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错不错,什么时候可以运用到人类的身上?”
“目前来看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不过要想完全适应太空环境,还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我们正在对水熊虫的基因进行选择,排列,确定真正起作用的基因,然后在修改人类的基因。这个需要时间,我……”说到这里,屈萍干呕了两下,随后继续讲解。
陈潇有点好奇:“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累了,想吐,回去休息下就好。”
“注意身体,尽快进行首次人类的基因实验,我们需要尽量的发射第一代探测飞船了。”
“知道了,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发射人类探测飞船了。”
陈潇一脸的疑惑:“不是说还没有进行人类的实验吗?”
“是这样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制造器放在探测飞船上面,等到我们这边的技术完善了,就远程遥控生命制造器修改人类的基因。只要把水熊虫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提前放到飞船,那时候……”
“没错!我怎么没想到呢!”陈潇眼前一亮,这边还有量子通讯技术,沟通是实时的,技术到位了直接指挥设备修改就行,实在不行就远程操作啊!
“我得催催航天部门了,这么久了也该有点进展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
航天部那边也算是有了不小的进展,粒子流发动机的构想已经整理出来,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强大,稳定,廉价的瞬时巨大能量来源。
在地球上可以通过发电站来提供,可是上了太空哪来的发电站?总不能把整套核发电装置搬到宇宙飞船上面吧?这宇宙飞船得多大的面积才行?有个思路就是一次启动后就不再关闭,这样一来就可以不断的利用核能来发电,继而使得粒子发动机不停地工作。
但是这样的想法也被否认了,不是怕托卡马克装置炸了,而是要计算一下燃料的问题,一个不能停止的飞船发动机实在是接受不了。
好在这一次起码有了不错的思路。
“我们也不能总是关停,启动装置,所以我们备下的启动能量不需要太多,只要瞬间能量足够高就行。
另外,我们可以在控制方向下手,让托卡马克装置与例子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大可小,这个难度有,但努力下还是能够达到的。”技术人员给出了方案。
陈潇听了之后直接问:“那么现在难处到底在哪里?”
“难处在于超级例子对撞机的小型化。
这个对撞机需要核能来提供能量加速粒子,碰撞后产生上帝粒子,用磁场抛洒出去形成能量罩。然后加速后的例子碰撞产生的能量又能给例子发动机提供推动力。
现在粒子发动机已经造出了原型机,捕捉高能粒子后就可以经过控制腔进行推动了。”科研人员实话实说,这个进度已经很了不起了,要不是这些年搞出了各种高端产品,都不可能这么快到这个程度。
不过科学就是这样,不会一直快速提升,尤其是现代科学,属于综合性科学,每一个科目的提升都需要其他科目的提升。这么一看,就属于大工程了。
陈潇也不废话:“小型化的具体难处是不是超高能量这一块解决不了?”
“对,如果是地面上,有的是办法,搬到宇宙飞船上,就必要搞小型化。我们已经通过了虚拟世界推衍,思路是没问题的,剩下的就是等待材料的配合,材料到位了,小型化就成功了。”
“需要多久?”
“可能要一年。”
“如果阻滞其他科研项目呢?”
“三个月!”
“好!现在给你最高运算权限,全力攻克材料问题。”
“可是其他的科研新项目也要运算力啊。”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陈潇心中有了主意,回头就找屈萍和其他几个管理生产的高管开了个小会。
陈潇没多废话,就说现在运算力提升太慢,全世界备份意识的速度跟不上科研的速度,况且就算是把全世界的人都提供脑部算力,以后也还是不够。所以陈潇想构建大脑工场,简单说就是制造出一个个人类的大脑,没有意识,只有计算能力。
“这些大脑要足够大,沟壑足够深,才能提供更大的算力,以后一旦出现问题,还得可以更换。”陈潇的指示非常明确而具体。
不过屈萍有点担心:“如果这些大脑产生了自我意识该怎么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书香门第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生化之求生路作者大世界文案啊…一声惨叫,顺子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淋淋的双手紧紧握专题推荐大世界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生了里氏78级地震,2oo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生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滨海新区生爆炸,83o美国休斯顿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国加州生了巨大火灾不管是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