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只是不知道那些补上去的人情况如何。
不过既然已经是这样的局面了,只能希望如今的局面要比以前好一点吧,毕竟凤来仪等人已经把杀鸡儆猴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了。
在看到“四十三人”这个消息的时候,骆鸣岐就已经很满意了。
在看到“已踏上回程”之后,骆鸣岐就更满意了。
凤来仪要回来了。
也不知道她出去这么长时间,长高了没有,有没有跟着大皇子学到一些什么。
只是这些都不是骆鸣岐目前能知道的消息,这些消息适合当面传达,不能写在信里。
同样不能当面传达的,还有骆这一次他们出去,到底缴获了多少脏银。
那应该也是会让骆鸣岐觉得很激动的数字吧?
不过即使没有骆鸣岐想的那么多,她也是不会多说什么的,毕竟能杀掉那么多的人,也可以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补上去,对于骆鸣岐来说,已经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了。
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骆鸣岐去了一趟学校。
如今的学校已经有两个年级的,另外一个年级是骆鸣岐在培训出来苏叶之后的那一批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起来了,只是第二届的学生,质量远远没有第一届的好。
毕竟第一届的时候,骆鸣岐几乎已经将那些氏族子弟里可以吸收的人吸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仨瓜俩枣,也没有太大的可以用的必要,所以第二届,几乎全都是寒门子弟。
依然是骆鸣岐从各地收回来的。
如今的人很是蒙昧,但是骆鸣岐也根本无法奢求什么,毕竟他们都没有受过合理的教育,也都不知道所谓的人格是什么,他们连自己的温饱都保护不了,就当然想不到传承了。
所谓的传承,也就是那些有东西可以传的人呢,才需要思考的事情。
至于自己生出来的那些孩子,当然是没有几两银子重要的,因为很多百姓一家人一年甚至连一两银子都花不了。
但是一年已经可以生出来一个孩子了。
骆鸣岐带回来的孩子,身体都十分孱弱,都是十足的寒门子弟。
她自然是知道这些孩子一字不识,在选择的时候,都挑选的是那些年纪最小的。
因为这种孩子很容易被人厌弃,也很容易养不活。
骆鸣岐选择这些孩子,也算是在救人吧。
只是收效甚微。
但是也因此,第二届的学生年龄都很小。
若是说第一届的学生放在现代算是勉强能够上中学生的门槛,那么第二届的学院,就是小学生活着是幼儿园的学生了。
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一些弊端,比如因为学生的年龄太小,根本就学不会那么多的东西,所以给老师们带来的压力也很大。
还有就是,这种认识不到自己出身的人,很容易会心理不平衡。
可以这么理解,若是一个人,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那么养父母即使对他们差一点,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那个人一开始是被当做亲生的孩子养大的,那么如果后来那一对夫妻有了新的孩子,然后对待两人不平等,那么那个一开始被收养的孩子,自然是会心理不平衡的。
骆鸣岐没有要养孩子的心情。
她要培养的,只有未来国家的栋梁。
如果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觉得骆鸣岐待他们没有身边的人好,所以出现了嫉妒的心理,那么骆鸣岐肯定是会毫不留情地将那些人抛弃的。
骆鸣岐说是要培养那些人,但是她从来都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所谓的一个人,而是要救下这个将倾的国家。
可能在未来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吧,但是那又有什么呢,骆鸣岐决定要做的事情,当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到最好。
只是现在看来,骆鸣岐所担心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
第二届的老师们是这么说的:“他们可太乖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乖的孩子。”
“是啊是啊,那些孩子都是不哭的,有的人即使拿不住笔,也会跟着我们写的字一遍一遍地描。”
“都可乖了,即使不知道那些字是什么意思,记得写法的也有不少。”
五六岁,其实是刚好启蒙的时候,所以能学会写字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儿。
但是如今的字体,可都是繁体字啊。
繁体字,比如今的简体字要难很多,这么大的孩子可以学会,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骆鸣岐对现如今的进度很满意。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孩子会比第一届的那些寒门子弟更加聪明一些。
毕竟启蒙的越早,就代表着他们的大脑开发的越早,以此类推,那就可以说明这些孩子至少在相同的年龄的时候,要比第一届的人管用。
既然如此,骆鸣岐就可以无视这所有的弊端了。
只要这一个好处:让日后的人才不至于忽然断代。
没错,虽然骆鸣岐安排了这么多的人才,但是在前几批的人才长大之后,骆鸣岐并不打算让这些人任职太久,毕竟当时的豪门士族一定没有被完全拔出,那些个拉帮结派的恶习也绝对会多的很,所以骆鸣岐打算让这些人在任职几年之后就辞去自己的职位,然后换上新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骆鸣岐会吸收士族子弟进入学校的原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