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4章(第1页)

在岭南有亲戚的还好些,可以投奔在亲戚家住一段时日。有钱的也能撑一撑,可以租个院子或者住客栈。可绝大多数还是没钱也没亲戚的流民,因突然发生的变乱被迫奔走,根本无处可栖身。苏知知所在的白云县也涌进一大批流民。县里的百姓虽然可怜流民但同时也心生戒备。毕竟人吃不饱饭的时候,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县里唯一主动对流民打开大门的地方,是醉春院。醉春院的老鸨在门口设了个摊子,专门招那些十几岁的长得看得过去的姑娘。有些长得标致的男童也收。没有哪个正经人家会愿意送孩子去那种地方做皮肉生意,可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总会有人家拿儿女去换吃食。或者有些孤女把自己卖了,至少能日日有饭吃。宋县令这几日因为流民的事情很头大,他不想看着卖儿鬻女的事情发生,可是也没法一下照顾这么多人。黔中大乱,流民短期内也不会返乡,只能先安置在县郊的破庙和空了的庄子里。后来破庙和庄子住满了,连州学、县学、书院也全都空出来安置流民,学子们都暂时停课归家。人是住进去了,可是又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宋县令年纪轻,做官不过两年,以前又在京城,哪里见过这般悲苦之状?他几个晚上睡不着,愁得头发都白了两根,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流民跪在人家门口与狗抢食的场面。“已经入夏了,春种时节过了,给他们分田耕种也来不及……”“县里的粮仓就算空了也不够吃。”“送去乡下的话,很多村子怕危险,也不会接受流民……”宋县令琢磨着,最好也要有一个地方,有足够的土地,有不怕危险的村民,又有可以充饥的粮食……宋县令的眼神游移,恰好落在了桌案上的黑山墨上。浑身一个激灵!“良民村!”可想到之后,又犹豫。良民村好不容易日子好起来,现在大批流民过去,会不会造成村民们难以控制的麻烦?“大人!良民村派人来了。”一个衙役匆匆走进来。宋县令眉心一跳:“快让人进来,可有说何事?”衙役也是满脸震惊:“他们说、说请大人把城里的流民送到他们村里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如沉睡的巨龙盘在两侧。中间一条山谷小道蜿蜒曲折。一群流民走在崎岖不平的小道上,走得很慢。队伍中人不少,约莫有两三百人。不同于之前仇冥带人假扮的流民,这一批人是真的很瘦,跟一批行走的竹竿一样。少数幸存的老人家,简直就像一个骷髅架外紧紧裹着一层皮。带着他们的衙役也不催,因为看这些人的样子,感觉再走快点的话,可能路上就没气了。他们是送人的,不是赶尸的。人群中有一对祖孙互相搀扶着。魏七扶着爷爷魏大栓,走几步就歇一下。魏七看着约莫十五六岁,而魏大栓双眼凹陷,瘦得看不出年纪。他们是黔州来的流民,一路上逃得很不容易。黔州最先乱起来,于是他们相依为命的祖孙带着银钱去锦州避一避。结果到了锦州没两日,锦州又乱了。他们只好又去了辰州,还没到辰州呢,就见辰州的百姓拖家带口呼啦啦往外跑。行吧,那辰州也不去了。祖孙俩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选择了南,一路往岭南跑。因为觉得岭南鸟不拉屎的地,应该涌过去的流民不多。这个想法其实没错,只是正好有不少人也是这么想的……正值夏日,花草繁茂,小道两边都长了许多灌木丛。魏七眼尖地看见一串浆果,恰好有个半大的孩子也看见了,双方同时伸手去摘,一人抢到了半串浆果。魏七把浆果给了爷爷,自己只舔了舔手心的汁水:“爷爷,是甜的,快吃。”魏大栓实在是饿得头昏眼花,接过浆果吃了下去。祖孙二人又随手摘了些青草和野花,像牛一样嚼在嘴里吃下去。吃得稍微有了点力气,又继续往前走。队伍中的其他人也是一样在边走边吃路边的花草,毕竟县城里连墙角的花草都吃光了。“爷爷,这地方怎么越走越偏?不像有村子的地方。”魏七垫了肚子,这会儿才有心思打量周边的环境。白云县的宋县令告诉他们,乡下有个山村愿意收留他们,只要他们肯干活,就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县里还会帮他们重新落户籍,让他们扎根留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清雾季晏离

江清雾季晏离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汴京上元局

汴京上元局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