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马齐拟完今日的条陈,揉了揉手腕,今天实属超负荷工作了。
下衙後,他叫来下人,嘱咐几句後,下人在傍晚左拐右拐来到了八贝勒府,他离开後不久,八贝勒府又出来一人,悄悄往别处去。
就这麽七拐八拐的,徐元梦于书房迎来询问:“想问徐大人,近日为何御史们开始集中弹劾勘合之事,可是有什麽缘故?”
徐元梦当然知道,来人言下之意,是询问此事是否是皇上授意,要借此发作什麽?可天知道,这事儿与皇上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甚至他都是在闹大了之後才知道。
他今年初才上任,都察院又是人员最多的衙门,光十五道御史就有五十多人,到如今,他也就堪堪将御史们的履历过了一遍。
起初,有人弹劾雍亲王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这个左都御史虽说是都察院主官,但对手下御史们的束缚却没有六部尚书那麽大,御史们上折子之前与他说一声那是尊重,不说才是常态,毕竟御史们的工作就是上奏弹劾,每天送往内阁的折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份,要是每个都看一遍,他还要不要做事了?
他开始关注这事,还是因为都察院那几个有名的刺头也掺和了进去,这时候,弹劾对象还是雍亲王,但已经不拘于勘合之事,还有什麽与民争利丶暴力敛财丶与洋人来往过密丶操纵官职等鸡蛋里挑骨头的罪名。
到这他也没打算管,反正那几个刺头名声在外,便是雍亲王也不会觉得这是他在後头搞事。
可谁知道,一夜之间,又冒出不少御史,齐齐上书弹劾,他们倒没有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就勘合这一点,将打击面从雍亲王扩大到了整个王公贝勒群体。
看看奏折上列的那些名字,好麽,这是要将宗室一网打尽啊。
都察院这是想干什麽?徐大人这是想烧新官上任三把火了?不少人都这麽想。
徐元梦叫屈都没地方叫去,他又没疯,弹劾几乎所有宗室,这是立威吗?这分明是自杀!他此时觉得,开了这个头的那人,不是想针对雍亲王,分明是想针对他徐元梦!这是哪个狗东西看上左都御史之位了,想把他搞下去?做梦!
打哈哈将来人糊弄走,徐元梦在书房坐到半夜,思索该怎麽破这个局。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来,康熙就在某日朝议上,将这事拿了出来,命衆人讨论。
这怎麽讨论?这份名单上,打头的就是皇上的亲子,不说皇上对他的儿子有几分父子之情,只说时到如今,夺嫡之争日显,这朝堂上,不管明里暗里,没牵扯进去的可谓少之又少,你说一个,就得牵扯所有人,怎麽说?
基于这种想法,除了几个御史跳得高外,衆大臣基本都是不痛不痒丶含糊不清的态度。
眼看这事就要以不了了之作为结尾,几个御史纵是不甘也无法,康熙却突然开口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九卿共议,拿出个章程来。”
此话刚落,大臣们皆面面相觑,九卿共议?皇上当真不是说错了?九卿啊,那可是九卿,这个国家除了皇帝外最顶层的一群人,能让他们共同关注的,哪一件不是事关朝廷民生的大事。
勘合?勘合算个什麽东西?
康熙却不管衆人疑虑,直接起身道:“退朝。”
由于康熙的态度,这一件本该被匆匆略过的小事,霎时间聚集了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九卿也不得不聚集起来,共议‘大事’。
户部尚书清了清嗓子,率先打开话题:“诸位,怎麽说?”如今西部战事正紧,他忙着筹备粮草还来不及,可没时间浪费在这莫名其妙的事情上。
工部尚书左右看看,点了徐元梦的名:“徐大人,都察院这边的意思是?”
徐元梦僵着脸,还得给下属兜底:“按规矩便是。”
这却是废话,按规矩,什麽规矩?皇上的规矩,朝廷的规矩,还是你都察院的规矩?
大理寺卿心中腹诽,目光扫过两位兵部尚书,心中一动,开口道:“范大人以为呢?”
城门进出之事一直是兵部管辖,问兵部尚书也没错,但兵部两位尚书都在,你偏偏点我范时崇的名字是为什麽?
范时崇撇了大理寺卿一眼,在心中记下一笔,开口道:“按制定罚,前朝规定无有勘合或勘合不符者,徒两月,本朝沿袭。”
“呵呵,范大人说笑了,不至于。”大理寺卿讪讪道,让那帮王公贝勒去坐两月牢?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范时崇话说的硬,倒叫一杆子重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麽商讨了。
枯坐片刻,吏部尚书发话:“此事皇上没说何时要,不急于这一时,本官衙门还有要紧事,不如今日大家先散了,各自回去想想,明日再说。”
其馀人皆是附和,回去想想是假,打探消息是真,摸不准皇上的脉,这事谁敢轻易定论?
半日过去,各方基本都得到消息,大会小会开不断,均在猜测皇上究竟是何意。
胤禩府上也不例外,除了胤禟胤祯之外,他还叫来了何焯和几位幕僚。
经过一番讨论後,有位幕僚就提出:“会不会,皇上是想重提禁海之事?”
胤禟闻听此言,一改之前的游离在外,眉头微皱:“怎麽说?”这些人里头,就他生意做得大,也只有他,抄齐布琛的作业,做起了海贸生意,如今,海贸收入在他的收入里可是占了大头。
幕僚道:“这些年虽依旧有洋人被授官,但都是无关紧要之职,像南怀仁那样的再没有了。而且皇上这几年也格外关注海军之事,前些时候,皇上又下旨禁了天主教堂,雍亲王府最初被弹劾的那些人,也都是在做海贸之事。”
这麽一理,好像还真有这麽个意思。
胤禩登时也有些着急起来,他们这一系如今的活动经费,胤禟可贡献了不少,尤其自己府上的用度,也基本都是靠着和胤禟搭夥挣来的。
“可能性有多大?”他问道。
幕僚迟疑道:“下官也是根据皇上最近的动向猜测,不敢肯定。”
何焯却道:“我觉得可能性很大,这几年海匪太猖狂了,泛边之事屡有发生。除此之外,广东福建一带,也有不少人出海後就不再回来,听说不少地方的丁口都好几年没增加过了,要不是有永不加赋……”他顿了顿,想起永不加赋是雍亲王提出的,将话掩了过去,“如今西边即将起兵事,虽然策妄阿拉布坦不堪一击,但观其这几年望风而逃的作风,西藏又地广人稀,想将其剿灭怕是长期战争,这种情况更需要各地稳定,开海禁也说得过去。”
胤禩若有所思,胤祯却开口反驳道:“爷觉得可能性不大,你所言之事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影响不到朝堂,何况还是猜测。”
何焯不赞同,却也没开口反驳。
胤禩思量片刻後道:“这样,将这些猜测交给徐大人,由徐大人判断是否拿出来与其他九卿讨论。”
其他人无异议,讨论结果最终送到徐元梦手上。
“海禁。”徐元梦喃喃自语,虽然他知道这事儿最开始不是皇上的意思,但事到如今,皇上想借这事达到一些目的是板上钉钉,那麽,这些目的里,海禁看起来倒是相当靠谱的那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