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连忙改口:“三十五岁。”
居然又没打磕巴,风挽月很满意。“以后你要叫我老板娘。”
崔嵬乖巧地叫了一声:“老板,娘。”
“很好。”风挽月点点头,指着尹大妈说,“叫她尹姨。”
“尹姨。”
风挽月又指着小丫头说:“叫她嘟嘟就可以了。”
崔嵬叫道:“嘟嘟。”
“不行。”小丫头抗议了,“他应该叫我小老板娘。”
“小老板娘?”风挽月乐了。
“是啊!孙公公说了,妈妈是老板娘,我就是小老板娘。”小丫头对着崔嵬,气势汹汹地说:“你不准叫我嘟嘟,只准叫我小老板娘。”
崔嵬也很听话,就叫了一声:“小老板,娘。”
“笨二蛋,笨死了,连说都说不清楚,是小老板娘,不是小老板,娘。”
崔嵬一脸认真地又说了一遍,“是,小老板,娘。”
小丫头气得直跺脚,“笨笨笨,大笨蛋!”
“我是,笨二蛋,不是,大笨蛋。”
风挽月噗嗤一下笑出声。
小丫头彻底无语了。
下午的时候,风挽月就给崔嵬分配活计了。
每一天,每一个房间,客人用过的床单、被单和枕套统统都要替换一遍,清洗一遍,桌子要擦,地板要拖。
总体的工作量看起来很大,其实并不大,床单被套这些都可以用洗衣机来洗,洗完后他只要负责晒一晒,傍晚收一收就可以了。拖地擦桌子也并不困难,以他的体力和速度,三十个房间,应该很快就能全部打扫完成。
风挽月只教了他一遍,他就全部明白了,果然还是七岁的记忆,三十五岁的大脑。
崔嵬没来之前,这些活儿都是段小玲在做,尹大妈也帮一帮忙,风挽月负责前台。现在崔嵬来了,这些活儿就交给崔嵬,段小玲负责前台,而她就可以完全解放,安心当包租婆了。
今天退房的客人不是很多,所以活计也不是很多,尹大妈上午已经做了一些,崔嵬把剩下的活儿干完,就只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风挽月正在自己房间里休息,微微有点发困,打算换上睡衣,睡个午觉,崔嵬一阵风似的就闯了进来,砰一声推开门,十分兴奋地说:“老板,娘,我,干完了。”
风挽月刚脱了衣服,下身穿着长裤,上身就穿了一件内衣,连纹身都暴露在外面。
突然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两个人都愣了。
崔嵬的目光刷一下落在了她花白白的胸口上,一瞬不转地盯着那条青蛇。
风挽月赶紧拿衣服遮住自己,呵斥道:“谁让你进来的?你进来怎么不敲门?”
他一下就被骂傻了,低下头老老实实挨骂,“我,不是,故意的。”
“出去!”
崔嵬垂头丧气地转过身,刚要出门,又说:“老板娘,你,身上,有,蛇。”
“关你什么事?滚滚滚滚!”她没好气地大喊。
崔嵬赶紧离开她的房间。
风挽月急急忙忙将衣服重新穿回身上,走到门口一看,门后的链条锁果然已经被这只笨二蛋弄坏了,他刚才推门进来的力道太大,这链条锁强度不够,彻底报废了。
“孙老头,装的什么锁,质量这么差,看来还得找人来把这些门锁全都换一遍。”
风挽月离开房间,从楼梯上下来,就看到崔嵬罚站一样杵在院子里。
他听到木梯发出的声音,回过身看了她一眼,又赶紧转回去,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两手握成拳头,垂着脑袋,“老板娘,对,不起,我,我……”
风挽月冷着脸,走到他身边,“你去我房间找我有什么事?”
“我,想,告诉,你,我把,事情,都,做完了。”
“就只是为了这个?”
“还有,我,想,上学,能不能,每天,干完,活,就去,上学?”
风挽月撇撇嘴,这笨二蛋还知道勤工俭学呢,“我问你,你想上几年级?”
“一,年级。”
风挽月无语地翻个大白眼,三十多岁的男人,跑去上一年级,别让人笑掉大牙了。“我告诉过你,你不是七岁,已经三十五岁了,你忘了吗?三十五岁怎么上一年级?”
崔嵬表情很纠结,虽然不反驳她的话,但是不难看出,他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只有七岁,七岁就应该去上一年级。
“你真的这么想上学?”
崔嵬低着头,怯怯道:“是……”
“那好吧!我女儿上二年级了,正好可以让她来教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