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节(第1页)

&esp;&esp;所谓推理,就是用逻辑将线索串连起来,得到真相。由受害者家属举办的验证会,为难之处在于大家手中线索极其有限,而且可信度有待商榷(至少读者会怀疑)。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作者特地安排侦办此案的刑警榊出席验证会,以确保大家的推论是基于警方认可的证据,让与会众人——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站稳脚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esp;&esp;有趣的设计是,榊对于与会者的提问,并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尤其是过于模糊的问题表明一概不答。对此,如何问出明确的问题就相当关键,而会议主持人加贺沉着冷静、善于观察的特质,让他总可以一针见血的直指核心。事实上,加贺善于提问的能力,早在验证会开始前就已展露锋芒——第一次和鹫尾春那碰面,他问对方烤肉会上有没有施放烟火或唱卡拉ok,藉此推测桧川挑上他们是有理由的。而在验证会上最精采的“提问”,莫过于要求榊透露凶手的作案过程遭到拒绝,话锋一转,反问警方是不是对自己的推论没有信心。榊见问直言“真是败给你了”,再次让人见识到加贺那精准无比的洞察力。

&esp;&esp;在加贺的协助下,大家先后厘清尸体发现的次序,以及桧川大志当日的行动。观察到凶手犯案过于依赖“巧合”,加贺提出一个假设:受害者家属中有人和桧川有关。

&esp;&esp;但,究竟是谁呢?

&esp;&esp;以人物关系为主的障眼法

&esp;&esp;推理小说中为了掩盖真相,通常会有许多俗称“红鲱鱼”的烟雾弹。有的烟雾弹是凶手放的,有的则是来自其他角色,虽然目的不是要扰乱调查,却也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而侦探的任务就是拨开重重迷雾,带领大家揭开谜底。

&esp;&esp;小说结尾,加贺向鹫尾春那表示自己对大家一无所知,无法找到真相。接下来的章节,人物背景开始变得清晰而复杂起来,包括的场雅也父亲已不在人世、桧川大志的家庭状况、网络上批判高冢和栗原两家的传言。这些信息除了让故事更加厚实外,也增加了推理的难度。因为读者要从众多可能中,找出真正和桧川有关的人。

&esp;&esp;所有人物关系中,最令人惊讶的无疑是久纳真穗的真实身分。把凶手妹妹拉进验证会,这样的设计和让刑警榊在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案发经过的推论,没有警方确认总会觉得不踏实,大家对于凶手的诸多想象,也都不如久纳真穗揭露的实情来得有力。事实上,久纳最后得以继续参与验证会,就是因为她手中握有大家不知道的宝贵信息。

&esp;&esp;久纳真穗在故事中的功用,主要是让众人了解桧川大志想要报复家人的原因(增加说服力)。除此之外也收回了信件的伏笔(“你杀了人”的信也是烟雾弹,此处先行揭晓,减轻读者负担),以及提出假说,表示桧川大志可能受人指使,推动故事继续往前。

&esp;&esp;由线索串连起来的真相

&esp;&esp;久纳真穗带来的转折消化完毕后,加贺开始整理案件疑点,包括:凶手为何选择别墅区犯案?怎么知道栗原夫妻人在车库?怎么知道高冢桂子独自在家?为何破坏部分监视器?消失的刀子哪里去了?高冢桂子手中的纸片是什么?之所以列出这些疑问,目的在于将故事聚焦,同时帮读者做解谜前的总复习。

&esp;&esp;加贺提出凶手有“共犯”的假设,确认大家有决心面临可能的后果后,带着大家到别墅区走一遍凶手犯案当天的路径。这边主要用意在于放慢脚步,吊读者胃口的同时揭露新线索(藏在某处的金条),迎来最后解谜的高潮。

&esp;&esp;回到山之内家后,大家开始互相质疑、互揭疮疤,俨然就是“暴风雨山庄”模式下,揭晓真相前会有的场景。在大乱斗的过程中,作者揭露的场雅也的身世,回收烟雾弹伏笔,减轻读者负担;接着指出高冢桂子口中的狐狸精是山之内静枝,此处看似回收伏笔,实则为结尾的翻转铺垫。最后关头,加贺在确认小坂海斗新的证词后,排除众人嫌疑,指出真正的共犯。读者累积的情绪与疑惑,都在这时爆发开来。

&esp;&esp;共犯身分揭晓后,作者并没有写“侦探逼问犯人”的场面,而是切换成共犯的观点,用内心独白的方式道出犯案经过。这么做的好处是,情绪跟逻辑都会比较连贯、深刻(用问答带出剧情,会有很多尴尬的节拍),而读者也好像钻进共犯的思绪里,了解杀意从何而来、如何跟桧川大志共谋犯案、以及案发当天两人各自的行动。

&esp;&esp;共犯自白为何萌生杀意的段落中,作者回收了很多伏笔。其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某个旁人看来无关痛痒、却让共犯决心跨出那一步的事件(该伏笔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开头的烤肉会上,第二次在故事中段的酒吧里)。之后回顾案发当天的行动,作者不仅将总复习提到的疑点一次解决,更将不久前才放出的线索(金条),和读者可能已经忘掉的伏笔(烤肉会结束,某户人家回到别墅发现门没有锁)兜在一起,令人大呼过瘾。

&esp;&esp;故事看来到了尾声。但剩余不多不少的篇幅,又让推理小说读者有所期待。

&esp;&esp;作者也确实留有一手,准备了个别出心裁的反转。

&esp;&esp;观点运用带来的惊喜

&esp;&esp;小说中采用某人物的观点叙事,该人物可以隐瞒实情,但不可以说谎,这是作者跟读者签下的契约。举例来说,人物a周六去泡温泉,周日逛百货公司。在故事中他可以不提周六的行程,但不能说自己周日整天在家睡觉。

&esp;&esp;本书主要以鹫尾春那的观点叙事,因为她确实不是桧川大志的共犯,所以表现出“想要知道真相”的样子并无不妥。而作者正是利用这种观点建立出来的信任感,给叙事者一道“免死金牌”,然后在故事尾端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制造惊喜。

&esp;&esp;所有反转都需要伏笔,不然读者是不会信服的。在酒吧,加贺提到大家收到那封写有“你杀了人”的信,表示可以理解成“你们所有人都曾经夺走过某人的性命”,鹫尾春那听到时连忙“调整呼吸”。虽然在那之后立刻用“医疗疏失”解释自己可能真的害死过人,但知道真相后再回顾这一段情节,不难想像鹫尾春那当时真正的心情。

&esp;&esp;加贺最后揭露真相,主要是靠两个未解的疑点:桧川大志和共犯证词的矛盾、以及消失的刀。除此之外,有些设计虽然无法用来戳破谎言,但可以让剧情相连,前呼后应。比如鹫尾英辅的手表、山之内静枝的幽会对象、鹫尾春那被叫去拿蛋糕的原因、以及鹫尾英辅陈尸周围的血迹状况。鹫尾春那甚至在加贺问到血迹时,担心“自己的回答有没有错误”。这样实际上隐含另一层意思、带点叙述性诡计味道的伏笔,回头来看非常漂亮。

&esp;&esp;大概从见到加贺的那刻起,鹫尾春那就有预感罪行可能会瞒不住。也因此,学姊金森登纪子说过的那句话才会像咒语一样,直到故事最后都挥之不去。

&esp;&esp;在加贺面前,谎言是无所遁形的。

&esp;&esp;(全文完)chapter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不伦舞台

不伦舞台

魏子扬,现年二十五岁,毕业於大学外贸系,年纪轻轻就担任某大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可算得是年青有为的才俊。其实说穿了也不过如此而已,因为某大企业公司不过是他老爸所拥有的公司及数家工厂的总机构,父业传子...

请天下赴死

请天下赴死

天下已纷乱三百余年。ltpgt中原歌舞不绝,异族厉兵秣马,江湖剑仙纵横,名将镇压十方。ltpgt距离天下大乱还有五年,年少的药师李观一雨夜杀人。ltpgt终于睁开眼睛,看到这人间乱世。ltpgt马蹄之下累累白骨,名将,美人,江湖,神兵,百姓,法相。ltpgt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ltpgt儒生,铁蹄踏碎佛陀,长枪扫平!ltpgt贫道李观一,请这座天下赴死!...

穿成男主亲妹妹后,我攻略反派

穿成男主亲妹妹后,我攻略反派

陆知鸢穿越了,好消息她是霸总男主的亲妹妹,只要不作死亲哥就不会道德沦丧弄死她。坏消息她意外强睡了大反派陈行简,还评价他不行。还没来得及跑,陆知鸢被堵个正着。睡了我还想跑?睡了我妹还想跑?看着两个大佬争锋相对,陆知鸢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可什么疯批大佬,这明明是个可口的小点心啊!某天陈行简刚进门,他就被抵...

如懿传之奇迹婉婉上位记

如懿传之奇迹婉婉上位记

奇迹婉婉上位记永寿宫全员战神cp进忠雍正十三年,四执库小宫女魏嬿婉梦到了如懿传里令懿皇贵妃的一生。最开始,她只想好好做工攒银子,却被海兰诬陷勾引皇上,贬到苦累的花房。后来,她想调个好差事,却受如懿连累被金玉妍辱骂霸凌五年。再后来,她好不容易攀上皇帝逃离苦海,如懿却轻飘飘的想打发她嫁给侍卫,一句话你有何苦衷抹...

楼妤贺简域

楼妤贺简域

楼妤负气出走,直至一年后,看到男人朋友圈里的四个字想结婚了。她收拾行李欣喜若狂回国,见到的,却是贺简域对另一个女人的求婚现场。楼妤自嘲一笑,转身嫁给了别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