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真定城久攻不下,燕王发了狠,下令调集军中全部火炮,不及代价的群轰。
城池建造得再坚固,也架不住成百上千的铁球往上砸。城墙很快被砸得坑坑洼洼,几座城门也是摇摇欲坠。
耿炳文晓得此举的厉害,马上下令士卒用泥土滚木堵住城门三面,只留南门,加倍兵力防守。
四面城门都堵死,固然增加了燕军攻城的难度,也相当于堵死了自己的生路。
大败之下困于城中,士卒的情绪本就不稳,堵死四面城门,明摆着告诉大家要死守真定,生机渺茫。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朱棣不可能同他拼消耗,耿炳文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何况真定城内几万大军还要吃饭,留下南门,同样是为了等待援军和粮车。
耿炳文能想到的事情,朱棣也不会忽略。他不打算给耿炳文任何翻盘的机会,下令继续炮轰的同时,派出骑兵拦截运粮车和援军。沈瑄率领燕山后卫缴获了山东运来的军粮,朱能打退了永平指挥吴杰的援军,彻底截断了耿炳文的后路。
炮轰声中,耿炳文再次走上城头,看着城下密密麻麻准备登城的燕军,心情复杂。
燕王的确有太祖高皇帝之风,论军事谋略,性格果决,手段老辣,年轻的皇帝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难道……
不!
用力摇了摇头,天下正统乃是建文皇帝!燕王不过是一藩王,更是反贼!
“擂鼓,攻城!”
燕王骑在马上,立于大纛之下。
身姿魁伟,面容刚毅。
马刀遥指真定,此战必下城池!
“攻城!”
各军战旗烈烈,攻城的燕军架起长梯,呐喊声中,奋不顾身的攀向城头。
城头檑木巨石并下,烟尘中,攻城的燕军很多从半空跌落,死伤每时都在增加。
燕军架起了更多的长梯,同袍的死亡更激起了他们的愤怒血性。
城头守军也拼尽全力,檑木巨石之后是滚烫沸水,热油,如雨的弓箭。攀上城头的燕军也很快被乱刀砍死,死前拼命咬住了一个守军的喉咙,惨叫声中,抓着对方一起跌落城头。
不得生,便赴死,没有退路。
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让朱棣皱眉,比起富有天下的建文帝,他手下的士兵虽然善战,数量却终究有限。打消耗战,他的确拼不起。
鼓声中,攻城的士兵退下来,燕王下令继续炮轰。他就不相信了,集合全军的火炮,不能在真定城墙上开个窟窿。
可惜老天都在帮耿炳文,就在燕军架起火炮,依序填装泥土,火药和铁球的时候,天空中聚集起黑色的乌云,一声又一声炸雷响起,豆大的雨滴瓢泼而下,浇灭了燕军手中的火把,也浇凉了燕王的心。
城内的守军怔忪片刻,大声的欢呼,耿炳文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对着城下的燕王大声喝道:“朱棣,上天不予,你何敢取!”
雷声轰鸣,掩不去耿炳文的怒喝。
城内守军士气顿起,燕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收兵!”
朱棣的确被耿炳文激怒了,但他没有丧失理智,冒雨进攻,无异于让手下的兵卒去送死。
燕军鸣金收兵退回大营,城头的守军仍在欢呼,憋屈了多少天,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总戎,逆贼气势已弱,不若出城反击?”
耿炳文摇头,他同样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如果是徐达常遇春,或是李文忠蓝玉在此,此计可行。但他不是以上人中的任何一个,手下也没有哪个将领的才具比得上这几个人。相反,从朱棣的身上,他却能看到徐达和李文忠的影子。
“仲庵,我已经老了。”耿炳文单手按在城砖之上,神情中带着一股萧索。
当年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剿灭元兵,鏖战陈友谅,对抗张士诚,耿炳文都未曾感到如此无力,因他深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跟随这样一个雄主征战沙场,虽死无憾,有何可惧?
南京的建文帝却让耿炳文动摇了。
宠信腐儒,不通军事,偏听偏信,还时常脑袋抽风,做出不可思议的愚蠢决定,这样的皇帝让他感到无力,十分的无力。
难怪朱棣会造反了。
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不由得悚然一惊,他怎么会这么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唐宝袭音墨妖文案宝袭穿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盛华的大唐贞观。听不懂话,认不全字,半聋半瞎,只有一手琴技却不能示人。古怪的姑母,冷漠的大兄,完全陌生的年代,宝袭摸不到一丝的头脑。她只专题推荐墨妖年代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主角姜辞姜辞是一个本应该分化成omega的顶级alpha。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已经踏上与男主一号感情决裂的开端。姜辞回想那个梦里自己看到的书本剧情,决定要远离男女主避开悲惨结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姜辞认为自己在偷摸做出小改动,但是剧情的走向却越来越失控本该分化成顶级alpha的男主们都分化成了ome...
榜单好文清穿之嫡长子...
婚后,他对岑妙很冷漠,很少回家。为了接近并拿下傅景淮,岑妙选择进入傅氏集团工作。她最初的目标是成为傅景淮的贴身秘书。可傅景淮不同意。...
第十八次看到杜月菱从季晏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卿卿,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空间综武侠狐狸精穿越契子渡劫加快脚步,马上就到天山脚下了。我知道了,大哥。本来清静祥和的山脚下,突然被一群风尘仆仆赶路的大汉扰了平静。哎,这都是这个月的第几波人了。原挑着扁担走在山路一侧的农夫,见这群人气势汹汹,早早停在一边让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