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春天的天气多变,第二天是个阴天,春风虽然轻轻地吹着,但空气很潮湿,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李青林今天起得很早,动身也早。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街面上的人不是很多。李青林来到万通商号长胜分号时,刘正生早已经在商号门口等他了。
一见面刘正生就问他:“东西带来了么?”
李青林回答道:“带来了!我什么时候给他?”
刘正生拉着他就走,说:“他已经在天福聚等着了。我今天请了一个时辰的假,咱们快点把东西还了,完事后我还要接着站店呢。”
天福聚是长胜镇上的一个饭店兼茶馆兼旅馆。
长胜镇离县城约四十里地,一条通商古道从镇子中间走过,再顺着古道往另一边走那么个十几里地就是另外一个县万林县的地界。万林县是山区县,自古出山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这条通商古道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古道的连接,来往两县之间的行商旅客不算少,这处于两县之间的长胜镇便成了许多旅人的歇脚处。
中国人一刻都离不开的是衣、食、住、行这四样,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食、住、行尤为重要。中国自古就不缺有头脑的商人,长胜镇开旅馆饭店的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一般都是几样兼营,客人只要住下了,食住行都提供一条龙服务,天福聚就是这样一个饭店。
天福聚临街是一座两层楼,下面一层店堂里摆着七八张张桌子,楼上被分割成几间雅座。一般普通的食客就在楼下就餐,今天潘可为约刘正生的房间就在楼上的雅座。
天福聚的生意看来还真不错,今天虽然不是赶集的日子,店堂里的桌子基本上都坐满了客人。刘正生大概经常和店里的伙计打交道,他还没有进门那天福聚的伙计就热情的招呼他。
李青林跟在刘正生的后面走进天福聚,他刚一进门就现靠门边的一张桌子上坐着的两个黑衣人很不一般。这两个人穿着打扮和本地人没什么两样,面前各泡着一杯茶,桌子上摆着一些早点,两人之间也不怎么说话,只是在慢慢吃着早点喝着茶,看上去似乎就是来消磨时间的。但是两人选的位置极好,如果有进到这个饭店的任何一个人甚至一只苍蝇都逃不过他俩的眼睛。
“这两个人一定是潘可为的手下,那潘可为现在的地位可不一般了!”李青林心想。
潘可为已经在楼上的房间里叫好了早点和茶水,刘正生和李青林一推开门,潘可为就站起身来抱拳向刘正生问好:“刘老弟,别来无恙啊!上次承蒙救助,我才死里逃生。此次即将远行,特来贵地一是向老弟报声平安,二是再次感谢老弟恩情!”
刘正生也抱拳道:“潘兄言过了。古人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哪里谈得上什么恩情啊?况且老兄上次已经派人送与我许多大洋,我已经受之有愧了,老兄不必过分客气。”
潘可为道:“救命之恩,怎敢相忘?此生如不能当面相谢,我还能在世上为人么?”说着,再次对刘正生李青林一抱拳道:“二位请坐!”
李青林进门后就在观察潘可为,这这潘可为大概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个子不高,身材也不壮,长着一张很普通的脸,穿着一件长衫,长衫面料很普通,整个人乍一看上去和普通的商人没什么区别。
李青林仔细观察过一段时间后现他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潘可为的眼睛不大但很有特点,他的眼光里像有一把刀子,仿佛能随时把对手脑袋剖开,再仔细分析里面都有哪些内容。
三人在桌边坐定后,潘可为笑着对李青林道:“这位仁兄就是李青林吧?”
李青林心里一凛,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农家少年,自失学以来什么都没有做过,而仅仅因为是刘正生的表弟就被潘可为查过身份了,这国民党特务还真不是吃干饭的,自己还是离他得远点的好。
李青林也笑着一抱拳,对潘可为说:“潘大哥果然是明察秋毫,我就是李青林,是正生的表弟。”
李青林说着一探手从身后拿出那把匕,递给潘可为,道:“潘大哥,这是您的匕,现在完璧归赵。”
潘可为一见李青林拿匕的动作不禁眼睛一亮,他问刘正生:“你表弟练过武?”
李青林忙接口道:“说不上练什么武艺,只是这几个月跟舅舅学了点庄家把式,也就是为了防身用的。”
潘可为并没有接匕,他笑道:“庄家把式?我看你着庄稼把式可不简单。古人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青林老弟文武双全,何不出来为国家出力呢?”
李青林见他没有接匕,他只好把匕放在桌子中间,说:“潘大哥有所不知,不是我不愿意出去做事,只是我们老李家人丁稀少,父母大人还要留在身边在家尽孝呢。”
见潘可为还准备说点什么,李青林忙转移话题:“潘大哥说这次要远行,不知道大哥在哪里找到了什么财的门路?”
潘可为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他拿起筷子对刘正生和李青林说:“来来来,咱们说了这半天话,桌子上的东西都快凉了,大家边吃边说话。”
吃了几口东西,再喝了几口热茶,潘可为说道:“由于上司的推荐,我这次将到浙江警官学校参加培训,以后准备进入警界保境安民。”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以后,为培养特务组织需要的“政治警察”人才,经蒋介石批准,戴笠在浙江警官学校设立“特务警察干部训练班”,而戴笠自己兼任浙江警官学校政治特派员。从一九三二年起,戴笠在浙江警官学校选拔、培训了大量的特务人员。此次潘可为去学习,一定是因为上司看中了他,让他去系统学习特务技能。因为潘可为即将成为戴笠的门生,李青林甚至可以肯定潘可为毕业以后定会受重用。
不明就里的刘正生却不以为然,他放下筷子说道:“潘大哥,做警察虽然威风,可薪水微薄,还可能有危险。你为人忠信,做生意路途通畅,商贾一道利润丰厚,我还是认为你做生意比做警察好!”
潘可为笑道:“老弟啊,我本是正经生意人,就是因为世道混乱,灾祸横行,以致被歹人伤害。究其原因实为国家羸弱,法制不通,我此次弃商从警,就是想以一己之力为了匡扶正义,除暴安良。”
李青林见刘正生还想开口说点什么,忙打断他的话头说:“表哥,潘大哥志存高远,其志向非我等升斗小民所能揣测。现如今外敌虎视,民众迷茫,内争不断,确需潘大哥这样文才武略兼备的人担负起社会责任,这样我等才能安居乐业啊,我看潘大哥这条路是选对了。”
潘可为点点头,对李青林道:“青林老弟看来对时局有些想法,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李青林刚刚成功转移了潘可为对自己的注意,现在自己又被他瞄上了。他心里想真是祸从口出!没事说那么多话做什么?此时李青林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
后悔归后悔,潘可为已经在问自己的话,李青林可不敢给潘可为看出心思,他忙说:“这些都是从报上那些文章里看到的,我自己哪能想到这些,我不过是现学现卖而已。”
潘可为叹道:“这些写文章的学者文人说得有些道理!但中国积贫积弱已久,俗话说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人民的觉醒,国家的富强,军队的强大都需要假以时日,可日本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抗日救国,只能从我做起啊。”
接着他询问李青林和刘正生:“两位老弟,此时国家危亡,民族危急,两位可愿意和我一起出来为国出力呢?”
李青林自认为自己肯定是要抗日的,但抗战也要选择好的报国途径。抗日的最佳选择当然是加入共产党的队伍,可是共产党的队伍现在已经走到长征途中的哪一个地方呢?李青林现在还不知道。国家危亡,民族危急,前世就是热血青年的李青林自然不会坐视,但他实在不愿意加入潘可为所推荐的这个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
目前的难题是怎么婉拒潘可为的邀请而又不致于得罪他,李青林急得汗都差点下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系统诸天影视爽文盯…打爹为大不孝,奖励宿主一点。民国至大时代盯…打了女鬼,奖励宿主2点盯…打了大总统系统计算中扑街,连我你都敢打,来人那,灭了这厮…这就是一个你不打死我,我就打死你的故事,民国,他是一个弃婴,为了变强,做了不孝子…我靠着打人不断变强…请宿主注意打爹,打娘视为大不孝…但点数多!...
...
我啊对上祝蔓投来的暗示,谢尉故意拉长尾音,嘴角上扬,悠悠道我住这。闻声,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祝蔓突然发现自己有些后悔用这种极端方式报复回去。因为激怒他姜汉宇对自己并没什么好处,在滨城,他要收拾自己,那是轻而易举的事。闻声,姜汉宇审视的眼神没断,你什么时候搬的家?他这话倒是点醒自己,对啊,她邻居不是他啊。谢尉嘴角弧度不减,但笑不达眼,言语桀骜我搬家需要跟你说?姜汉宇瞬间语塞,同时理智也回归。其实自己跟谢尉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朋友,他不是滨城人,可一出现就是圈子里的座上宾,自己这边缘人物,当然是跟着大家一个态度。他也有试着打听,却没一个人告诉实情,这更验证他的猜想,谢尉身份不简单。扫了眼衣衫不整的祝蔓,谢尉...
刘大鹏穿越到乡村爱情世界中,成为了刘能的儿子,刘英的哥哥。被老爹一个电话,从上海叫回了象牙山村。从此开启了象牙山改造之旅。谢广坤刘能,你跟我俩装啥?我家有大学生!刘能说说的好像我家没大学生似的!谢广坤刘能,我儿子现在有对象,村主任家的闺女香秀。刘能说说的好像我家大鹏没有对象似的,我家秋歌是上海的白领...
重生2o17年,并获得高玩黑科技系统。一切,从s7春季赛的Rng替补上单开始...
人鱼向导被称之为最强向导。他们拥有最美的外貌,最动听的声音,以及令人沉沦的气息。他们与所有哨兵的契合度达到百分之90之上,在向导中,他们的疏导之力堪称bug,他们能够以城市为单位进行范围式疏导。历史上的人鱼向导不分性别,均嫁入皇室。云起之出身于哨兵家族,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均为双S级的哨兵,八岁时,他觉醒为C级哨兵,被称之为云家之耻。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C级哨兵,他的日常非常普通,直到18岁那年,为了救下喜欢的人,他追随他出任务,进入海中二次觉醒为了人鱼向导。他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例外,人鱼向导必须嫁入皇室。一个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太子,另一个是他一直暗恋的竹马。云起之好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