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4章 254章(第2页)

红颜易老,情爱易逝,唯有功绩才能伴他一生,也最不会辜负他。

辰安是喜欢章经述,章经述身上有着她喜欢的气息,像她的长殳,户公公,还有她母妃,这种人身上有一种生生不息的韧气,即便是沉默也充满力量。

辰安喜欢强者,但强者跟她在一起,就不可能是强者了。

驸马之位会敛去他所有的光芒。

这点,她母后是看得透的。

只是可惜放到她身上,母后就不太看得透了。

但辰安也不急,她还算小,不过八岁,有得是时间跟章经述疏远。

她是喜欢他,而人生太长,喜欢这种简单的情绪支撑不了人过一辈子,就是得到了他,可能有一天她还会厌烦敛去了光芒的他,所以何苦来哉,何不让小书呆过他鲜衣怒马,功泽天下的一生。

章经述寡言,辰安公主现在更是比他寡言,一句话也不答,扫过他一眼,就顿了一步足,这一顿就又等到掌事姑姑又围绕在了她身边了,章家的小公子被又被挤在了宫女之外,低着头看着前方若有所思。

他也知道辰安公主在远着他。

他先前以为是男女有防,毕竟公主已经有六岁了。

只是现在看来没有那么单纯罢了。

辰安拒绝了礼部尚书的见面,这礼部尚书她是见过一面的,礼部那个老头儿可能觉得她年纪小好糊弄,头一次见面,礼部尚书就跟她挖了不少坑,修缮给宫妃吃斋念佛的内庙不过五万两银的事,他跟她要二十万两。

她也去问过她母后这老头儿是怎么当上的礼部尚书,这么贪不像她父皇的用人之道,但她母后说皇家的不少宫殿从打地基开始,到建成宫殿上落成的瓦片都是礼部尚书亲力亲为,甚至连布局也是由他一手操办,他比工部尚书还要擅长这建筑之事,底下一半弟子都是手上有真学问的,工部一半的能臣都是他学下弟子,这人很有本事,她父皇服。

他要的那些银子,也不是用来挥霍无度,家中奴仆不比哪家多,都用来买石头了——礼部尚书还有这点好,就是不跟底下官员抱作一团,他想要个什么,自会寻人去买。

所以,皇帝更不会动他。

但辰安公主确实不太想见这个老头儿,免得被坑得太多,比照她母后以前的给予给他银子就是。

礼部尚书在本事上算得上个好的,章经述也跟这个要叫爷爷的人学过一段时日的学问,他求到他身上来时他没答应,但还是希望公主能见见礼部尚书,那毕竟是大周朝最有真材实学的一位大儒,连皇上都推崇。

但公主不见就是不见,他也奈何不了。

章经述回去后,又听母亲说,礼部尚书丁爷爷又来了,他父兄在招待着。

章经述一呆,朝母亲一垂首,转身往他们家的厅屋走去。

他们住还是族里分给他们的三进三出的院子里,年前族里说要给他们换个大的,可他们已经住习惯了,父母兄长都没答应。

章经述知道他们家现在不比当年了,父亲在皇上面前的得力改变了他们家的地位,现在就是大爷爷阁老见着父亲也不会受他的重礼。

他被皇后钦点到皇宫当能白日行走大内的通官之后,家中更是热闹了。

平日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的远房表兄弟都递贴来见。

今昔非同往昔。

章经述越过小山,就走到了进厅堂的大路,他们家的地方不大,厅堂设在外门第一个大院好见客,他母在门边迎了他,他一进大门只要穿过小山就可走到厅堂。

刚走两步,就听到里头丁爷爷在说道,“你们这也是舍不得子原?”

子原是章经述的字。

章经述听到他们提起自己,脚步未停,到了门口见要出口说话,就听他兄长叹息的声音响起,“舍不舍得又如何?皆要看宫里的意思。”

帝后要是做主,岂是容人反抗的。

章经述礼貌地听他兄长说完,就开了口,“丁爷爷,父兄可是在内?小郎归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没多长了,讲话公主和太子的小故事,还来个大结尾就要完结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清雾季晏离

江清雾季晏离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汴京上元局

汴京上元局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