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1章(第1页)

疫病爆发后,苏韶棠的活动范围就只剩下府邸。

这日,苏韶棠睡醒后,刚要起床,就冷不丁地打了个寒颤,她抬眼朝外望去,倏然一愣。

楹窗外是白皑皑的一片,府邸中没有什么景色,天地间仿佛剩下一抹颜色。

听见动静,络秋和络春推门进来,木门开合间,带来一阵冷风,苏韶棠不由得朝床内挪了挪,将锦被裹得更紧了点。

络春掸了下衣袖上的雪花,抱怨道:

“昨儿奴婢起夜时,就见外面飘雪,谁知道,到现在还没停下来。”

雪下得有一脚深,踩下去后,完全看不见绣鞋,叫人行路艰难,下人打扫起来也很麻烦。

络秋没抱怨,觑见夫人脸色后,也不由得升起一抹忧心忡忡。

水患爆发得很突然,安仁县接纳难民,也只是匆促地用木头架起草棚,这落了一夜的雪,会不会将木棚压塌?

一夜大雪,那些难民没有保暖衣物,怎么熬得过来?

将这些心思压下,络秋打了热水,替夫人净面,有婢女动作麻利地点上炭盆,络春早就准备了汤婆子,见夫人梳妆好后,往夫人手中一塞。

不消片刻,苏韶棠就拾掇好了,里面穿了件鹅绒做的内衫,在外面套了加绒襦裙,又披了层阔又厚的鹤氅,包裹得严严实实,哪怕外间下再大的雪,也不会冷着她。

苏韶棠抬头,铜镜中的女子黛眉轻弯,白皙的脸颊被炭盆烤出一抹绯红,杏眸桃腮,煞是好看。

用罢早膳,苏韶棠出了寝室,亲自感受了一下外间的冷空气。

只一个照面,呼啸的冷风就毫不留情地打上来,苏韶棠只觉得脸颊一阵阵疼。

苏韶棠皱紧了眉头。

衢州都这么冷了,渠临城怕是只会更冷。

苏韶棠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还以为沈玉案让她来衢州是享福的,现在看来,她完全是来给这兄弟二人做后勤的!

络秋见状,不解地问:

“夫人怎么了?”

苏韶棠轻扯唇:“让钟谦来一趟。”

钟谦来得很快,苏韶棠直接说:

“备马车,我要去城西。”

钟谦下意识地就要拒绝,城西如今隔离所有传染疫病的人,夫人过去太危险了。

苏韶棠敢去城西,自然不是说不怕疫病,而是昨日系统就告诉了她,她是不会感染上这些病情的。

但对于钟谦等人,话肯定不能这么说,苏韶棠寻了个理由:

“沈玉晦好几日没回来了。”

众人骤然哑声,自疫病爆发,小公子就不回府居住,整日奔波于难民中,他们现在都不清楚小公子是什么情况。

哪怕心中再担心,他们也拿小公子没办法。

但是,他们都知道小公子最听夫人的话。

苏韶棠淡淡地添了句:“我得亲眼看见难民情况,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就安仁县那些物资,净等难民们冻死吧。

等看完难民,苏韶棠也就大致能猜到渠临城是什么情况,到时同样的物资让周鸣一并送到渠临城去。

钟谦和络秋再无话说。

因是去城西,怕招人眼,络秋备的马车外观较为朴素,只是内里布置得依旧舒适。

哪怕如此低调,除了钟谦和络秋,苏韶棠还是带了十来个侍卫。

谁都不知难民中会不会忽然冒出厌世仇富的人。

她惜命得紧。

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到了城西,苏韶棠担心的情况全部没有发生。

知道这是安伯侯夫人的马车后,路过的难民忙忙都退了些,甚至有的人直接冲她的马车跪下来,拉着身边的小孩给她磕头。

苏韶棠看得目瞪口呆。

络秋想起那日运粮食回来时的情景,和夫人解释:

“他们这是在感激夫人呢。”

苏韶棠不由得沉默下来。

有人去喊了沈玉晦,沈玉晦从难民窝中跑出来,离得远远的,沈玉晦就让马车停下,站得很远,脸上焦急:

“嫂嫂快回去!”

苏韶棠没下马车,只是掀开了帘子,远处不断传来难民的压抑痛吟声,只一眼,就能看出城西的惨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清雾季晏离

江清雾季晏离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汴京上元局

汴京上元局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