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章 第 91 章 土豆丰收(第2页)

“以前秋收的时候,男子一碗米饭,女子和孩子半碗,现在都翻倍喽,日子好过多喽。”

孩子嫌祖父唠叨,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讲,一出口就迎来家里的混合双打。

“给你吃太饱了是吧?”

“好日子不珍惜,就该饿你几顿!”

倒数两年,谁能想到他们还能过上顿顿能吃饱,偶尔大米饭的日子?

以前的稻子收上来了,哪一年不是拿去换糙米粗粮的?是他们不想吃大米吗?当然是为了换更多的粮食,养更多的人。

黑风军们也有一样的感慨。

他们已经在江西府江东府落户,很多人在厂长的撮合下,和棉花厂丶绣厂女工成了亲,有些人的媳妇肚子里都已经怀上了崽。

落户後,县城分了地,媳妇娘家也有地,秋收时分黑风军们都去地里帮忙,一个个累得差点直不起腰,但是没人抱怨,每个人都觉得这是幸福的忙碌。

能吃饱饭,多幸福啊。

刚收完稻子,土豆又要收了。

不比稻子,新鲜土豆的皮非常薄,轻轻一擦就破,挖掘时不小心也会被锄头丶钉耙挖成两段,而破皮後的土豆更不容易保存。

为了挖掘出更完整的土豆,大多农人是用手来挖的。

苏半夏听说的时候很是震惊,想劝说他们用锄头,又觉得劝了也没用。

任何粮食对农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因为这个时候的粮食産量太低了,如果遇上苛捐杂税,农人在地里忙活一年交完税,自己都没法填饱肚子。

不说古代,就是现代,农民都很难赚到钱。

为此,大面积的机械化生t産在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古代不行。

“还是得努力。”苏半夏给自己打气,“没事,等他们习惯这个粮食産量就好了。”

一旁的田游欲言又止,罢了。

若是将来苏半夏坐上那至高位後,还能体恤最下层农人的艰辛,那就是国家和百姓之福,是好事啊。

亩産千斤的土豆消息如插上翅膀的鸟儿,瞬间飞到京城,满朝哗然。

“竟真有亩産千斤的粮食?”

“那土豆长什麽样?”

“问问盛尚书!”

“对,他肯定知道,他儿子就在那。”

老皇帝嘴角都快笑烂了,“盛爱卿。”

盛建握着笏板出列,“陛下,微臣确实收到了犬子派人送来的家书,还有与家书一同的土豆。”

“家书中提及土豆産量很高,百姓们用上等田种稻子,用中等田种麦子,用下等田种土豆,即便如此,亩産也能达到千斤以上。”

消息得到证实,满朝文武震惊得差点失去言语能力。

傅首辅问:“不知那土豆味道如何?”

盛建:“土豆本身口感一般,但非常饱腹。”

家书中还提到了土豆的几十种做法,盛建在家里命厨娘试过,每一种都很好吃,但他知道朝上的这些人最关心的是饱腹与否,因为那关乎着……

户部尚书忙道:“下等田都能亩産千斤,陛下,应该把两府的土豆全部收上来,推广开去,全大景的土地都种上!”

如此一来,明年的税收就能填满空虚的国库,他再也不用为钱伤脑筋了!

此言一出,赞同者衆多,老皇帝一想到银子就要同意。

盛建脸色骤变,“陛下,土豆虽好,连年种植就会患病,一患病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去,最终颗粒无收。”

“嘶——”户部尚书倒吸一口凉气,“盛尚书确定吗?”

“确定。”盛建提高音量,“苏半夏贴了好几次告示,又命衙役敲锣打鼓到处宣传,就是为了提醒百姓土豆産量虽高,但连年种植会出事,让他们务必不要选好田来种。”

“今年种了土豆的田地,後续就要种豆子,还要及时补充肥料,好好养地。其中还提到,苏半夏几次说明土豆可以救荒,其他粮食同样不能少。”

“土豆是苏半夏拿出来的,没人比她更了解,她说不能连种,那必定不能连种,更不能让大景各地都只种土豆,一旦患病,便是天下无收,饿殍遍地。”

朝堂一片寂静,既是因盛建铿锵的说辞,也是因他描述的後果。

寂静之中,老皇帝朝下使了个眼色,蒋御史站了出来:“盛尚书未免太看重苏半夏这个小女子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墨寒林婉

江墨寒林婉

字。收拾完行李离开了家。去母亲生前做手术...

陶云栖宋以桉

陶云栖宋以桉

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她脑海里闪过的摄政王宋以桉的脸。皇叔,再见了。你讨厌的拖油瓶,终于不会再打扰你了...

魏青澜夏淮烬

魏青澜夏淮烬

一起吗?大概是不能一起了。魏青澜在心里想,希望到时候夏淮烬打开,是真的会觉得很惊喜。毕竟放了他自由,他可以跟任何人随便谈恋爱了。...

穿书后,我失忆了怎么办?

穿书后,我失忆了怎么办?

本文前期偏剧情微群像孩子是男女主的。沈穿越了,穿成了里的女配。女配不知为何嫁给了男主,男主和前女友有一个崽但是她嫉妒男主前女友,所以暗地里欺负继子却在一次作死后让男主抓住了,后果当然毫无例外的死无全尸了刚穿来时,管家例行公事,弯腰问太太,要给先生打电话,催他回来吗?什么?!催他回来?沈溪惊恐的摸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