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天亮了。
海鸥开始活动,第一声鸣叫划破寂静。
常则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听见换岗的脚步声。
刘炜顶着黑眼圈晃过来:“昨晚梦见老家杀猪菜了……”
常则把枪递给他,转身时,左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银戒指。
五年了。
从新疆的沙到西藏的雪,再到这片海。
我走过很远的路,却始终没能走出那个夏天。
晨光刺破云层时,常则摘下蓝头盔。
海风掠过他剃短的鬓角,带走了一夜未眠的疲惫。
远处,补给船正缓缓靠岸。
…常则的储物柜里塞满了信。
从西藏到维和营地,五年间,廖思诚的信从未间断。
邮戳从盛阳到拉萨,再到这个战乱国家的临时邮局,仿佛一场无声的追逐。
——我跑,他也跑。
常则每次拆信时都像在拆一枚哑弹,生怕哪封信会是最後一封。
可下一周,又会有新的信躺在物资箱里,信封上永远工整地写着他的部队编号和名字。
仿佛廖思诚笃定他一定活着,一定能收到。
一次反恐支援任务後,□□瘫在临时营地的帐篷里。
刘炜的胳膊缠着绷带,周暄的作战服上沾着火药灼烧的痕迹,辛长城抱着水壶咕咚咕咚灌,大家都各忙各的。
而常则…
他正把最新收到的信塞进防弹衣内衬,动作快得像在藏赃物。
“又来了?”刘炜挑眉,“你那‘哥’比联合国情报处还准时。”
周暄擦着枪,冷不丁的补刀:“第三十七封。”
辛长城呛了口水:“你丶你数过?!”
常则没吭声,耳根却红了。
那天晚上,营地突然停电。
衆人围在应急灯旁,不知谁起的头,话题拐到了“家乡等自己的人”。
“我媳妇每周末都视频。”一个东北兵咧嘴笑,“让我看儿子学走路。”
“我妈寄了十斤辣酱。”四川兵拍拍背包,“说怕我饿死。”
轮到常则时,帐篷突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盯着他。
准确地说,是盯着他胸前微微鼓起的位置。那封信的一角露了出来,怎麽也藏不住。
“常哥,”辛长城小心翼翼,“你那个‘哥’……是不是对你……”
“有意思。”周暄看了他一眼,直接捅破窗户纸。
刘炜添柴道:“五年,三十七封信,跨越三个战区。
“这要不算爱情,老子把防弹头盔吃了。”
全员沉默。
在议论和口舌来临之前,常则做了一个决定。
他盯着应急灯跳动的火苗,忽然笑了下。
“他叫廖思诚。”
这是他第一次在部队提起这个名字,音节滚过喉咙时,有些含糊。
“我高中班主任。”
“我妈去世後,我跑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书香门第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生化之求生路作者大世界文案啊…一声惨叫,顺子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淋淋的双手紧紧握专题推荐大世界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生了里氏78级地震,2oo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生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滨海新区生爆炸,83o美国休斯顿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国加州生了巨大火灾不管是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