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第七1-2(第2页)

【集注】赵良说:咳嗽气逆上冲,那么气上冲而不能下降,咳嗽连连不止,这些都是肺胀所导致的。邪气侵入肺脏就会导致气壅滞,气壅滞就必然会气喘,气喘到极点,所以眼睛像要突出,这是用来形容肺胀与气喘的严重程度。脉象浮,是有外邪,兼见大脉则表明邪气强盛,邪气侵害肺脏,危害不断,所以必须用辛热之药散邪气,同时用甘寒之药辅佐,使久聚之邪,如冰消融,岂不妙哉?然而久蓄的水饮,怎样才能排泄出去呢?所以特意在越婢汤中加入半夏,这是固定的治法。

尤怡说:外邪与体内水饮相互搏结,填塞在肺中,导致肺胀、气喘、咳嗽气逆上冲,越婢汤散邪气的力量较强,但蠲除水饮的力量较弱,所以用半夏来辅助其不足。不用小青龙汤,是因为脉象浮且大,病症属于阳热,所以适宜用辛寒之药,而不适宜用辛热之药。眼睛像要突出的样子,指的是眼睛胀满突出,如同要脱落的状态,这是肺气壅滞导致的。

越婢加半夏汤方剂: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斤)

以上六味药,加水六升,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集解】李彣说:脾运化水谷,主要为胃输送津液,其职责卑微如同婢女。方剂名为越婢,取其越脾气,使津液通行的意思。如今用于治疗肺胀,麻黄散表邪,石膏清泄内热,甘草、大枣调养正气、缓和药性,半夏、生姜消散上逆之气。

上气喘促且烦躁的,属于肺胀,将要展为风水,通过汗就可痊愈。

【注释】上气咳嗽气逆,气喘且烦躁急迫的,属于肺胀,这是风邪郁滞在体表,水饮上逆于体内的证候。所以说将要展为风水,应当汗解表;所以说汗就可痊愈。

【集注】徐彬说:有外邪存在,还是可以治疗的。如果上气只是气喘且烦躁,那么气喘是风邪煽动所致,烦躁是风邪扰心引起,上逆的涎沫,将借助风势展为风水。如今让水饮先从肌表宣泄出去,水没有风邪鼓动,自然会顺畅地向下流走,所以说汗就可痊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肺胀,咳嗽气逆上冲,烦躁且气喘,脉象浮的,表明心下有水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条,详细补充脉象与症状,以明确治疗方法。肺胀,咳嗽气逆上冲,烦躁且气喘,脉象浮,这是外感风寒,内有水饮之象,用小青龙汤治疗,汗就可痊愈。加入石膏,是因为多了烦躁这一症状。

【集注】沈明宗说:这是对上条肺胀治法的补充。风寒之邪侵入营卫,挟带水饮上逆,就会导致咳嗽气逆上冲。烦躁且气喘,是肺气壅滞上逆,称为肺胀,也就是肺痈尚未形成的初期症状。

尤怡说:这也是外邪与内饮相互搏结的病症,而兼见烦躁,表明挟有热邪,在麻黄、桂枝一类的方剂中必须使用石膏,就如同大青龙汤的用药方法。而且这一条的症状与上条颇为相似,但心下有寒饮,若非温性药物不能开启并祛除,所以不用越婢加半夏汤,而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寒与清热同时进行,水饮与热邪都能消除,在治法上更为严密。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剂: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以上九味药,加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身体强壮的人服用一升,身体虚弱的人减量服用,分两三次服完,小儿服用四合。

【集解】李彣说:心下有水饮,麻黄、桂枝汗以从体表排泄水饮,半夏、干姜、细辛温中以从体内消散水饮,芍药、五味子收敛上逆之气以平抑肝木,甘草补益脾土以制约水饮,加入石膏以清除烦躁,同时能解肌出汗。

咳嗽而脉象浮的,用厚朴麻黄汤治疗。脉象沉的,用泽漆汤治疗。

【注释】咳嗽,这里指咳嗽但不上气。脉象浮,表明风寒之病在表。用厚朴麻黄汤治疗,是以散表邪为主。脉象沉,表明痰饮之病在里。用泽漆汤治疗,是以祛除体内水饮为主。

【集解】尤怡说:这里没有详细说明症状,仅以脉象的浮沉作为辨别依据,而采用不同的治法。厚朴麻黄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致相同,其散邪蠲饮的力量较强,厚朴辛温也能辅助解表,小麦甘平,五味子收敛以安定正气。泽漆汤以泽漆为主药,并用白前、黄芩、半夏辅佐,其向下的药力较为峻猛,即使生姜、桂枝的辛味,也只是用于下气降逆,不能表。仲景的意图,大概是因为咳嗽都是肺有邪气,脉象浮的,邪气多在表,所以使邪气从体表外出较为容易;脉象沉的,邪气多在里,所以使邪气从下排出较为容易,这也是因势利导的方法。

厚朴麻黄汤方剂: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蛋大小)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以上九味药,加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至熟,去掉药渣,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泽漆汤方剂:

半夏(半升)紫参(五两,有的版本作紫苑)泽漆(三升,用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

以上九味药切碎,放入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每次温服五合,至夜间服完。

【集解】李彣说:咳嗽,是水寒之邪侵犯肺脏。脉象浮,是体内停水又有风邪鼓动。麻黄祛风,消散肺脏的逆气,与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石膏同用,就是前面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是解表行水的方剂。然而土能制水,但如果地道壅塞,水也不能畅行,所以用厚朴疏理壅塞的脾土,使脾气健运,水液自然就会向下排泄。杏仁下气降逆,小麦入心经能通火气,因为火能生土助脾,共同达成治水的功效。又说:脉象沉主水饮,以泽漆为君药,是因为它专门用于消痰行水。水性阴寒,用桂枝运行阳气以引导水液。之所以会停水,是因为脾土衰弱不能制约水液,肺气上逆不能通调水道,所以用人参、紫参、白前、甘草补脾顺肺,共同组成制水、利水的方剂。黄芩味苦能泄水,半夏、生姜味辛能散水。

沈明宗说:详细考察《金匮要略》中咳嗽病,其根源都在肺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热邪损伤肺金,肺气虚弱不振,咳嗽且吐出唾沫,这是肺痿;二是风邪侵犯卫分,就会出现咳嗽、气喘上冲,这是肺胀;三是邪气传至营血,凝结而不行,这是肺痈。然而在肺胀之中,又可分为风、寒、表、里,以及饮多、风少、风多、饮少等不同情况的治疗。所以气喘且烦躁,脉象浮的,表明心下有水饮,将要展为风水,应当用小青龙汤解表清里,加石膏以清散风热。眼睛像要突出的样子,是风寒较多而水饮较少,用越婢汤祛风,加半夏以降痰逆。风寒外束,火热内郁,喉中有水鸡叫声的,用射干麻黄汤,宣通表里之邪。风热壅滞上逆,津液不能布散,化为涎液,时时吐出浊痰,只能坐着不能入睡的,用皂荚丸以祛除风邪郁滞的涎液。如果咳嗽且脉象浮,邪气在肺之气分,用厚朴麻黄汤,使邪气从表而解。咳嗽且脉象沉,邪气侵入营分,将要展为肺痈,用泽漆汤破除壅结。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这是没有外邪,治疗应当用麦门冬汤,清润滋养,降气平喘。若出现浮肿、抬肩呼吸,脉象浮大且下利,这是真气上浮下脱,属于不治之症。以上都是外邪兼内饮的合病,其间细微的差别,临证时又应当结合《内经》中五脏六腑相互传变引咳嗽的内容进行辨别,这样就更为完善了。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少年你看这春光

少年你看这春光

那夜,在树林里,他对她淡道不如我们,达成一个协议。两人的故事开始有了真切的交点。后来在学校,他天天跟在她身后,勾唇散漫地笑,一口一个组长地叫她。再后来景亦染,在喜欢你这件事上,我就是普通人。所有人都在劝我放下过去,重新开始,只有你一直陪着我走在路上。你对我来说很难得,我想尝试抓住你。那个刚...

农门娇妻:带着萌娃发家致富

农门娇妻:带着萌娃发家致富

温凰眼看名利双收,睡醒睁眼变成了懦弱的古代农户之女!一家子都被极品亲戚各种折辱,两个萌崽妹妹更是饿的如同根棍。21世纪顶级医师,她绝不屈服认输!此仇不报非君子。渣渣们,等着吧!麻利分家,一路手撕极品,带着爹娘养软萌妹妹。一手好医术再有金手指加成,竟然轻松暴富!可捡来快死的男人怎麽是当朝将军,不做官非得混在乡野,还要以身相许於她以此报恩。大佬,大可而不必啊!...

白玉书商陆+

白玉书商陆+

村里大旱受灾那年,村子里老弱妇孺被杀,尸体烧了三天三夜,罪名是抢劫了十万两赈灾银。后来我以鬼医的身份进入丞相府。十万两白银,就用人头来补。...

僵尸的盗墓生涯

僵尸的盗墓生涯

万年之前,传奇之谜。  万年之后,支锅下斗。  全世界的道士,纷纷汇聚,这到底是为什么?  九龙墓古滇王国陵墓万年古墓百慕大三角  为了解开...

重生后和前夫死敌结婚了

重生后和前夫死敌结婚了

简介离婚吧。沈千世风轻云淡的主动甩出了一份离婚协议书,一脸嘲讽的看着面前温润如玉的丈夫。而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丈夫一脸笑意的挽留,第二天却直接和自己的好妹妹领证结婚,打她的脸。只不过,离婚后的沈千世东海岛岛主闺女,爸爸来晚了,咱们回家继承家业。商业界女强人乖女儿,谁欺负你了,妈妈帮你欺负回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