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重庆(第1页)

重庆

省厅刑侦总队的玻璃幕墙外,重庆的晨雾正被阳光撕开一道裂缝。严屹柯将最後一份“虞美人”案的卷宗放进档案室,指尖划过标签上的“已结”红章,突然听见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解川寒手里捏着份刚打印的协查通报,纸页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馀温:“南岸区发现具女尸,死在‘民国印钞厂’旧址的地下室,现场有个奇怪的符号——和我们在坤平茶针上见过的蛇纹有七分相似,但线条更柔和,像是……被刻意修改过。”

7人小队的新办公室在总队大楼的十三层,落地窗正对着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瑞雪正在调试刚配备的全息投影设备,屏幕上突然弹出南岸区的现场画面:女尸躺在积满灰尘的水泥地上,身着民国样式的绣凤旗袍,脖颈处的勒痕呈螺旋状,像被某种带花纹的绳索缠绕。“死者叫沈曼卿,32岁,是‘雾都往事’民国主题餐厅的老板,”晴雨快速念着档案,“她的祖父曾是民国时期中央造币厂的技师,1949年失踪前,据说带走了一批未发行的金圆券模板。”

晴雨目光落在女尸手腕的银镯上,镯子内侧刻着串细小的数字:“是民国三十八年的纪年方式,换算成公历是1949年,”她放大图片,“镯身的氧化层里掺着朱砂,和坤平用来给茶饼盖印的颜料成分相同,但纯度更低,像是民间作坊的産物。”阿武突然指着墙角的木箱,箱子上的铜锁有被撬动的痕迹:“锁芯里残留着黄铜粉末,和造币厂的铜料成分一致——这箱子原本可能装着和货币有关的东西。”

三小时後,“民国印钞厂”旧址的警戒线外,严屹柯和解川寒穿着防尘服走进地下室。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淡淡的檀香,解川寒弯腰检查女尸身下的水泥地,指尖沾起层暗红粉末:“是朱砂混合桐油,民国时期用来给重要文件防潮的,”他用紫外线灯照射,地面浮现出个模糊的方形印记,“这里原本放着个约50厘米见方的物体,比我们在现场看到的木箱大——应该是被凶手提前移走了。”

陈萱的鼻子动了动,走向地下室深处的铁架:“有福尔马林的味道,但被檀香掩盖了,”她从铁架缝隙里抽出张泛黄的报纸,是1949年4月的《中央日报》,社会版角落里刊登着则简讯:“造币厂技师沈敬之家中失火,妻儿遇难,本人失踪。”报纸边缘有处烧焦的痕迹,残留着与女尸银镯相同的朱砂味。

“墙上的符号不是蛇纹,”晴雨对着手机里的数据库比对,“是民国时期银行业的‘密押’符号,代表‘作废’或‘注销’,但这个符号被修改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笔,变成了‘沈’字的篆书写法——凶手在暗示死者的身份。”石头突然敲了敲铁架旁的墙壁,发出空洞的回响:“里面是空的,”他用便携式X光扫描仪照过去,屏幕上显示出个暗格,“尺寸正好能放下刚才推测的方形物体,暗格门的锁孔有近期被打开的痕迹。”

回到总队时,瑞雪已经破解了女尸的手机数据:“沈曼卿最近三个月频繁联系一个叫‘老金’的人,通话记录显示他们每周三下午在‘雾都往事’餐厅的包间见面,”她调出餐厅的监控录像,画面里个戴礼帽的男人正将个牛皮纸袋交给沈曼卿,“这个男人的手指关节有明显的磨损,像是长期使用刻刀或冲床——符合造币相关职业的特征。”

“雾都往事”餐厅的包间里,老茶桌的木纹里嵌着细碎的铜屑。解川寒用放大镜观察,铜屑的边缘有规则的齿痕:“是被冲压模具压出来的,”他指着桌角的凹槽,“这里经常放重物,形状和我们推测的方形物体吻合——沈曼卿很可能把那东西藏在餐厅里,只是最近才转移到印钞厂地下室。”餐厅老板提供的登记簿显示,沈曼卿在遇害前一天,曾租用了餐厅的冷藏库,说是要存放“民国时期的珍贵食材”。

冷藏库的温度显示4℃,严屹柯拉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个用丝绸包裹的物体,形状正是50厘米见方。解开丝绸,露出个黄铜盒子,盒盖上的花纹与女尸脖颈的勒痕完全一致——是用盒子上的花纹绳索勒死的。“盒子没有锁孔,”石头检查着接缝处,“是咬合式结构,需要特定的角度才能打开,这种工艺在民国时期的造币模具上很常见。”

陈萱突然注意到盒盖内侧的划痕,组成串数字:“19490423,”她对照手机日历,“是沈敬之失踪的第二天,也是南京解放的日子,”她用指尖抚摸划痕,“这些痕迹很新,应该是沈曼卿最近才划上去的,像是在尝试破解盒子的打开方式。”

“老金的真实身份查到了,”晴雨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本名金志远,72岁,曾是市印钞厂的退休工人,父亲是民国造币厂的铸模师,1951年因‘历史问题’被判刑,金志远十岁时在孤儿院长大。”档案里的照片上,年轻的金志远正在操作冲压机,右手手腕上戴着个铜质手镯,款式与沈曼卿的银镯相似——只是上面的符号是完整的“密押”标记,没有被修改。

金志远的家住在老城区的筒子楼里,F7小队赶到时,房门虚掩着,屋里的老式座钟停在下午三点十五分。严屹柯推开书房的门,看见金志远倒在书桌旁,脖颈处的勒痕与沈曼卿如出一辙,手里还攥着半张民国纸币,纸币上的“中央银行”字样被朱砂圈了起来。

书桌上的铜盘里,放着个打开的黄铜盒子,里面是空的。解川寒拿起盒子,发现底部刻着行小字:“敬之赠女,平安是金”——“敬之”是沈曼卿祖父的名字,“金”很可能指金志远的家族。陈萱从笔筒里抽出支毛笔,笔锋沾着未干的朱砂:“金志远在死前正在写字,”她对着台灯照向书桌,玻璃台板下的草稿纸上有串未写完的数字:“1949050”,後面的字迹被血渍覆盖了。

“座钟的发条是满的,”阿武检查着钟摆,“是被人故意停掉的,指针指向的时间对应的是1949年5月10日——那天国民党政府发行了面值五十万元的金圆券,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他翻开金志远的日记本,其中一页写着:“他们用纸片掠夺百姓,最後连自己都信了这堆废纸。”

瑞雪的电脑突然弹出警报:“金志远的银行账户显示,昨天有五十万汇入,汇款人是沈曼卿,”她追踪汇款来源,“这笔钱来自沈曼卿的餐厅收入,但往前追溯三个月,餐厅的流水里有二十笔匿名汇款,总额超过两百万,汇款附言都是‘购民国纸币’——但他们交易的显然不是普通纸币。”

晴雨在金志远的衣柜深处发现了个上锁的皮箱,打开後里面是堆冲压模具,模具上的花纹与民国金圆券的底纹完全一致:“这些是僞造货币的工具,”她拿起最小的枚模具,“但这个模具的尺寸比标准货币小1毫米,像是专门用来制作某种‘微型货币’或……印章。”解川寒突然想起什麽,从证物袋里取出沈曼卿的银镯,内侧的数字“19490423”对应的正是南京解放当天,而金志远未写完的“1949050”很可能是“19490504”——五四运动纪念日,也是民国时期的“青年节”。

“沈敬之当年带走的不是金圆券模板,”严屹柯突然开口,“是国民党政府准备发行的‘金元券’母版,这种货币以黄金为准备金,1949年5月才在广州试发行,但很快随着政权溃败作废。沈敬之把母版藏了起来,用‘黄铜盒子’和‘密押符号’作为线索,留给了女儿——也就是沈曼卿的母亲,而金志远的父亲作为铸模师,很可能参与了母版的制作,两家因此结下了联系。”

这时,陈萱在皮箱的夹层里发现了张黑白照片,是沈敬之与个陌生男人的合影,两人站在造币厂的门口,手里捧着个黄铜盒子。照片背面写着行小字:“志远兄存,敬之赠,民国三十八年春”——“志远”正是金志远父亲的名字。“沈曼卿和金志远是在合作寻找母版,”她指着照片里盒子的锁扣,“和我们在餐厅找到的黄铜盒子锁扣相同,打开的角度需要对准特定的日期——比如南京解放和广州试发行金元券的日子。”

“凶手的目标是金元券母版,”解川寒看着书桌上的空盒子,“他知道母版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文物,更在于上面可能隐藏着当年国民党转移黄金的秘密——这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他突然想起沈曼卿餐厅的冷藏库:“我们漏了个地方,沈曼卿租用冷藏库不是为了放食材,而是为了保存母版——金属在低温下更稳定,也不容易被探测到。”

当7人小队赶到“雾都往事”餐厅时,冷藏库的门大开着,里面的温度显示-18℃。瑞雪检查监控,发现一小时前有个穿餐厅厨师服的男人来过这里,帽檐压得很低,但他的鞋子沾着与印钞厂地下室相同的朱砂粉末。“这个厨师三天前才入职,身份信息是僞造的,”瑞雪放大监控画面,“他左手无名指有个老茧,像是长期握枪或匕首——不是普通厨师该有的痕迹。”

冷藏库的最里面,有个被撬开的金属柜,柜壁上的划痕与黄铜盒子的边缘吻合。陈萱蹲下身,在冰块里发现了半枚指纹:“是汗潜指纹,被低温保存得很好,”她用便携式提取仪处理,“和我们在金志远家座钟上提取到的部分指纹吻合——凶手是同一个人。”

“沈敬之的日记里提到过个‘老杨’,”晴雨突然想起什麽,调出刚找到的档案,“是当年造币厂的警卫,据说和沈敬之一起失踪了,但他的孙子杨明现在在市博物馆工作,负责民国货币展区的维护。”档案里的照片上,杨明正戴着白手套整理金圆券,他的左手无名指上,有个与监控画面里男人相同位置的老茧。

市博物馆的民国货币展区,杨明正在给展柜换灯。严屹柯注意到他更换的展柜里,陈列着套1949年的金元券样币,其中面值五十万元的那枚,边缘有处细微的划痕,与沈曼卿银镯上的朱砂成分相同。“这枚样币是三个月前从民间征集的,捐赠人匿名,”杨明的声音有些紧张,“登记信息显示是‘雾都往事’餐厅提供的线索。”

解川寒假装欣赏展柜里的货币,指尖在玻璃上划过:“民国的货币防僞技术很特别,”他突然指向金元券上的总统头像,“这里的衣领线条有处微小的修改,是沈敬之的独特标记,只有他参与制作的货币才有——这枚样币是用母版直接印制的,不是普通样币。”杨明的脸色瞬间发白,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

“你祖父当年不是失踪,是被灭口了吧,”严屹柯盯着他的眼睛,“沈敬之带走母版後,知道太多秘密,所以有人要斩草除根。你父亲没能完成任务,这个接力棒就传到了你手里——你接近沈曼卿和金志远,就是为了找到母版,然後独吞秘密。”

杨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把小刀,转身冲向紧急出口。阿武的飞刀精准地射中他的手腕,小刀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杨明的口袋里,搜出了块黄铜质地的金元券母版,边缘刻着与沈曼卿银镯相同的“沈”字篆体,背面用朱砂写着串坐标:“N29°33′,E106°30′”——对应着重庆江北嘴的长江边,那里曾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旧址。

审讯室里,杨明终于交代了真相:“祖父当年是保密局的人,负责监视沈敬之,”他的声音带着疲惫,“沈敬之发现了国民党转移黄金的账目,想把母版和证据交给共産党,结果被祖父灭口。但沈敬之提前把母版藏了起来,留下线索给家人,而祖父因为没找到母版,被保密局抛弃,最後病死在台湾。”他从衣领里掏出个吊坠,是半枚民国硬币,“这是祖父留给父亲的,说找到母版就能找到黄金,让我们杨家东山再起。”

江北嘴的江滩上,7人小队根据坐标找到了个金属盒,里面没有黄金,只有本泛黄的账本,详细记录了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转移黄金到台湾的数量和路线。账本的最後一页,沈敬之用朱砂写着:“纸终究包不住火,黄金会生锈,唯有公道永存。”

夕阳落在长江上,将水面染成金红色。严屹柯将账本交给文物局的同志,解川寒递给他杯热茶:“植物所说,这茶是用当年造币厂旧址的井水冲泡的,”他看着江面上往来的游船,“当年的纸币早成了废纸,但江水还在流,就像有些道理,总会被人记起来。”

总队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F7小队的办公室里,瑞雪正在整理沈曼卿案的卷宗,屏幕上弹出条新的协查请求:“云南大理发现具无名女尸,死状与十年前的‘洱海沉尸案’相似,当地警方请求支援。”严屹柯的目光落在请求书上的照片,女尸的手腕上戴着个银镯,上面刻着与沈曼卿案不同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大理的案子涉及白族的‘本主信仰’,”苏晴翻着资料,“十年前的死者也是白族人,同样戴着图腾银镯,最後不了了之。”解川寒拿起桌上的普洱茶饼,正是从葡萄县带回来的那饼:“看来我们的假期结束了,”他用茶针轻轻撬开饼茶,“云南的故事还没讲完。”

窗外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夜色正浓,两艘游船的灯光在水面交织,像两条正在对话的河流,一条带着历史的回响,一条流向未知的远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霍司野江心月

霍司野江心月

恭声答复后,抬头看了看她的脸色,犹豫着开口。小姐,你真的要和先生离月姐,这大...

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

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

农科院出身的穆清刚睁眼发现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不仅得知这个朝代即将灭国,天灾当道,而且全家还被冤枉贬到百姓贫穷吃不起饭的下县!从现代穿到修仙界再穿到古代的穆清和全宗门在乱世一起造反,大搞工业革命。种花家基因觉醒的穆清表示,造反的同时种田不香吗。用所学知识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修仙力量大搞工业革命!炼铁炼钢水泥铺路...

闪婚总裁,沈总家小娇妻又孕吐了

闪婚总裁,沈总家小娇妻又孕吐了

甜宠先婚后爱暗恋双洁大叔爱哭包女大学生宋乔被渣男抛弃,继妹陷害,和一个陌生男人做了糊涂的事,第二天放下两张红票偷偷离开。谁知道晚上就有陌生男人找上她,威胁她和他结婚。片段一沈司翰沉着脸宋乔,你这是提裤子不认人,是不想负责吗?宋乔惊讶地看着男人,不,不是,我给你钱了。不想吃官司,和我结婚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