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又怎会真的介意李契去地方考察是为收揽英才还是别的目的,只要在改革科举这件事情上二人能通过磨合达成统一,其它的事无关他的痛痒。
他反而不希望李契对他坦诚如斯,因为他本也不是和盘托出,怕欠下人情债。
弓弦打过蜡,油润晶亮,轻轻拨动一下泛出重影。
李契养完弓,见连华心不在焉,转身往外走去。
连华道:“殿下。”
李契站下。
连华留人道:“殿下狩猎辛苦,要不去臣的屋里坐一坐,休息片刻。”
李契又调过头,走到连华面前。
他刚从猎场回来,体内的血仍燃着,呼吸透出灼热的温度。
连华抿唇微笑,伸出手,拍了拍李契肩上的尘:“但殿下得答应臣不管看到什么都先不要生气,容臣解释。”
*
二人走进房中。
竹帘掀起,金光外泄。
李契看见了那一棵纯金打造的柿子树。
连华道:“今日临安府送来的,不知姓名,也不知所求何事。”
李契拿起信纸,摩挲片刻,道:“用的是澄心堂的纸,流金朱砂贡墨,可见这位江南烟雨人的身份一定不同寻常,可他为何要送这柿子树给你?”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连华道:“臣旧时……”
他在李契面前讲起自己的过去,时常觉得像地下的幽魂遇见了光。这光本不该出现在自己面前,却又忽闪忽闪那么迷人,让他不自禁想摘去面具。
李契道:“可是先生的旧识?”
连华回过神:“臣旧时替两浙路的贡生安排功名,认识当地一些富商政客,这字迹臣尚且还辨认不得,但臣隐约能觉察其中意味。”
人走过带动气流。
满树金柿在枝头摇动。
李契当窗背过手:“先生真是四面逢源。”
连华笑道:“殿下方才答应过臣的,这世间的忠诚有很多种写法,刚正不阿是一种,四面逢源又何尝不能是另一种呢?臣知道分寸就好了。”
李契道:“只是相比于一树金柿,孤送你的鹿角显得有些单薄。”
连华道:“这如何能比得,殿下怎会这样想?”
李契道:“先生不必多想,只需回答。”
连华深吸一口气,果断回答:“臣喜欢梅花鹿角胜过金柿子树,千倍百倍。”
李契淡淡地嗯了一声,神色和缓许多,走到案前坐下。
砚台下压着一张丝绸地图。
地图涵盖东京以南的江南地区。
连华定了定神,拿出折扇抵在临安府,解释道:“要从地方学府选拔成绩优等的考官调入国子监,关键在于如何评判优等,南方虽富裕,然而与其它地区相比官商勾连互相输送利益的现象要更突显,许多书院、私塾乃至州学馆舍都是由富商巨贾捐赠,而在那些没有经费支持的地方则连教学的书本都难以凑齐。”
李契道:“这是何意,请先生说得详细些。”
连华转动手腕,扇锋在邻近的州县之间游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优质生源必然流向教育资源丰厚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学官的口碑和政绩自然而然更胜一等,可我们如果只选这部分受地方财阀与官员推崇的学官入国子监,表面来看是落实了轮巡政策,但长久下去势必使地方教育发展失去平衡。”
李契看着地图陷入深思。
在两浙路与开封府之间,织造局、运舶司等等涉及商业贸易的关系如同一张蜘蛛网蒙住了各地的学府书院。
连华道:“原本臣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现在看来因地制宜还是必要的,从地方选调到国子监轮巡人员,不仅要衡量自身才德和教学成绩,还应考量其履历,如果曾对偏远生源地的学业做出过贡献,可酌情记功。”
李契道:“这样做会有什么阻力?”
连华道:“殿下问得好,江南烟雨人之所以匿名送来这些只有宫廷中能使用的东西,正是因为从蒋泰调临安府讲学之事中嗅到了气味,所以专门来提醒臣——他们虽是商人但也为朝廷纳税,与京中高官乃至皇城大内都有交情,臣辅佐殿下到地方考察应当注意尺度,不要断绝他们捐学入流的路子。”
李契道:“可见先生心中已有这把尺。”
连华道:“殿下,臣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你想走到哪一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唐宝袭音墨妖文案宝袭穿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盛华的大唐贞观。听不懂话,认不全字,半聋半瞎,只有一手琴技却不能示人。古怪的姑母,冷漠的大兄,完全陌生的年代,宝袭摸不到一丝的头脑。她只专题推荐墨妖年代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主角姜辞姜辞是一个本应该分化成omega的顶级alpha。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已经踏上与男主一号感情决裂的开端。姜辞回想那个梦里自己看到的书本剧情,决定要远离男女主避开悲惨结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姜辞认为自己在偷摸做出小改动,但是剧情的走向却越来越失控本该分化成顶级alpha的男主们都分化成了ome...
榜单好文清穿之嫡长子...
婚后,他对岑妙很冷漠,很少回家。为了接近并拿下傅景淮,岑妙选择进入傅氏集团工作。她最初的目标是成为傅景淮的贴身秘书。可傅景淮不同意。...
第十八次看到杜月菱从季晏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卿卿,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空间综武侠狐狸精穿越契子渡劫加快脚步,马上就到天山脚下了。我知道了,大哥。本来清静祥和的山脚下,突然被一群风尘仆仆赶路的大汉扰了平静。哎,这都是这个月的第几波人了。原挑着扁担走在山路一侧的农夫,见这群人气势汹汹,早早停在一边让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