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春汛
春节过後,瑞士的空气依旧清冷,但病房窗台上的那盆小苍兰,却悄然抽出了新的花苞,嫩绿而脆弱,带着一股倔强的生机。沈砚池的心境,也仿佛这盆植物,在专业疗愈和意外获得的家庭温暖的共同浇灌下,一点点复苏,褪去了部分死寂的灰败,透出些许鲜活的底色。
他与陆叙白的联系,像解冻的溪流,逐渐变得频繁而自然。不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也不再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表演或崩溃。
有时是沈砚池发来一张阿尔卑斯山麓清晨的雪景,雾气氤氲,美得不似人间,配文:这边早上冷得像冰箱冷冻层,但好看也是真好看。
过了一会儿又会补一条:不过还是想念咱学校门口早餐摊那碗滚烫的辣糊汤,馋死了。
有时是陆叙白拍到窗外枯枝上冒出的第一个嫩芽,像素不高,却带着国内初春特有的丶挣扎而出的生命力,发过去:好像要暖起来了。
沈砚池会很快回复一个羡慕的表情包:我这还得穿羽绒服!嫉妒!
他们聊琐碎的日常,聊无关痛痒的见闻,聊即将到来的开学,甚至偶尔会小心翼翼地丶不带压力地提及几句学习。对话的语气是平和的,甚至带着一点久违的丶轻松的调侃。
陆叙白能清晰地感觉到,屏幕那头的沈砚池,呼吸变得顺畅了许多。那些字里行间尖锐的痛苦和恐惧被磨平了棱角,一种疲惫後的平静,以及那份因春节陪伴而滋生出的丶细微却真实的幸福感,透过冰冷的屏幕,缓慢地传递过来。
他不再像惊弓之鸟,也不再是那个强颜欢笑的表演者。他仿佛终于从一场漫长而可怕的噩梦中,挣扎着醒了过来,虽然依旧虚弱,眼神里却有了焦距,能够重新感知和表达那些简单而平常的情绪。
这种变化,让陆叙白一直紧绷着丶高悬着的心,终于得以稍稍降落,落在了一片虽然仍不踏实丶却至少不再是虚无的焦土上。他依旧谨慎,避免触碰任何可能引发痛苦的雷区,但他开始允许自己,去相信那份逐渐明朗起来的生机。
归期,成了两人之间最常出现的话题,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期待。
“医生说再观察两周,指标稳定就可以商量出院的事情了。”
“老头好像已经在看回国的机票了。”
“机构老师给我做了个评估,说回去跟上进度问题不大,就是得拼一点。”
每一条这样的信息,都像一块小小的砖石,垒砌着通往重逢的道路。
陆叙白会认真地回应:“嗯,不急,彻底养好最重要。”
“回来正好,新课还没讲太多。”
“拼的时候叫我。”
他的回复依旧简洁,却不再是出于麻木或戒备,而是一种沉稳的支撑。他知道,那条曾经断裂丶浸满鲜血的纽带,正在以一种新的丶或许更脆弱但也更真实的方式,缓缓重新连接。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班级群里开始活跃起来,讨论着新学期的课表丶换老师的小道消息丶还有堆积如山的寒假作业。现实的压力如同渐渐涨潮的海水,重新漫上脚踝。
但对陆叙白而言,这种即将重返枯燥战场的焦虑,被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冲淡了——那是一种混杂着担忧丶期待丶以及某种沉重责任的复杂心绪。
他偶尔会看着教室里那个依旧空着的丶位于後排的座位,想象着它被重新填满的样子。不再是那个阳光到刺眼丶或者崩溃到破碎的沈砚池,而是一个被伤痛洗礼过丶带着一身疲惫与脆弱丶却也透着一丝真正平静的归来者。
他们的聊天频率越来越高,有时甚至会在国内的深夜丶瑞士的傍晚,通上一个简短的语音电话。不说太多,可能只是同步做着同一套题,听着对方那边轻微的呼吸声和书写声,一种无声的陪伴跨越了时区和距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平静,既是开学前的,也是重逢前的。
陆叙白知道,当沈砚池真正踏回这片土地,走进这间教室,一切都不会像看起来那麽简单。伤痕仍在,压力未消,过往的阴影或许还会伺机反扑。
但至少,这一次,他们之间不再隔着冰冷的谎言和表演,也不再是单向的绝望守望。
电波仍然频繁,归期渐近。春天,似乎真的带着它所有的不确定性,和那一点微弱却顽强的希望,一同到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书香门第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生化之求生路作者大世界文案啊…一声惨叫,顺子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淋淋的双手紧紧握专题推荐大世界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生了里氏78级地震,2oo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生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滨海新区生爆炸,83o美国休斯顿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国加州生了巨大火灾不管是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