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八章 小老师(第1页)

“那么,11除以3等于多少呢?你们有谁知道吗?”王安平目光扫过眼前一排坐在板凳上的“小萝卜头”——二妹王安琴、草儿、小草儿、三妹王安慧和小弟王安东。

几个孩子都紧锁着眉头,眼神茫然地盯着用木炭写在门板上的算式。王安平失望地摇摇头。

“我昨天就说过,让你们晚上多看看书,动动脑子!”他用教鞭(一根细竹棍)轻轻敲了敲“门板黑板”,“你们年纪都不小了,尤其是二妹和草儿!难道还想跟那些比你们矮一截的小娃娃一起坐进一年级教室?不嫌臊得慌吗?”

“我……我也能去读书吗?”草儿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希冀。

王安平瞥了她一眼,语气平淡却认真:“我肯定建议你去读书。读书才能明白更多道理,看清更多路。”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但我更希望你能离开这里,去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重新开始。”

看着草儿瞬间泛红的眼圈,王安平微微叹了口气:“信不信随你,该说的我言尽于此,该帮的我也尽力了。只盼你将来……别后悔就行。”

说完,他不再看她,用竹棍指向算式:“除法前面讲过了,我就不重复。11除以3,我们先试商4,三四一十二,对不对?”

几个孩子懵懂地点点头。

“可11比12小,显然不够除,商4太大了。那我们就试商3。三三得九,11减9还剩2。3除以2够除吗?不够!”

“所以,我们需要在被除数后面借一位,也就是用到小数点了。”王安平用竹棍在11后面点了个虚拟的小点,“记住,借位时,就在商的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

“大老姨!大老姨!二奶奶在家吗?”院门外突然响起一个年轻小伙的喊声,打断了教学。

“谁呀?”母亲陈秀红的声音从灶房传来。

“是我,康明!”

“康明啊!啥事?”陈秀红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小跑着出去打开了院门。

“二奶奶,大白天的咋还把院门闩这么紧?”门外传来康明爽朗的声音。

“嗨,这不孩子们在屋里念书嘛,怕吵。进来坐?”

“不了不了!我就来通知一声,吃过午饭都去村头稻谷场集合,今儿开始分红了!”

“行,知道了!麻烦你跑一趟了,小明!”

“客气啥!那我走了二奶奶!”

陈秀红重新闩好院门,转身对站在堂屋门口的王安平说:“老大,听见了吧?中午吃完饭你去稻谷场领分红。妈就不去了,省得你奶到时候又闹起来,看着糟心。”

“嗯,我一个人去就行。”王安平点头应下,转身回到充当临时教室的屋子。

看着里面心思明显被“分红”消息勾走、有些坐立不安的弟弟妹妹们,他清了清嗓子:“好了,上午就到这儿。下午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语文书拿出来,该背的段落背熟!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

“明天我会考你们生字词的意思。语文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积累!考试无非考拼音、错别字、词语搭配对不对!”他的目光重点落在二妹和草儿身上,“我对你们俩的要求是,明年开学前,必须把三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学完!这样才有资格直接插班读三年级!”

“至于小草儿和三妹,”他又看向两个小的,“你们最好能学完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争取直接读二年级!”

王安平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他环视着这些稚嫩却已过早体会生活艰辛的面孔:“机会,大哥只能给你们这一次!你们是想将来有机会进城当工人,吃商品粮?还是想像妈一样,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在这山沟里熬日子?路怎么走,就看你们自己了!”

他这话是说给二妹和草儿听的,也是对三妹和小草儿的鞭策。

至于小弟王安东……王安平心里摇摇头,这么多天下来,连个拼音“aoe”都认不全,实在不敢指望,能认几个字算几个吧。该尽的力,他尽了就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江清雾季晏离

江清雾季晏离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梁慕白苏洛沈亦琛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汴京上元局

汴京上元局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