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安平将牛车稳稳停在路边专门拴牲口的木桩旁,利索地将大水牛拴好。
这年头,大街边随处可见这种桩子,方便赶集的人。不过就算随便找个地方系上,也没人敢动偷牛的念头——那可是要吃枪子儿的重罪!
国营早点铺子(早先是私人买卖,如今公私合营了)门口热气腾腾。
几个穿着白围裙的工人正麻利地忙活着。一口大油锅滚沸着,金黄色的米饺子在里面翻滚,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焦香。
他们这地方,在南方人眼里算北方,北方人又觉得是南方,自己则认作北方。
但吃食上,还是大米当家。
早点也以米食为主,比如那“米线”(本地人叫米面),是用铁板浇米浆蒸熟晾晒、切丝晒干做的。吃时抓一把泡软,像下面条一样煮,王安平喜欢往里加点肉末,滋味更足。
面食在这儿稀罕,多是挂面,或是煮稀饭时搅点面疙瘩,再就是用油煎个面饼。饺子、包子、馒头这些精细面点,村里十家里有九家半不会做。
三妹王安慧扯了扯王安平的衣角,等他弯下腰,指着油锅小声问:“哥,那是啥?”
“饺子。”
“哦……”王安慧吸溜了一下口水,“哥,饺子好吃吗?”
“还行吧!”这米饺馅是豆腐拌点肉末葱花,味道确实不赖。
“同志,饺子和油饼咋卖?”
“都是四分钱一个,收一两粮票。茶水免费,稀饭另收一两粮票。”柜台后的服务员头也不抬。
“来二十个饺子,二十个油饼,稀饭不要了,光喝茶。”王安平算得清楚。
“一块六毛,外加四斤粮票。”服务员报了数,“茶水在桌上,碗在那边,自己拿。”
王安平从内兜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毛票,数出钱和粮票递过去。
几个孩子早已一人捧了个粗瓷大碗,眼巴巴地围着桌子坐下了。
王安平拎起桌上油腻的铝茶壶,给每人倒了碗热茶。很快,服务员端来个小簸箕,满满堆着金黄的油饼和焦脆的米饺。
王安平抽了双筷子:“吃吧!慢点吃,小心烫,天还早呢。”他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开,香气四溢,“里头的豆腐烫嘴,都慢着点。”
“知道了哥!”“知道了草狗哥!”孩子们应着。
“哥,真好吃!”三妹王安慧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油饼,腮帮子鼓鼓囊囊,“跟着哥过日子,就是舒坦!”这小丫头,嘴甜最会哄人。
“同志,来五个油饼,五个饺子,再加两碗稀饭!”
“哟,王同志!里面请里面请!今儿怎么这么早?”服务员的声音明显热情了几分。
“昨儿跟朋友喝了几盅,没吃多少,这不肚子闹革命了嘛!”
“您稍坐,马上就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