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5章(第1页)

戚威一听,赵泽一改往日“戚二哥”的亲热之称,唤了他一声“戚世子”,立刻明白赵泽心中有气。此事确实是戚家丢人,方才那戚绾相当于当面与两位已成婚的男子坦白了心意。他自己作为近亲都不太好受,何况是那高位的新婚之人?这几日与赵泽密切接触了一些时日,他才对赵泽熟悉了些,那战场上的残酷之人私下与自己并无二致,只想把自己所爱的女人放在手心里捧着,岂是能容一个外人过来挑拨的?赵泽心中有气,却未追究,且特意提了“不会毁她颜面”,此等容人之度,戚威感念与佩服。戚威连忙拱手,正要道谢,偏偏那戚绾不安分,边哭边问:“六王爷,我身世相貌不差,你为何不能容我?连章姐姐都没有言语,你为何如此执着与她一人?我不需要你爱我,你让我在你身边就行。”“不用王爷回你,我来告诉你!真爱一个人,旁的人都是多余。杵在那里,就是根刺!表妹,你还嫌不够丢人?还不感谢王爷王妃不追究你的大不敬?给我闭嘴,赶紧走!”戚威怒道。说完也不管那戚绾挣扎,提起胳膊就往室外拉。戚威是练武之人,这一拉,戚绾没有一丝反抗之力,非常不大家闺秀地踉踉跄跄随着戚威的大步奔出了殿外。沈妍见自家夫君已走,心知不便多留,走到章一玥跟前,牵住她的手。章一玥也抬手覆盖住这一情深的姐妹。沈妍道:“章妹妹,短短相聚,竟又要因为旁人分开了,我实在不舍。常与我书信可好?待你腿脚康复,早日与王爷来沧州与我相聚罢。”章一玥心中也升起无限惆怅,只得忧伤地与沈妍依依惜别,末了一句“沈姐姐保重”为此次相聚画上了最后一笔。戚言起身朝赵泽与章一玥二人一礼,偏头道:“六哥我也走了!你和嫂子好好享受二人时光!”讲完便向二人挑眉爽朗一笑,跟着沈妍离了去。什么时候生儿子如此一番,当日戚威与沈妍便收拾了行李带人离了俪山汤池。戚绾虽然一番勾引未成,可是除了那赵泽踢的一脚需要好好修养外,未有关于此事的任何损害她声誉的消息传出。俪山静了许多,没有小儿在手,没有姐妹相聚,章一玥又闲了下来。所幸风景优美又是晚秋,红叶似火,叠翠流金,林间树木五颜六色,加上赵泽想了许多打发时间的法子,日子也是转瞬即过。观日出、赏日落,阳光的余辉洒在他们身上,透露出一股别有风韵的诗情画意。直到赵泽临朝前一日,章一玥与赵泽才从俪山回了邑都。“王爷,皇后娘娘召我明日入宫。”洗漱完毕的章一玥穿好寝衣往床榻边走边道。赵泽已经在床榻上坐定等着她。自从成了亲,这赵泽每日都在慕月院安置,也不回他原先的院子。虽然章一玥不要他做什么,也没有浇熄灭赵泽那每日都来和她挤床榻的热情。赵泽见她身姿优雅地走来,本想伸手就抱,可再见她垂了首并且黛眉微蹙,便不敢动手,直挺地坐着规规矩矩等她上榻。眼看章一玥坐在他身边狠狠地踢掉那绣了橙花的绣花鞋露出那白白的小脚,一股不开怀的样子,赵泽挪了挪身子靠过去,问道:“怎么?你不想去?怕?”他是记得她什么小事情小东西都怕的。章一玥转头愤恨地看了赵泽一眼,有些不满地说道:“一玥胸前,他好奇地伸手将那股滑下去的青丝捏了起来,又在自己的手指上卷了卷,很是顺滑。“那日为何跟我走了?”赵泽边卷着青丝边问道。他那日见她低头墩身下去,下意识就想伸手过去将她拉起,周围女子甚多,他也没有把握她会伸手出来让他牵住。章一玥闻言,侧头看着赵泽,起初对这个问题还有些懵:“啊?哦……为何,我也不知道。可能你那母后太凶,当时看我的眼神很吓人来着。至少跟你走,还算相识。当时我也没有反应过来,你跟她才是一伙的。”讲到后来章一玥心里那股刚刚消沉下去的愤恨又浮了出来。“还算相识”也是相识的那个侍卫,而不是这个王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清雾季晏离

江清雾季晏离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汴京上元局

汴京上元局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