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巷口的晨光与未啓封的盒(第1页)

巷口的晨光与未啓封的盒

赵玉青是被墨团的爪子拍醒的。

凌晨五点的画室还浸在梅雨季的晨雾里,猫的鼻尖蹭过他虎口的纱布,新换的药膏泛着薄荷凉。他坐起身时,帆布包的带子从膝头滑下去,露出半角檀木书签——竹纹在微光里像道没说尽的痕,缠着昨晚没拆的信封轮廓。

“醒了?”张奶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混着桂花糕的甜香,“我把糕放竈上温着了,你吃两块再走——周医生的车七点到,不急。”

赵玉青摸了摸墨团的背,猫的毛沾着点画室的松烟墨,是昨晚蹭了画案的墨碟。“知道了。”他把猫抱到窗台上,那里还剩小半罐猫粮,是陆泽珩昨天让陈舟送来的,“你以後跟张奶奶住,别总爬葡萄架,陆先生会来给你添粮。”

墨团“喵”了一声,爪子搭在竹纹画框上,像在跟画里的断竹道别。赵玉青看着它蹲在熟悉的位置,突然想起跨年夜陆泽珩送的猫画——现在那幅画应该还在对方床头,睡前看五分钟,像在确认“这牵挂不是错觉”。而他的墨团,以後要靠别人的猫粮活着,像他要靠南方的芭蕉雨活着,把老城的根留在原地。

他走到画案前,指尖在未拆的信封上悬了悬。晨光从窗缝溜进来,在信封上投下细窄的光带,像根没说尽的线。最终还是没拆——有些话留在“可能”里更好,比如“他或许写了‘别忘老城’”,比知道“他只写了‘保重’”更能攒劲往前走。

“玉青,这是泽珩让我转交给你的。”张奶奶走进来,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盒身的雕纹在晨光里泛着暖,“他凌晨四点就站在巷口了,说‘等你走了再把这个给你’——我瞅着像你之前念叨的老砚台,你看这盒底,垫了软绒,怕路上颠坏了。”

赵玉青的指尖在木盒的锁扣上顿了顿。锁扣是黄铜的竹节款,和他画案上的镇纸同个老匠人做的,去年陆泽珩送镇纸时说“竹节锁扣牢,防潮”。“替我谢谢他。”他接过木盒时,指腹蹭过盒盖的雕纹——是片竹林,竹叶的朝向和他《秋竹图》里的一模一样,像有人对着画刻了无数遍。

“谢啥?”张奶奶替他把帆布包的带子系紧,“他刚才跟我说‘要是玉青嫌砚台沉,就说能磨墨安神,南方潮,磨墨时手能暖点’——你说这孩子,连你磨墨时手凉都记着,偏要绕这麽大圈子。”

赵玉青没接话。他把木盒放进帆布包最底层,上面压着父亲的旧画筒,再上面是林小满送的新画包——绣着的猫爪在晨光里闪,像墨团在说“我记着你”。窗外的雾开始散了,银杏叶的影子投在画案上,晃晃悠悠的,像在数“还有多久要离别”。

陆泽珩是被陈舟的消息叫醒的。

“先生,周医生的车已经从医院出发了。”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眼底的青黑,“张奶奶说‘赵先生正在喂猫,情绪看着挺稳’——她还说‘您要是实在放心不下,就去巷口站站,远远看一眼就行’。”

他坐起身时,床头的猫画滑落在地。画里的墨团歪着头,爪子边的石绿和赵玉青绣在绫子上的猫爪一个色。弯腰捡画时,指尖碰倒了床头柜的竹节手链——是昨天编到半夜的,竹节间距和赵玉青画里的新枝一模一样,陈舟说“先生编断了三根线,才凑出合适的长度”。

“让老周备车。”他把猫画重新摆回床头,摆正了三次,像在确认“它能替我看着空房间”,“去老城区,别开太近,停在巷口的银杏树下。”

陈舟在笔记本上写下:“6月12日,晨。先生在西装口袋里放了枚竹纹玉佩,是备用的那枚,说‘玉质温,能暖手’。他让我把南方的天气预报设成闹钟,每天早上发一次到他手机,备注‘提醒赵先生收画’——比陆氏的晨会提醒还准时。刚才他对着猫画的石绿爪印看了两分钟,指腹在画纸边缘蹭了蹭,像在摸真猫的毛。”

车开过老宅的竹林时,晨露从竹叶上坠下来,落在车窗上,像颗颗没说尽的泪。陆泽珩看着窗外掠过的竹影,突然想起赵玉青在竹下泡茶的样子——阳光透过竹叶落在他手上,捏茶杯的指尖泛着薄红,像被茶水烫过的暖。现在那双手要去南方握画笔了,握着他送的老砚台,握着老城的牵挂,像握着半段没画完的竹。

赵玉青把画室钥匙交给张奶奶时,晨雾刚好散到巷口。

黄铜钥匙在掌心有点凉,是父亲生前用的,钥匙扣是片银杏叶形状的铜片,磨得发亮。“您记得下雨天把窗关严,”他把钥匙放进张奶奶的竹篮,蓝布帕子上还沾着桂花糕的碎屑,“画案上的浆糊罐别扔,冬天能粘年画——还有墨团,它不爱吃猫粮里的小鱼干,您挑出来给张爷爷喂鸟。”

“知道知道。”张奶奶把钥匙串在自己的钥匙链上,和片竹纹玉佩挂在一起——是陆泽珩凌晨送的,说“让它替我陪着钥匙”,“你到了南方要按时吃饭,别总熬夜画画——泽珩说‘南方的画室要装个小暖炉,冬天磨墨时手不僵’,你记着让周医生帮你看看。”

赵玉青的喉结动了动。他看着巷口的银杏树——叶子在晨露里泛着金,像去年陆泽珩第一次来画室时落满画纸的那片。那时对方站在院门口,西装袖口沾着点银杏毛絮,说“想看看《秋竹图》的创作环境”,现在那片银杏还在,人却要隔着南北的距离,靠别人转述“记得”。

“周哥的车来了。”张奶奶拍了拍他的手背,指尖在他帆布包的木盒位置碰了碰,“那砚台要是太重,就先寄存在我这儿——泽珩说‘等你什麽时候想回老城了,他来接你,顺便把砚台带上’,你看这孩子,连你回来的路都替你想着。”

赵玉青擡头时,周明宇的车正慢慢驶进巷口。车窗降下,周明宇的白大褂在晨光里很显眼:“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帮你搬箱子。”他的目光在巷口的银杏树下顿了顿,没说什麽,只是推开车门时,动作轻得像怕惊扰晨雾。

就在赵玉青弯腰抱画箱时,眼角的馀光扫到了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

它停在银杏树的阴影里,车窗摇着半寸,能看到驾驶座上的侧影——陆泽珩的指尖搭在方向盘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袖口的竹节手链在晨光里闪了闪,像在说“我在,却不能靠近”。

赵玉青的指尖在画箱的锁扣上微不可查地颤了颤。他没回头,只是把画箱递给周明宇时,声音比平时稳了些:“张奶奶,我们走了。”

“路上小心。”张奶奶替他拉了拉帆布包的拉链,“到了给我打个电话——泽珩说‘南方的信号可能不好,打不通就发消息,他会让陈助理盯着你朋友圈’,你看这孩子,连你发动态都要惦记。”

赵玉青坐进副驾时,帆布包的木盒硌着腰侧,像块带着温度的石。他系安全带的手指顿了顿,透过後视镜看向巷口——陆泽珩的车还停在银杏树下,车窗的缝隙里,那道侧影始终没动,像被晨雾钉在了原地,连目送都带着克制的疼。

陆泽珩是看着周明宇的车消失在巷口拐角的。

晨光照在空荡的巷子里,张奶奶的竹篮还放在画室门口,钥匙链上的竹纹玉佩晃悠悠的,像道没说尽的钟摆。他推开车门时,脚边的银杏叶沾着晨露,像赵玉青画纸上没干的墨,软得一碰就变形。

“先生,张奶奶在招手。”陈舟指着画室门口,张奶奶正对着他的方向挥手,竹篮里的桂花糕香气漫过来,甜得发沉,“她说‘赵先生走前把那枚檀木书签放进帆布包了,说‘带在身上,像有人陪着’’。”

陆泽珩走到画室门口时,墨团正蹲在窗台上对着空画案发呆。猫的爪子扒着窗沿,留下几道浅白的印,像在写“别走”。“它以後就麻烦您了。”他弯腰摸了摸猫的背,墨团没躲,只是用头顶了顶他的手背,像在确认“你是不是那个送猫粮的人”。

“泽珩啊,玉青把你送的木盒带走了。”张奶奶把桂花糕递给他一块,“他没打开看,却把盒子抱得很紧——这孩子就是嘴硬,心里跟明镜似的。”

陆泽珩咬了口桂花糕,甜腻的味道里裹着点涩。他看着画案上的空墨碟——昨晚赵玉青磨的墨还剩小半碟,边缘结了层浅皮,像道没封好的口。“我帮您把画具收起来吧。”他拿起父亲的旧画筒,竹纹在晨光里泛着暖,“这画筒您替他留着,等他回来画老城的银杏。”

张奶奶看着他把散落的画稿叠整齐,动作轻得像在处理易碎的瓷:“你昨天在我这儿待到後半夜,就为了等他走?”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散晨雾,“玉青他爹以前总说‘有些人看着离得远,心却靠着’,你们俩啊,就是这样。”

陆泽珩叠画稿的手指顿了顿。最底下的那张是《竹石图》的碎片,他和赵玉青昨天拼到一半的,石纹的裂痕里还沾着点糯米浆糊,像道没愈合的疤。“我只是来看看。”他把碎片放进樟木箱,锁扣合上时发出“咔嗒”一声,像把没说尽的牵挂锁进了时光,“以後我常来帮您修葡萄架。”

墨团突然从窗台跳下来,蹭了蹭他的裤腿。猫的爪子上还沾着松烟墨,在他的西裤上留下个浅灰的印,像枚没盖章的戳。陆泽珩僵了一下,没躲开——这是赵玉青养的猫,带着他画室的味道,是现在唯一能触碰的丶和他有关的东西。

赵玉青是在车过长江大桥时,才敢打开那个紫檀木盒的。

江风从车窗溜进来,带着水汽扑在脸上,像南方的雨提前来了。他把木盒放在膝头,指尖在黄铜竹节锁扣上转了半圈——锁扣“咔嗒”一声弹开时,他的心跳突然漏了半拍,像在拆份等了很久的信。

砚台的石纹在江光里泛着浅青,果然是他去年在古玩店看中的那方“端溪子石”。石质细得能映出人影,磨墨的“砚堂”处光溜得像被人养过多年,边缘被磨成圆润的弧,是陆泽珩说的“不硌手”。

他的指尖沿着砚边的圆弧慢慢划,在砚底的角落停住了。

那里刻着个极小的“泽”字,刻痕浅得像自然形成的石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像他藏在檀木书签里的“留白”,像陆泽珩屏保上的墨团,像所有没说破的牵挂,用最隐秘的方式,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了道青痕。

“看到了?”周明宇的声音从驾驶座传来,江风把他的话吹得很轻,“陆先生昨天让陈助理给我发消息,说‘砚底的字刻得浅,别告诉玉青,让他自己发现’——他还说‘要是玉青没发现,就当我没刻过’,你看这心思,比给病人做手术还细。”

赵玉青没说话。他把砚台放回木盒,锁扣合上时,指尖在“泽”字的位置轻轻按了按,像在确认这道痕不是幻觉。江风掀起帆布包的带子,露出半角未拆的信封——现在他不用拆也知道里面写了什麽,无非是“南方潮湿,画要多晒”“松烟墨要温磨”“记得给墨团寄猫条”,所有“舍不得”都藏在“叮嘱”里,像父亲总说“竹要常浇水”,其实是怕孩子忘了回家的路。

车驶离大桥时,赵玉青从後视镜最後看了眼北方的方向。

晨雾已经散尽,老城的轮廓在江雾里越来越淡,像幅被水晕开的画。但他知道,有些东西不会被江雾冲淡——巷口银杏树下的侧影,砚底的“泽”字,墨团蹲在窗台的影子,还有张奶奶的桂花糕香,会像道没褪色的青痕,留在记忆里,等着某一天,他带着南方的芭蕉雨回来,带着画里的新茶香回来,像竹总要回头看看扎根的土壤。

木盒在膝头微微发烫,像块被晨光焐热的石。赵玉青把帆布包往怀里抱了抱,指尖在锁扣的竹节上转了转——他没说“我会回来”,但砚底的“泽”字知道;陆泽珩没说“我等你”,但巷口的晨光知道。

有些牵挂从来不用说出口,像竹上的痕,像砚底的字,像风过竹响时,那声没被吹散的“记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一场十五年的阵雨+番外

一场十五年的阵雨+番外

一场十五年的阵雨作者风华正茂的洋山芋简介双男主救赎暗恋穿越校园文,前五章交代故事情节,第六章穿大四那年邢知周因为一场误会彻底与方时断绝了联系,再听到他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十年后方时的死讯。邢知周意外回到十五年前,与方时初遇的那一天,这次他决定不再痴缠那个答案,一定要拯救方时免于悲剧。邢知周和高中专题推荐校园救赎暗恋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和一只鬼同居後

和一只鬼同居後

每天十八点日更俞梦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就撞了鬼。好死不死,还是一只古代鬼!此鬼郎独绝艳,华贵无双。即使如此,俞梦也不想与鬼共居。她想方设法除鬼,历经数种方法而不得,只好接受现实与一只鬼同居。鬼高贵又冷艳,却是一只猫猫奴。两人由此渐渐熟悉。可等俞梦彻底接受这只鬼,上天又开了个玩笑鬼临近消散了慢慢滋生的感情令她不想看他魂飞魄散,于是设法将其送回了他生活的时代。放手之际,阴差阳错,俞梦竟也跟了回去。一段感情,穿越千载。等他功成名就,垂卧高台,俞梦的身影却如梦似幻般,破碎成千万光点。衆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可还会有再相见之时?他于亘古的长夜中等待,重拾那人眸光。ps男女主双方身心唯有彼此内容标签时代奇缘幻想空间情有独钟因缘邂逅日常...

你的世界,我曾来过

你的世界,我曾来过

相知相伴十年,前任归来,他毅然决然抛弃了我,可他不知,我身患不治之症,将过往的所有,全都忘了...

当财神从无限世界开始

当财神从无限世界开始

无限游戏世界,恐怖如斯。在这个世界,富人们争先恐后的想要花钱买道具保命。唯独游戏排名第一的财神驾到反其道而行之。玩家们都知道,想要购买保命道具,找财神爷!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npc也是这么想的。钱生来就带着罪恶,我是能容纳罪恶的男人不爱钱的人,钱也不爱你。钱不是钱,是你得不到的无法实现的欲望。如果有钱改变不了的事,一定是钱不够多。by死财迷路川。下篇文预收救世主他只想考编文案待定我叫白何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异能局劳务派遣员工。税前月薪4580块。我以为我可以通过编制考试被父母吹捧,走上全家巅峰。万万没想到,我成能力者了,空降世界第一,异能者都说我是救世主。可我不想当救世主。毕竟救世主岗位不在编制内,不稳定啊!...

圣脉武皇

圣脉武皇

脉者,以脉力横行天下,修炼至极致伸手摘星,反手遮天,每个人天生所赋予的灵根不同,就注定要走一条不同的路。主角身怀五脉,却是成为千古第一废物,既然五脉不可独进,那么五脉同修又如何,终有一天我会踏...

愿昭昭似我心

愿昭昭似我心

云阳侯府嫡幼女陆昭昭,上得父母宠爱,下得兄姐庇护,自小锦衣玉食,事事如意。十六岁的陆昭昭,姿容绝色,云阳侯府的门槛都快被求亲之人踏破了,可她只心仪一人沈嘉衍,护国公与敬柔长公主嫡子,现任正三品大理寺卿。金尊玉贵,恣意妄为,世间珍贵之物任他挑选,可这婚事却始终未定。某一日,他突然请旨赐婚婚前,沈嘉衍看着陆昭昭...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