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第2页)

花二妗子抄起筷子,递给绣绣一双:“吃吧大小姐。”绣绣苦笑道:“谁还是大小姐?”花二妗子急忙改口:“噢,他表嫂子,快吃吧。”绣绣便端碗吃了起来。看来她真是饿了,冒尖的一碗面条顷刻间就进了肚,丝毫没显出大家闺秀的温文尔雅。

她吃完抹抹嘴,便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待花二妗子也吃完,她说:“俺想睡觉。”花二妗子道:“那就睡!”接着就送绣绣去了东厢房。进去安排好了,她走到院里对看热闹的人大声道:“走吧走吧,人家睡觉啦!”一院子人便乱哄哄地出门走了。

赶走了衆人,花二妗子来到堂屋,向还坐在那里发呆的大脚道:“外甥你记着:等她来了月信再同房。不然,养个小马子羔,你还当是你的种。”娘也急忙点头表示赞同:“你妗子说的是,千万要记着。”听着这些话,大脚面紫如酱。

绣绣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中午。

夜里,大脚坐在她的脚头陪她。他看着床那头睡着的绣绣,恍如梦中。他说啥也想不到宁家的大小姐今夜会睡在他这张散发着浓烈汗臭味的破床上。小时,他是常在街上见绣绣的,那时她与苏苏姊妹俩经常牵了手在街上玩。但姊妹俩长大之後,大脚就很难见到她们了。这五六年间,总共就见过一两回。最後一回是去年的春天,他在地里干活,正好田氏带着两个闺女走娘家回来路过南岭。田氏让小说用车子推着,姐妹俩则跟在车子後面走。绣绣一身月白衣裳,衬了张红扑扑的小脸,要多好看要多好看。在擡眼偷看的刹那间,不知怎的,他就像踩了个异物,一股麻酥酥的感觉从那只大脚开始,嗖嗖地窜到了头顶。

这会儿,看着那张让黑发半遮着的俏脸,大脚又有了那种感觉。这感觉让他一阵阵浑身发颤。他不敢再看了,便像一条狗似地缩在绣绣的脚头,迷迷糊糊熬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封二两口子商量道,中午应该做顿好饭让绣绣吃。封二不假思索地说:“我去借鱼!”老婆一瞪眼:“亏你想得出!人家是大家主的闺女,你能这样哄人家?”借鱼是这里一般人家常用的做法:家里有客来,便到人家借来一条白鳞鱼,提回家糊上一层面,用油炸了上桌。客人也懂,就餐时只吃那一层面。这样,酒席散了那鱼仍完好无损再送原主。当然,送还时要端一碗剩菜或剩饭给人家作为报酬。有的人家置上这麽一条鱼,往往能出借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换回的剩饭剩菜十分可观。经老婆提醒,封二也觉得借鱼给绣绣吃不妥,狠狠心说:“我到集上买!”恰巧这天天牛庙逢集,封二老汉便拿上钱去买了几条小鲫鱼,又割了一斤猪肉。拿回家在院子里说:“这回鱼肉都全啦!”他说这话时嗓门提得很高,估计能让屋里的绣绣听见。

午饭做好後,封二老汉因羞于和儿媳同桌吃饭,一个人躲到街上去了。封二老婆让儿子叫绣绣吃饭,大脚便羞答答去了东厢房。这时候绣绣已经醒了。大脚腼腆地说:“你醒啦?醒了就到堂屋吃饭。”绣绣呆呆地瞅着他,瞅了一会儿说:“俺怎麽到了你家里?”这话问得大脚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再去瞅绣绣,便发现那张俏脸上已是珠泪滚滚了。

大脚不敢再在这里停留,便走出屋子向娘讲了这情景。老太太说:“她是心里难受。先别管她,由着她哭一顿吧。”

晚上,绣绣仍没起床,只听得在屋里哭一阵,歇一阵;歇一阵,再哭一阵。大脚心里发怵,连去东厢房里睡觉都不敢了。封二老汉抽着烟小声说:“这丫头,已经到这般地步了,还哭个啥?再哭也哭不回来个囫囵身子。”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老婆把他狠狠踹了一脚,他才不说了。之後,一家三口坐在那里彻夜未眠。

好容易熬到天明,一家人都正说绣绣一天两夜没再吃饭可怎麽办,却听院子里有了动静。封二老婆开门一看,见绣绣正站在那里往堂屋里瞅。没等她开口,绣绣说话了:“日头出了,好办饭了吧?”

听见这话,一家三口都觉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老太太的眼泪都出来了,她急忙大声应道:“哎,办饭!办饭!”

昨天办的好饭一家三口没舍得吃,一直在留着,老太太便端到锅屋里重热,热完端上了桌子。老汉还是躲了出去,让老婆儿子陪绣绣吃。绣绣仍像第一顿饭那麽能吃。吃完,擡头瞅瞅大脚的脸,接着低头去瞅搁在小饭桌旁边地上的那只大脚。封二老婆发现了这点,就有些发窘,急忙用眼神向还在吃着的儿子示意。儿子懂得了,便将那脚往桌子底下藏。绣绣说:“你不用藏,俺是看看你的鞋是怎麽个做法。娘,你教教俺,俺给他做一双吧。”听了这话,娘儿俩对视一眼,眼里都流露出无限的惊喜。

下午,封二老婆便找出几尺布丶几盘麻绳和一些破布壳子,教绣绣做鞋。她告诉绣绣,儿子的这只大鞋,前几年让她伤透了脑筋,不光是因为大,还因为它长得古怪。它不像常人的脚那样两头宽中间窄,而是中间再凸出一块。所以这鞋就不易做,鞋底是怎样怎样,鞋帮要怎样怎样。说完封二老婆就拿出纸剪的鞋样子手把手地教。绣绣原是会做针线活的,男人的鞋,她曾给爹和哥做过,经封二老婆稍一指点便明白了,于是照着样子先做鞋底。用纸壳子托起,用布包起,便拿麻绳一针针地纳。那只鞋底实在是太大了,绣绣放在胸前一打量,几乎能遮住她的半边身子。绣绣用小手捏着它平搁在膝头,用锥子锥绳眼儿时,把小身子弓起,使出了浑身的劲儿。锥上一个眼儿,穿进一节麻绳,将锥子放在头发上蹭一蹭沾点儿发油,再弓起身子扎一针……。大脚看着看着,便噙着两包泪水走到小东屋里,扑到了已经留下绣绣味道的被子上。

第二天,苏苏来了。她见姐姐正在纳那只大鞋底,眼圈立马红了。封二老婆怕碍着姐妹俩说话,就起身走了出去。苏苏便说姐姐不该赌气,要找主儿的话,怎麽也得找家说得过去的,另外也得要家里陪送点东西好过日子。绣绣苦笑一下道:“我已经成了这家的人了,还说这些做什麽?”

苏苏便又骂马子,骂爹,说爹个细作鬼,没长人肠子,把她们姊妹俩推进了火坑。绣绣说:“你那里还是火坑?”苏苏委屈地叫起来:“还不是火坑呢!你认为费文典是人呀?那天他听说了你在山上的事,就不要你了,把俺拉回去就糟蹋!说实在的,俺叫他伤透了心了,从那以後俺就没叫他再上身……”绣绣听了脸色陡变,向妹妹喝道:“苏苏你再说他……”苏苏明白了说这些不妥,便收住话头不说了。

接着,苏苏又说娘家的事。她说爹还是在那里算账,老是嘟哝今年粮款收得太少。哥这几天整天领青旗会的人练武,发誓要跟马子斗一斗;嫂子莲叶因为绣绣没要一点陪送,高兴得不得了,说起话跟唱似的。最可怜的是娘,她心里难受,吃不下饭,又去床上整天躺着。说到这,苏苏见姐姐而带悲容,就提出让她回去看看。绣绣却道:“我已经发誓不再进那个门了,还回去做啥?”苏苏说:“咱娘惦记你。”绣绣道:“你捎个话给娘,这家人待俺不孬,别叫她惦记。她好好吃饭养好身子就行了。”见劝不动她,苏苏只好起身走了。

之後的两天里,绣绣还是在为大脚做鞋。纳完那只大鞋底,又纳那只小的。封二老婆做着别的活儿陪着她,一边做活一边说话。

到了晚上,绣绣每当上了床,都要从领口里扯出一个用丝线拴在脖上的圆环状的绿东西瞅。呆呆地瞅上一阵,又默默地掉一阵眼泪。大脚实在忍不住,就问那是什麽,绣绣说,那是一只玉佩,是她娘当年的陪嫁物,她一生下来娘就给她拴在了脖子上。现在看着这玉佩,就想起正生病的娘了。说着说着泪流不止。大脚说:你回去看看她吧。绣绣却摇摇头道:俺不。

白天,封二与大脚父子俩都不在家,他们忙着去挑雪压麦地。这几天,地里的雪渐渐化尽,但那些沟沟坎坎里还有许多存的。封二看了便蹲不住,领儿子一人挑两个筐去了西南岭,往自家那称作“算盘子”的二亩地里搬雪。一趟,又一趟,刚从雪中拱出的麦苗子又被压到因为搬动已经变脏了的残雪里。当一块地全部盖完,封二站在地边大声对儿子说:“这等于又下了一场雪呀!过了年,你等着看它返青的劲头吧!”

晚上吃过饭,大脚和绣绣一先一後又去了东厢房。点上灯,大脚便发现了床前摆放着的一双鞋。他惊喜地道:“做好啦?”绣绣说:“做好了。你穿穿合适不?”大脚便坐到床沿上,脱掉脚上糊满了烂泥的那双,将那一大一小的脚伸进了一大一小的鞋。他站起身走了几步,兴奋地说:“合适!真合适呀!”然後又坐回床沿冲着绣绣笑。绣绣说:“笑个啥?”大脚道:“真没想到,俺摊了你这麽个媳子。你真能跟俺过一辈子?”绣绣咬了咬嘴唇,说:“不跟你过一辈子还跟谁过?”大脚便无话可讲了。

两个人默默地在床边坐了一阵子,绣绣说:“睡吧。”大脚点点头:“嗯。”于是俩人就起身整理床铺。不料这在这时,绣绣忽然将手伸向裤腰“呃”地叫了一声,然後道:“你出去一下。”大脚不知啥事,便疑疑惑惑去了门外。刚站了片刻,就听屋里响起了绣绣的哭声。他慌慌地跑进去,见绣绣正趴在床上,身子一耸耸地哭。再细看,见她的一只左手屈在鬓边,其中一个指头高高竖着,血红血红地像一根蜡烛。大脚不知是怎麽回事,急忙跑到堂屋里去喊他娘。封二老婆跑来一看,把手一拍道:“哎呀可好啦,老天爷有眼!”她将儿子拉到门外小声说:“大脚,行啦。我跟她说过这事,她明白。等这几天过去,你爱咋着咋着。”

一番话说得大脚晕晕乎乎的。等娘回了堂屋,大脚还在院子里站着。行啦。行啦。一股分不清是悲是喜的情感在他胸腔里飞涨起来,充溢得他心口很闷很闷。

他移动脚步慢慢走到屋里,发现绣绣已经躺下了,枕边放着她的衣裳。这是前几天晚上一直没有的情况。前几晚绣绣一直是穿着衣裳睡觉。大脚便领会了一个信号。这信号像夏日闪电一样倏地一亮,让他脑壳里成了空白。他慌慌乱乱地脱光自已,想去绣绣那儿但又没敢造次,便依旧躺在了另外的一头。这时满屋里除了一朵小小的灯焰摇摇曳曳,其它唯一的动静就是大脚急促的喘息了。他为自已的急喘感到害羞,于是就将气努力地屏住。岂不知,待胸腔集了太多的气体,一俟放出,声音更为巨大更为久长。于是他便愈加窘惭。但就在这时,他感到了那只大脚触了异物。那是一只抖抖的小手。小手在大脚上一捏,又一拽。这一拽就把与大脚相连的整个人拽去了。他掀起绣绣身上的被子,一下子就抱住了那个娇娇小小的身子。不料,待他刚刚找到路途,刚试探着行走,就一脚踏空掉下了悬崖。他吃惊而迷惘地睁开眼,眼前却是近的不能再近的俏脸,于是觉得一身血脉又腾地涌起,让他在片刻之间又踏上了坚实的路途。接着,他一边叫着:“绣绣!绣绣!”一边急剧地驰骋。当他再一次冲上山顶越下悬崖时,一回首,他看见了一片红红的汪洋。面对这片汪洋,他与绣绣紧紧相抱交颈痛哭……田氏死了。

田氏这些日子一直卧在床上没有吃饭。李嬷嬷一日三顿都端来饭菜,都苦心婆心地劝她进食,但田氏刚拿起筷子便汪然出涕:“可怜俺那闺女,临走连一口饭也不吃……”接着就将筷子一扔倒下哭。苏苏来劝,宁可金与媳妇劝。最後连老爷也亲自劝,但谁劝也不中用。七八天拖下去,田氏终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腊月二十一的这天晚上宁学祥回屋睡觉,田氏忽然开口清晰地道:“他爹,俺死了你能给俺几寸厚的房子?”宁学祥心里正装着年前要账的事,不耐烦地道:“说这些做什麽?还真能死了?”田氏又说:“你给俺个四寸的吧。”宁学祥随口应道:“行呵。”田氏就再不说话了。睡到半夜,宁学祥忽然觉得脚头的人发冷,起身一看,田氏已经没气了,于是便叫儿子儿媳和李嬷嬷来。几个人来後自然痛哭一场,接着儿子退出去,由李嬷嬷和莲叶给田氏换衣裳。田氏被脱光的那一霎,宁学祥看见老婆那深深瘪下去的肚子,不禁想起二十三年前在新婚之夜第一次看这女人的身子时,女人也是这样瘦。二十三年下去,从这张肚子里先後钻出了六个孩子,死的死掉,活的有一男两女,而今天这女人永远离开他这个家时,肚子却没装走这家里的一粒粮食……想到这里宁学祥悲从中来,忍不住嗷嗷大哭,他一边哭一边道:“他娘你放心,俺一准给你四寸的房子!”

这当空,宁学祥父子俩便开始商量丧事。按惯例先请管事的。远房兄弟宁学诗熟稔红白喜事的礼仪,宁可金提出请他,但老子不同意,说前几天绣绣刚出事他就代别人来买地,可见这人心术不正。宁可金说那麽请谁?老子说请你二叔。宁可金便急忙把二叔宁学瑞请来。宁学瑞来後却问哥与侄子丧事咋办。宁学瑞虽是一村之长,但他讲究“无为而治”,好多事情是不管的,尤其是近一年来侄子宁可金拉起青旗会,对村里许多事情都插手,他更乐得逍遥自在,整天在家读那些古书。现在,他对嫂子的丧事也持这种态度。宁可金说:“好好办!请两帮吹手!过七天再出殡!”宁学祥立即瞪着儿子气恼地说:“你还过不过日子?你以为把事办大了好呀?你还想叫咱宁家来一把火?”

这话让宁学瑞与宁可金叔侄俩心头一震。他们都想起了那把火。那把发生在大清咸丰年间的火,至今让宁家的後代心有馀悸并每每暗自长叹。他们的祖上宁参当官发了家,他儿子宁珏将他留下的一份家业经营得如日中天,然後在六十岁上死去,他儿子宁白为老子狠狠操办了一番丧事。定下做斋四十九天,请来僧道一百多人丶吹手七八十人,还将灵棚从家里扎到了墓地,达三里之长。每日里僧道念经丶烧阴阳宅丶演杂耍,从十里八村来的观者填街塞巷。到了第三七二十一天,正赶上天牛庙逢集,看景的更是人山人海。不料中午时分西南风大作,街上灵棚忽有一处失火,转眼间一条街烧成了一个火窑。观者竞相逃命,人群相践,哭喊声响遏行云。更奇的是,有的人逃出村子,却有一张张村里飞出的火席从天而降,将他们裹起来活活烧死。这一场大火,共计烧死二百多人,其中宁家就有十几口。这事惊动了官府,令宁家为每个死者都发了一笔钱安葬。从那之後,宁家便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了……宁可金说:“不大办也好,可也总得说得过去,让俺娘走得踏实——请一班吹手行吧?三天出殡行吧?”宁学祥道:“行,就这麽办吧。”

接着就安排向亲戚报丧。这事由宁学瑞拉出单子,让其子宁可璧领几个本家兄弟负责。宁学祥这边又让小说到各佃家走一圈,让他们得知。

报丧的刚走了不久,就听苏苏号哭着来了,一进门便哭得几次不省人事。但等了半天,却没见绣绣过来。等宁可璧回来後问他告诉绣绣了没有,宁可璧说告诉了,绣绣光哭但是不来娘家。宁学祥气得骂起来:“这丫头心真硬!她哪跟死在山上不回来!”

到中午时分,远近亲戚差不多都来了,来了之後便立马穿孝,宁家大院里白皑皑一片像又降了一场新雪。找木匠突击抢做的四寸厚的棺材已经装着田氏卧在了堂屋里,宁可金小两口和苏苏守在旁边。门外是灵棚与供桌。宁学瑞站立桌边,每当有吊孝的前来叩头,宁学瑞便向屋里喊:“举哀!”屋里的几人便大声哭将起来:“我的娘呀!我那可怜的娘呀!”吊孝的叩完头,到两边厢房里吃流水席去了,宁学瑞便又喊一声:“节哀!”屋里的哭声便转为寂寥。这是丧事期间的普遍做法,为的是让孝子孝女保护嗓子以免过早地哑掉,以便等到送汤和出殡时响亮地大哭。

一些佃户也来了,每人都拿了些纸钱和一块由数尺青布做的幛子。其中有一个汉子是本村姓费的,他叩完头没走,到後院找到宁学祥说:“老爷,我看少爷他们这麽哭撑不住劲呀!你说,我跟我家里的来帮帮腔行不?”见他这样说,宁学祥心里挺受用,说:“愿哭就哭去吧!”于是不一会儿,这汉子就和一个粗手大脚的娘们去了停灵的屋里。“亲奶奶呀!我的亲奶奶呀!”一男一女的响亮哭声盖住了少爷小姐们的哭,使这宁家大院里的悲痛气氛更为浓烈了……大脚是近中午时到的。本来根据他爹的意思,他是想和绣绣一块儿到宁家的。但绣绣说啥也不去。虽说不去却又哭个没完,大脚只好在一边陪着她。封二老汉说不管怎麽说咱和宁家也是亲戚,再说咱还种了他家的地,这孝是非吊不可的。就约了弟弟封四,想和大脚一块儿去。老兄弟俩商量,按正常模样,大脚是宁家的女婿,是贵客,要一直束着孝带在宁家住到出殡的。今天领上他,宁家如果有这意思,那麽就会让他住下,如果没这个意思,咱们就当作平常的吊孝,叩过头就走。等到天快中午,封四说走吧,再不去有点晚了,老兄弟俩就带着大脚出了门。

到了宁家,老兄弟俩先去记账。管账的宁学恒看看被封二故意推到桌前的大脚,便扔下笔去了後院。封二和封四知道这是秉报宁学祥去了,于是便紧张地等。等到宁学恒回来,他们希望他能拿两顶平常孝帽给弟兄俩戴,另外再拿一条长长的只有贵客才能束的孝带系于大脚腰间。但宁学恒只平平淡淡地递给他们三顶两角孝帽,同时高声叫:“又来三位!”封二的心一下子凉了半边,只好带着儿子朝供桌前走。老兄弟俩在前,大脚在後,一揖之後跪下,接连叩首四下,起身後灰溜溜地走了。

走到东厢房,便有跑腿的招呼他们过去用饭。封二说:“吃就吃。”大脚自觉无趣,便道:“你俩吃吧,我回去看看绣绣。”说完就出了大门。这边,封四向哥哥小声说:“灵堂里怎麽有那麽多人哭?都是谁?我去看看。”然後又溜到灵棚旁边张望。望了片刻回来跟封二说:“哥,了不得啦!”封二问:“咋啦?”封四说:“好多种地户子都在那里帮腔哭呢。你看我怎麽想不到这一手!”封二说:“你借人家的钱今年又没还上?”封四说:“我拿啥还?——不行,我得赶紧跟老爷说一声,也得去拉拉近乎。”说着就到处找宁学祥。在後院找到了,封四把这意思一说,不料宁学祥把下巴颏一扬:“你算了吧,可金他娘不稀罕你那两声老牛叫。小家雀往哪掉腚我还看不出来?你趁早回去拿钱还账!”封四一听脸顿时黄了:“老爷,我实在没有办法。本想今年能养起个猪,可是猪又死了。”宁学祥说:“你一年年地拖,拖到哪年算个头?你看你家的腻味都长成大人了。”听宁学祥说到这,封四无言以对。他家原来是有些底子的,但因老婆过门後害了三四年病,为抓药把地卖了大半。儿子腻味八岁的时候突然得了急症,他不敢再卖地,便借了宁家两块钢洋,不料一年年地老还不上,七年下去,宁家说连本带利已到了几十块了。宁学祥这时又说:“不的话,你把西岭上那块地给我。”封四赶紧道:“不行老爷,我就那点家业呀!”宁学祥说:“那就拿钱是了。”封四走出来,在院子里呆立了片刻,听见前面灵堂里一些种地户子哭得正欢,一股强烈的妒意溢满了他的胸腔。他在心里狠狠地骂道:“哭吧哭吧,叫宁学祥日你们的亲娘!”再走到东厢房吃饭,将酒喝了两碗,饭吃了三碗。吃喝完了酒劲上来,便直着脖子骂空,刚骂了两句,宁家帮忙的问他骂谁。封二见势头不好,急急忙忙把他兄弟拉走了。

第三天是宁家出殡的日子。从家中往外拉棺的场面很壮观。一帮从南乡请来已经在宁家忙活了两天两夜的吹手走在最前面,将各类响器一起操动,奏出了葬礼调子的最高潮;接着,是近百名青旗会员分刀队丶枪队肃然而行,这是身为天牛庙青旗会头目的宁可金特意安排的;其後,是一大群戴孝号哭的佃户;再後,是以宁可金为首的宁家後人领棺而行;在那架四寸厚让桐油染成淡黄色的棺材後头,则是宁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这麽一来,加入这支队伍的人就占了天牛庙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口。剩下的一些,便在街旁观看。一些聪明的人看过几眼,还早早跑向了土地庙,以便抢占看路祭的有利地形。

土地庙在南门外铁牛的东边,距铁牛有七八丈远。“土地老爷本姓张,富村的住瓦房,穷村的住破缸”。在这村的历史上,土地爷住过瓦房小庙,也住过三尺高的破缸。住破缸的那段历史已经很久远了,至今只留在了人们的传说中。说是村里有个妇女某一年某天晚上在家烙煎饼,正在忙活时,忽觉身後有人伸手摸她的奶子。这女人不好意思回头看是谁,只将胸前的手打了一巴掌,身後那人就走了。不料过了几天再在一个晚上烙煎饼,身後又有人伸过手来。女人这时正握着烙煎饼用的木板子,板子上撅着一团糊糊,就擡手给了身後的人一下,那人便立马跑走了。这回她和自已的男人说了。男人第二天便留心访查,看是谁干出了这下流勾当。查来查去也没查着,转到土地庙前,忽见土地爷神像的头顶正抹着白花花的煎饼糊糊,这才明白是这家夥不守神规动了淫心。这事一传开,村人大怒,就将土地庙推倒,取来一只大瓷缸,砸了一个豁子倒扣过来,让土地爷屈身内里算是惩罚。後来过了多年,村内再没见有妇人被其染指,土地爷才取得村人海涵,重又住上了像样的小庙。

现在的土地庙据说就是土地爷当年洗心革面重新获取的。它有一人半高,青墙青瓦,一尺宽三尺高的门口还贴着残破的对联:“安仁自安宅有土始有财”。门口外面是一个红石供桌。小庙的四周,生着十来棵碗口粗的柏树。土地爷掌管一村户籍,人死了其鬼魂是要在这里关押三天的。于是丧主要在这几天内每日三时来“送汤”——由死者的儿媳提来一罐米汤,绕庙转三圈浇给土地爷,其他人等也来大烧纸钱,以取悦其心让他对新鬼予以关照。因一连送汤三天,现在土地庙的四周已经结了一圈白薄如纸的巴巴,庙门口的纸灰也有了黑黑的一大堆。在这个背景上,田氏的葬仪开始了最後也是最隆重的一次。

庙前空地上,供桌早已摆好,桌前十二领芦席已经由近及远一线铺就。这时送葬的队伍带着动地的哭声慢慢来了。宁学瑞走在最前头,领孝子宁可金将手中的牌位放于供桌,让宁家後辈在供桌前左右跪成两列,便令祭仪开始。

先请“鸿客”开祭。宁家请来的是褚老爷褚良善,家住褚家庄,是附近几村青旗会的坛主,自是名望极高威风凛凛。能请来这样的人当“鸿客”,委实显出了宁家大少爷的本事。在供桌前方十二领席之外,褚会长身着长衫礼帽,远远地站在那里了。那种端庄,肃然,令人望而生畏。这时,孝子宁可金呜呜咽咽踉踉跄跄去他身前跪下,做出了请的意思,褚会长做一手势请起,让孝子回到桌前的跪位,他便开始了叩拜。他刚走到第一领席上,便有人抢先几步,将一块二尺见方的红毡铺下。褚会长缓缓走至红毡前,稳稳如松站立片刻,冲远远的供桌一揖,随即跪下。拖毡者哈腰将他的长衫後襟一理,遮住其双脚,褚会长这才叩一个头,缓缓起身又是一揖。整套动作潇洒得体,动停有致,引得四周围观者啧啧连声。在第一领席上叩完,又去第二领席。他叩头,两边跪着的孝子贤孙们也陪着叩,大片戴孝的人头一起一落,像秋风中的梨园。只见褚会长左移右挪,每次跪下叩头的数目不一。越过一领席,再越过一领席,半天才叩至供桌。在桌前传箸,拈香,奠酒,又在十二领席上边叩边退。有人终于看出了这种叩拜的名堂,便小声叫道:“呀,叩的是‘大加官’!”“大加官”是拜仪中最隆重的,宁家人便受了深深的感动,将哭声爆出了一阵嘹亮。

就在褚会长且叩且退时,供桌的近旁出现了一次小小的骚动。骚动源自宁学瑞父子。本来,宁学瑞是在供桌边一丝不茍地履行管事者的职责,他儿子宁可璧则跪在桌前陪跪。可不知怎的,宁学瑞突然飞起一脚,结结实实地踢在了儿子的屁股上。围观的人们张望一番,又打听一番,便弄明白了:原来那个宁可璧在这种场合还将鹌鹑笼子别在腰里,刚才他听腰里咕咕几声,竟停止了叩头,去抄起笼子张望。这时,大家都去瞅那位村长的大少爷,果然见他在撅起腚来再叩头时,腰间露出了一个双拳大小的黑家夥。大夥便悄悄摇头叹气,说这小东西真不着调,亲大娘死了他怎能这样?!

“鸿客”祭完,便轮到宁家的贵客。人们擡眼看时,在拜席的下方已站了宁学祥的二女婿费文典。他留着去临沂上学後才剪出的“洋头”,身穿黑色制服,白白净净的长方脸上挂着一丝羞意,显得一表人才。就在衆人等着看他叩拜时,突然听见人圈外头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叫。人们转脸去看,竟是绣绣来了!她一边哭喊,一边拉着大脚往这里跑,穿过人们闪出的通道,她便与大脚齐齐跪倒在供桌前了。“娘呵!娘呵!你闺女来啦!你睁眼看看你可怜的闺女……”大脚没哭,只管一下下地叩头。望着这一对青年男女,所有的人都唏嘘不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梁书雅谢远宸

梁书雅谢远宸

1988年,沪市外滩。傍晚,梁书雅捏着离职报告,穿过一众‘逐梦外滩,纵情外滩’的标语,来到沪市最大的外贸公司。走进办公室,迎面接上一句低沉悦耳的surprise!...

平凡女人的甘美(限)

平凡女人的甘美(限)

本文一女N男,三观不正,不能接受的慎入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压倒在酒店床上!心碎离开,她决心摆脱不能见光的地下恋情和帅气的年下男重新开始,可事情远远没有这幺简单。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众男...

张建国乔云+

张建国乔云+

我和老公是走婚,男不婚女不嫁,暮至朝离。因为他的职业特殊。所以我们结婚七年,却从未见过双方的亲朋好友。作为家属,我心疼又自豪,甘愿放弃进入科学院深造的机会为他照应后方。直到刚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哭喊着说自己不是野种,要见爸爸。我心疼不已,决定趁着年关带儿子去基地探望,一家团聚。却没想到。这一趟,彻底朱镕基了我的人生。...

夏星沈夜冥

夏星沈夜冥

顾怀瑾心底生出几分不耐,冷冷道够了。庄奕还想说些什么,林素素拦住他,冲他摇头。好了,阿奕。今天是行舟的生日,我们还是进去吧。庄奕见顾怀瑾脸色不太好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包厢中,喻颜本想叫几个男模,奈何夏星执意不肯,只能遗憾作罢。这里的男模质量可高了,身材也倍棒!那八块腹肌的手感啧啧啧,真是绝了!你摸过就知道了,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夏星道我已经准备和顾怀瑾离婚了,这个时间段还是尽量小心一点,别被他们抓到什么把柄,我不想出现什么变故。喻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对,免得被他们倒打一耙。喻颜是个静不下的性子,叫不了男模,便开始点歌唱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夏星身上的电话震了震。夏星看了一眼来电,发...

世间万物变幻,三界风起云涌

世间万物变幻,三界风起云涌

经过亿万年的沉淀,天庭的人才位置基本稳定,可是慢慢的人心萧条,众神也变得慵懒,致使天上人间一片怨气,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商议,准备进行一次大的变革,重新开始一次封神计,姜子牙的徒弟袁浩宇,玉皇大帝的孙女张瑶光齐心协力,为天庭选拔人才,击败万古魔王,还三界个太平盛世...

异界传奇之破世神尊

异界传奇之破世神尊

在灵幻与现实交织的迷雾中,少年林羽踏上未知旅途。学院的钟声敲响成长与挑战的乐章,比试的硝烟修炼的瓶颈感情的涟漪交织成一幅绚丽画卷。神秘势力如暗夜幽灵,悄然渗透,世界在明暗之间摇摆。从中级学院迈向高级学院,是新生的希望还是黑暗的序章?林羽的传奇,在这似真似幻的异界徐徐展开,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