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穆祺才不能不本能对这种虚无的做派感到厌恶。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套做派的终点是什么——虚空大赢,一赢永赢;因为我赢,所以我赢;我过去赢,现在赢,未来也必然会赢;抛开事实不谈,难道我没有赢?
如今的汉儒搞这种虚空辩论,可能只是怕皇帝打脸后强力翻盘;但虚空辩论搞得越多,儒生们的胆子越大;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那些高门士族就绝对是在尝试着用他们的那套“玄学”构建中华版本的种姓制——即所谓“士庶之隔”、“清浊之分;只不过五胡十六国的蛮夷实在是听不懂高妙玄论,本土的陈胜吴广又实在太多;内外交攻毫不留情,杀得士族血流成河,一败涂地,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基于赢学的妙妙种姓制度。
只不过,中华种姓制度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蔓延滋生,制造的祸患也已经不可胜计;秋风起于草末,这样的做派必须严厉打击,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不能允许丝毫假借;穆祺将纸塞进了衣袖。
“无论如何,这样的东西不能姑息。我会想办法驳斥这群疯子。”他道:“既然他们谈三代,那就从三代入手,好好驳斥一番——我会逐步释出一些古籍的残本,指正出这些文章的胡说八道,削弱他们的效力。”
只是“削弱”,而非“摧毁”。老登自然立刻听出了不对:
“然后呢?”
穆祺看向老登:“然后就只能看陛下的决断了。”
看什么决断?显然,刘先生愣了一愣,立即就反应了过来。他神色数变,迅速回忆了往日那场匆匆而止,并不算愉快的对谈;时过境迁,他倒是不好再强硬拒绝,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太激进了!”
“也不至于说太激进吧。”穆祺道:“陛下先前不也多次下诏,要为边境的士卒提供识字教育么?如今不过是将教育的规模大大扩张而已,似乎也谈不上什么激进……”
是的,当初穆氏与刘先生纵论古今,提到的唯一可行的、能够从根本上控制住儒家的办法,就是推广教育——或者更准确一点,推广最基础的、启蒙的教育。
如果抛开所谓温情脉脉的面纱,那么意识形态争夺最激烈、最残酷的领域,还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舆论霸权,而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蒙学。舆论场要影响的毕竟是千万形形色色的人——聪明人、蠢货、杠精,效果很难把握;而蒙学面对的,就是纯粹懵懂、三观都还没有建立的幼童,那灌输的效率,当然就高之又高,绝不会有什么反噬。
如果将汉儒的儒学视为一个宗教,那遍布天下的私塾就是它的教堂,私塾的塾师就是它义务的传教士;这些仅仅启蒙的读书人未必懂什么高妙的儒学理论,但他们教授常识之时,同样也在潜移默化的教授儒家那一套价值观。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儒生那套重归三代的复古主义?因为在识字启蒙的《仓颉篇》里,就公开宣扬尧舜禹汤的仁德——换句话说,“三代盛治”的概念,已经成了汉朝人的出场设定,刻入dna中的本能;所以儒家宣扬回到三代,回到上古,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有问题。从小不都是这么学着长大的么?
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那就是社会的共识;当社会上下达成共识,那就是强势如汉武帝,亦不可违拗——人毕竟不能抓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想要对抗共识的只有另一个共识,如果想要与儒家吉列豆蒸,那就绝不能放弃私塾的战场;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干脆废除私塾,以国家强制的启蒙教育替代;当然,如果真到了这一步,那它就会有一个令人非常熟悉、非常亲切的名字了。
为了击败掌控意识领域的宗教力量,世俗政府不得不强力介入基础教育;为了介入基础教育,就必须培养出自己的知识分子——这是相当合理,且合乎逻辑的推论;但也正因为推论完全合乎逻辑,丝毫没有任何可以扭曲的链条,所以不能不引起刘先生莫大的警惕。在现代呆久了见识也多了,见多识广的他本能地意识到,这一套玩意儿长久发展下去,结局未必是自己想看到的。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儒生们的态度当然已经是昭然若揭,但总不能为了驱逐儒生不顾一切,盲目引入;否则前门驱狼,后门入虎,搞不好又会整出什么花活——如此左思右想,前后顾虑,才是刘先生一反常态,迟疑不能决断的缘故。
当然,只是迟疑不能决断,而非公开拒绝,或者视若无睹,说明老登心中未必没有动摇。穆祺敏锐觉察到了这个微妙的间隙,于是稍一思索,准备再加上一把火:
“如果陛下心存忧虑。那么也不是不可以稍作订正。”他和颜悦色道:“教育的内容是可以限制的,要是陛下觉得引入太多后世的内容,食马肝的风险实在太大,那么可以收缩范围,只传播一些客观、安全、不会引起动荡的数理知识,如何呢?”
虽然皇帝要脸说不出来,但大家懂的其实都懂;孝景帝时儒生和黄老争论商汤革命,争急眼了直接拖高祖下水共沉沦,吓得孝景帝亲自下场阻止,说吃肉不吃马肝也没啥大不了,讨论学术也不一定要讨论高皇帝——算是人为定性,强行圈出了一堆碰都不能碰的滑梯;显而易见,如果后世的某些观点随着教育扩张而流布进来,那搞不好一本书都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这还玩个什么?
不过还好,抛却那些主观的、煽动性极强的观点之外,现代世界总还有一些客观的、冷冰冰的知识——大家埋头苦读勾股定理与方程,总不至于搞出什么碰都不能碰的滑梯吧?
这个方案倒是切中要害,老登的脸微微有些动容了。他本人对数理内容不甚了了,但从卫霍的反应来看,穆某人的保证似乎却有其可行性,不过……
“加入一些数理内容,就能限制儒生了?”
数理化是冷冰冰的,是客观的,是不以意识而动摇的。但既然不以意识而动摇,那它对于儒生的攻击效果就颇为可疑了——这玩意儿与儒学也不沾边吧?
“当然是有作用的。”穆祺彬彬有礼:“数理知识学多了常识也就多了,看事情往往要注意一点逻辑性。而儒生们为了神化自己的学说嘛,有时候难免就会忽略逻辑……”
经过汉儒的同人再创作之后,创始人孔子已经高度神圣化,成为了“素王”、“天之木铎”;在汉儒如今的宣扬中,孔子是承接了天命有资格做天子的,只不过他实在是太善太慈悲了,因为忧虑改朝换代生灵涂炭,所以放弃了自己的天命;而为了论证这种天命,汉儒毫不吝惜笔墨,给孔子上了所有能想到的buff——孔子斗唇,舌里七重、胸口有文字、瞳孔会变色,怎么看怎么不像凡人。
显然,这种玩意儿平日里骗一骗普通人也就罢了。恐怕稍微掌握了一点逻辑常识的人,都绝不能相信孔子是这么个奇形怪状眼睛会变色的魔法少女——神化宣传太过离谱,反而会在正常思维前显得滑稽,于是千辛万苦塑造的神圣性金身,当然也就在戏谑中崩盘了。
相比起天竺婆罗门的究极赢学来说,现在的汉儒还是太天真、太幼稚、太无能了;他们打造的哪一套体系脆弱而又尴尬,其实很容易破防,远不如种姓制度的精致完美。所谓击其半渡,趁儒家的理论还没有完全沦为虚无缥缈、不可辩驳的玄学之时,抓紧时间当头来个沉痛一击,效果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皇帝完全听明白了穆某人的意思,神色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显然,他已经捕捉到了关窍:
“瓦解神化……”
瓦解神圣性就能重击儒家——说得对吗?简直太对啦。但问题在于,搞神化的难道只有儒生一个?
没错,在掌握了基础逻辑之后,那些孔子奇形怪状眼睛会变色的神话一看就非常搞笑;但当年高皇帝乃“赤帝子”,是祖上被一条龙服务过后生下的混血种神话,难道不是同样离谱、同样搞笑么?
逻辑解构对神圣性的损伤是aoe,不会开什么友军免伤;一拳暴击后儒生当然扑街,难道老刘家自己就会好到哪里去?大家都是一条藤上的蚂蚱,你搞什么特殊呢?
显然,这个疑惑是确实的。损伤儒学的神圣性同样会损伤皇帝的神圣性,这一点无可辩解。但穆祺只是笑了一笑:
“陛下的担忧,确实无可反驳。不过,我倒是想起了一个笑话。”
“——笑话?”
“很老的笑话了。”穆祺道:“这个笑话说,有一回两个猎人在森林里打猎,忽的远远听到了老虎的吼叫,显然是有猛兽在迅速接近。其中一个猎人立刻蹲下身来系鞋带。另一个猎人大惊失色,说你现在系鞋带有什么用?你又跑不过老虎!蹲下的那位说,我当然跑不过老虎,但这也不要紧,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呀!”
数理逻辑一旦铺开,就会不加区分地吞噬掉一切拙劣的、可笑的神圣性;这是必定会发生的现实,皇权与儒生都无法逃避的猛虎。但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其实仔细想想,皇权也不一定需要保证神圣性的完美无缺;它只要保证自己残存下来的神圣性比儒生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不就完全足够了吗?
第110章
“陛下应该要搞清楚,神圣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穆祺曼声道:“皇位的神圣性并不需要太高,只要比儒生的那一套学说更可靠、更有效,能够维持权力的运转即可。事实上,有的时候神圣性太高,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呢。”
儒学帮助皇帝建立了神圣性,但这种“帮助”很难说是出于忠诚爱戴,还是出于某些微妙难言的算计。神圣性好吗?神圣性当然是好的,但凡事过犹不及,塑造出一点皇权崇拜巩固地位也就罢了,如果真的把皇帝严格打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现人神,那他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一切接触现实的机会,将会沦为一个光鲜、精致、华美的偶像,除了获取敬拜以外,其余将一无所有。
“在这个教训上,东边的小日——我是说东边的倭国就很有经验。”穆祺道:“倭国的外戚与阴阳师合作,将他们的什么‘天皇’打造为了天神的后裔,神圣性抬到无与伦比、完全超脱凡俗的地步——天皇是神的后裔,所以他不能说凡人的语言;天皇是神的后裔,所以他不能与凡人对视;天皇是神的后裔,所以他不能随意履足凡间的土地;这么一套操作搞下来嘛……”
一个不能说凡人语言、不能与凡人见面、不能随意外出的“皇室”,和权臣手中乖乖从命的傀儡泥娃娃有什么区别?喔不对,这种情况比之傀儡娃娃还不如——中华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主弱臣强,皇室沦为傀儡的时候,但这种状态终究是危险的、脆弱的,不能长久持续;无论是心怀不甘的弱主,抑或惶恐忧虑的强臣,双方终究会有一个忍耐不住,强行打破这个危险的局面。但在倭国,因为神圣性的洗脑实在太强太成功,成功到连天皇自己都深信了自己的“神性”,于是一切以神为名的架空操作也就顺理成章,再没有半点阻力。
权臣可以永远架空皇权,那当然没有任何必要篡位;倭国延续千年的天皇制度,大致就是这么来的。在这种体系下,皇位更类似于传国玉玺一样的珍品宝物——谁会和传国玉玺为难呢?
刘先生嘴角一抽,神色变得有些微妙了。
显然,东瀛的外戚和阴阳师没有什么独步天下的创意,他们能想到的东西,中华的儒者也能想到。实际上,从儒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儒生们恐怕就一直在暗戳戳的做着试探。儒生们一向推崇的是上古,上古中最推崇圣君的是尧舜——一般没有大禹;为什么没有大禹?因为尧舜时“垂衣裳而天下治”,淡泊自守,不理俗务,很愿意将政务交给大贤之士处理;而相反,大禹的风格就很让人不快了:胼手胝足,身自躬亲;为了治水处处巡视,与底层打成一片,把权力抓得牢得不能再牢;天下的皇帝要都是这么个做派,那大儒们还吃什么?
尧舜是好的,皇帝们都要学尧舜;大家老老实实做圣君,一切政事委托贤臣,岂不美哉?
说白了,在汉-魏这个节骨眼里,儒生可绝对不是后来那种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模样;他们一边配合着皇权,一边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从魏晋南北朝的教训来看,这个小算盘还打得相当成功——可惜,中原的地形毕竟与倭国不同;岛国四面临海,绝无外敌,将内部洗脑完毕,一切就算万事大吉;可就算大儒奋起拼搏,真能完成洗脑中原的宏伟壮举,一旦北方的野蛮人南下,那又该如何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林烨谢茹烟结局番外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是作者孤爷又一力作,以悬疑惊悚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孤爷大大创作,林烨谢茹烟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出生那夜,他就被亲生父母扔在一户人家门口,沦为孤儿。好在养父母待他不薄,长大后靠着自己学来的厨艺开了一家火锅店。但显而易见,快倒闭了。唉,出师不利呀,第一次开店就搞得这逼样。直到某天,他的火锅店来了两位脸色死白,走路悄无声息的地府客人,他的火锅店开始死而复生了...
本文又名社畜今天下班了吗?当作者发便当,读者和主角同时普天同庆凉宫和树历经千帆,终于从主神手底下脱离打工命回原世界养老。结果系统降落错误,竟然直接把他身体搞丢了,而重塑身体需要接触世界主角获取能量。凉宫和树为了能让自己的养老人生顺利地进行下去,凉宫和树掐着系统的脖子让它重新给自己做了个壳子。于是警视厅从二课空降来了一个走路一步三咳手无缚鸡之力,破案能力却极强的警部。某老弟制造机重振警视厅之光,快抢了侦探饭碗!酒厂获得一瓶动不动就徒手爆破的疯批兄控假酒。波本猫猫落泪要是我有罪,请让国家来制裁我,而不是跟某人去炸鱼塘。某横滨帽子精多了个见面必干架的宿敌。当事人言那家伙比某条青花鱼还讨厌!!某处于薛定谔死亡的盘星教教主莫名多了个变成咒灵的发小5t5这就是你跟我抢挚友的理由吗?凉宫和树谢邀,在下只是被迫拿起剧本加班的社畜罢了。后来,炸了修罗场想逃到外国去养老的凉宫和树被系统紧急联络。系统(惊恐)世界还没承认你,你得先走完剧情再跑路啊啊啊!!看着已经被自己马甲炸成了一锅粥的剧情,凉宫和树陷入沉思。现在回主神那工作还来得及吗?我跟柯南比命长#只要我剧本够多,修罗场就追不上我#工作就是狗屎!阅读指南1主名柯咒回,有原创破案剧情。2本体阿飘,原创多马甲剧本流,剧本较为复杂提前示警。不掉马。但主角前期没开马甲,后来真香了。3时间线混乱,问就是私设。系统31章下线,别被它憨批操作气到,都是为了给主角整活啊(笑死4本文纯粹无cp,没有单箭头,也没有副cp,警校组咒回场,纯粹都挚友情,请勿引战,爱你们么么!...
她是这北地最好的春光。羊入狼窝。表里不一病美人坏东西×3一个再续前缘的故事。老套戏码,没啥剧情,本质是想练练车,剧情和肉五五开吧。...
周桥孟国庆结局免费重生1983从小医生到大富豪番外完整文集阅读是作者飞天空的猪又一力作,你小子少在这放屁,老李的百日咳,被你几分钟就解决了,还说自己医术不精,是不是嫌我们这些老头老太事多,不想给我们看病啊!陈老直接就骂道,周桥只感觉这位老将军,就像是一座大炮,动不动就被点着轰你一下,一般人只怕是早就被他给吓的屁滚尿流了。好在周桥两世为人,曾经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然真就招架不住。老陈,你就不能控制下你这脾气啊,人家小周大夫是谦虚呢,谦虚懂也不懂?你以为谁都像你似的,像个大炮一样?李顺义苦笑着说道。呵呵,老子我就是这个脾气,这辈子都改不了了!陈老呵呵一笑,不过也没有继续再向周桥发炮了。几位老前辈这么看得起小子,那小子自然不敢推脱。周桥连忙说道,他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看得出来,这些老干部们,一个个都是人精,...
意外穿越四合院成为一名退伍军人,刚回家就发现家被禽兽给占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穿越者那必须要先讹禽兽们一笔。虽然没有系统,但好在有个随身空间。那就先从轧钢厂的采购员做起。一步步奋斗,这个世界终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