现在就在五军兵马司。
按照盛朝的规制,这些权力原本全都应当属于工部才对。
可现在,这些权力全都被其他衙门染指。
贾璋是要把这些权力收回来的,但他也清楚,被人吞下的肥肉哪里是好抢的?
想要把这些权力收回来,还需要他持之以恒的努力。
这绝对并不是一日之内、转瞬之间就能成功的事,所以贾璋对这件事情并不着急。
眼下,贾璋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推广海漕。
海漕一事,是贾璋的政柄所在,是绍治帝在乾清宫内交代给贾璋的差事。
贾璋自然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好。
在舆图上圈出几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后,贾璋心想,他得给兴发海漕一事留下一个完美的收尾。
沿海地区的市舶司与漕运衙门应该一一建起来了。
还有治理河道的事。
这同样是陛下交代给他的差事。
贾璋对做好这件事很有信心,因为他这四年外放津海,也曾治理过淤堵的海河。
有了治河的经历,前世潘尚书“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终于可以被他呈递给绍治帝、问世于大盛朝廷了。
在前往津海赴任前,贾璋从未离开过京城,更是没插手过河道之事。
那个时候,即便贾璋提出治河方略,也会被认为是纸上谈兵,不会被绍治帝和内阁采纳。
现在则不然。
现在的贾璋治理过淤堵的海河,又在津海做过四年方伯,现在在主管国家水利工程的衙门工部当主官。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陛下与内阁才会重视他为河道问题提出的建议,考虑是否要把他的建议付诸于实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恭声答复后,抬头看了看她的脸色,犹豫着开口。小姐,你真的要和先生离月姐,这大...
...
农科院出身的穆清刚睁眼发现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不仅得知这个朝代即将灭国,天灾当道,而且全家还被冤枉贬到百姓贫穷吃不起饭的下县!从现代穿到修仙界再穿到古代的穆清和全宗门在乱世一起造反,大搞工业革命。种花家基因觉醒的穆清表示,造反的同时种田不香吗。用所学知识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修仙力量大搞工业革命!炼铁炼钢水泥铺路...
...
甜宠先婚后爱暗恋双洁大叔爱哭包女大学生宋乔被渣男抛弃,继妹陷害,和一个陌生男人做了糊涂的事,第二天放下两张红票偷偷离开。谁知道晚上就有陌生男人找上她,威胁她和他结婚。片段一沈司翰沉着脸宋乔,你这是提裤子不认人,是不想负责吗?宋乔惊讶地看着男人,不,不是,我给你钱了。不想吃官司,和我结婚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