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穿透迷雾的目光
第一堂课平淡得近乎沉闷。赵先啓老师的自我介绍简短到近乎程式化,语速平稳得没有一丝抑扬顿挫,只是照本宣科地介绍了课程安排。他站在讲台上,眼神似乎聚焦在阶梯教室後方某个并不存在的点上,课件完全忘记了翻页。直到下课铃声响起,课件才翻到第三页。
林小宁坐在第一排,看着这个长相有几分想父亲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内心不禁怀疑起他的教学水平——没有妙语连珠,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甚至没有多馀的表情。然而奇怪的是,她竟清晰地记住了几个频繁出现的术语:“罪刑法定”丶“禁止类推”。尤其是那句“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也是犯罪分子的大宪章”的论述,像一记重锤敲在她的心上。
“刑法的功能保护犯罪分子?”这个颠覆性的观点让她陷入沉思。确实需要限制公权力,这是冤假错案的源头。她想起自己的经历,那些被标签定义的时刻,那些被他人评判的瞬间。法律,或许本该是保护每个人不受任意对待的屏障。
第二堂课,教室里的人少了大半,浮躁的气氛完全消失。赵老师开门见山:“大家可以转告没来的同学,本课程不点名不考试。”他列出了十五个论文题目,“每两周交一篇不低于三千字的小论文,期末以十篇论文得分计算成绩。查重率超过30%的论文不得分。”
“三人一组,自由组队。”他补充道,然後开始了当天的课程:“今天讨论刑法中两大犯罪论体系:源自苏联的‘四要件’和大陆法系的‘三阶层’。”
他的比喻通俗却精准:“‘四要件’体系像是做菜,缺少任何一个配料,都不是这道菜;‘三阶层’更像是过三道安检门,缺少任何环节,都不能通过。”课件依然没有翻页,但他侃侃而谈,将抽象的理论讲得生动透彻。
林小宁——这个化学专业的理科生,突然産生了一种想要当律师“守护正义”的冲动。这种冲动来得突然却强烈,仿佛一道光照进了她迷茫的大学生活。
课间休息时,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怯生生地走到林小宁和她的室友胖妞面前:“我叫叶一东,还没有组队,能加入你们小组吗?”他的眼神诚恳中带着期待,林小宁和胖妞相视一笑,欣然同意。
周末,三人在图书馆分工合作。林小宁主动选择了三篇论文的执笔任务,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刑法理论框架辨析专题。在查阅大量资料丶反复讨论修改後,她提交了第一篇作业:
【……四要件理论(犯罪客体丶客观方面丶主体丶主观方面)更符合我们的司法传统和思维习惯。它从四个维度对犯罪进行整体性丶综合性的分析,非常全面,操作起来也相对直观。其核心是认定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体现了刑法保护社会利益和国家秩序的根本目的。“四要件“体系具有全面性,但这可能正是问题所在。四要件理论缺乏清晰的逻辑位阶,四个要件是“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平面关系。实践中容易先根据“社会危害性”得出有罪的实质结论,再去拼凑要件,容易导致“先定後审”,为冤错案件埋下隐患。
三阶层理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层层递进丶逐步筛选的。它像一道精密的三重滤网,更有利于限制国家刑罚权丶保障人权,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深刻体现。三阶层内置了顺畅的出罪通道。违法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和责任阻却事由(如期待可能性)是其体系内天然的组成部分。而不像四要件理论中,正当防卫等是作为“排除犯罪性行为”在犯罪构成体系之外单独讨论的,逻辑上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
三阶层理论源自德日,其概念体系和对逻辑严密性的极致追求,对我们的司法实践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和抽象,操作起来效率较低。四要件理论结构相对简单明了,对于法律初学者和司法实践者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操作,便于快速判断,这在案件量巨大的基层法院是非常实际的优优点。“四要件“理论更关注效率,但不能为了效率牺牲公正和精准。四要件其“犯罪客体”概念,犯罪行为侵害的丶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过于抽象和空洞。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客体通常需要透过犯罪对象和危害结果来推断,有时难以直接证明,甚至可能沦为一种政治性的宣示,而非实用的法律分析工具。
三阶层理论也并非完美。其操作确实相对复杂,对法官的法律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司法队伍专业水平不一的地区全面推行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三阶层体系内部也存在一些学说争议,例如故意究竟属于构成要件该当性阶层还是责任阶层,这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统一,可能会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一定的混乱。
……】
几天後,她收到了赵老师的邮件回复:
【得分:7.510
评语:分析深入,触及了理论实质。你敏锐地指出了两种体系各自的优劣,但需注意:理论的关键不在于争论孰优孰劣,而在于如何取长补短,服务于司法公正这一根本目的。论文结构尚需优化,建议加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衔接。
特别提醒:法谚云“无犯意则无犯人”,这在三阶层理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希望你能在後续论文中深入探讨主观要件在犯罪认定中的关键作用。
期待你们的下一篇作业。
赵先啓】
这封简洁的邮件让林小宁反复阅读了好几遍。7.5分——一个不算太高却充满鼓励的分数。评语中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珍贵,尤其是那句“期待你的下一篇作业”,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被认可的感觉。
她想起赵老师在课堂上的样子:那双总是望向远方的眼睛,那个似乎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灵魂。这样一个看似与世隔绝的人,却对刑法理论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
在回宿舍的路上,林小宁忍不住向法律系的叶一东打听赵老师的情况。
“听说赵老师以前是很有名的律师,还是北大的法律博士呢……”叶一东推了推眼镜,“不知道为什麽後来回到学校教书了。有人说他是因为一个案子受了打击,也有人说他是看透了司法界的什麽内幕……”
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故事,让林小宁对赵老师産生了更多好奇。一个曾经的名律师,为何会选择在大学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教学生活?他那看似平淡的眼神背後,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智慧?
当晚,林小宁在图书馆熬夜准备第二篇论文。她选择的题目是“主观故意在犯罪构成中的认定难题”。在查阅一系列参考文献时,她不时地想起赵老师的评语——“无犯意则无犯人”。
这句话仿佛一扇窗,透过它,她看到了刑法理论中那片最为深邃的天地: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如何从外部行为推断主观意图?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法律技术,更关乎对人性的理解。
深夜十一点,图书馆即将闭馆。林小宁收拾书包时,意外地在刑法书架区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赵老师正专注地查阅着什麽,眉头微蹙,完全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她犹豫着是否要上前打招呼,却最终选择了悄悄离开。有些相遇,需要更好的时机。
走在回宿舍的小路上,夜风拂过脸颊,林小宁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和充实。刑法学的世界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早已经忘记白瑾瑜丶那些别人口中关于自己的故事,门後的风景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广阔和深邃。
而那个引领她走进这个世界的人,就像一道隐约的光,虽然遥远,却足以照亮她前行的路。她不知道这道光将引领她去往何方,但她愿意跟随这光亮,探索那个关于正义丶关于人性丶关于自我救赎的未知世界。
或许,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答案——不是通过逃避过去,而是通过直面它;不是通过忘记伤痛,而是通过理解它産生的根源;不是通过被他人定义,而是通过学习如何自己定义自己。
这一刻,林小宁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在眼前展开。而路的尽头,站着那个目光总是望向远方的老师,和他所带来的那个充满理性与温度的法律世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的妈妈叫陈月玲,今年已经35岁了,然而不知道她的人,仅凭外表,一定会以为她才二十几岁。妈妈有着168的身高,白皙的皮肤就犹如璞玉一般。妈妈作为一名警员,因为常年锻炼的原因,身材十分匀称,四肢修长,即使是3o多岁了,身上也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尤其是妈妈的那一双大长腿,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的腿一直是我幻想的对象。不得不说的还有妈妈胸前的那一对乳房,圆润而又饱满,然而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妈妈在身体里往往都穿着紧身衣,常常使我无法一饱眼福。不过,仅凭看一眼妈妈那精致的五官修长的双腿,还有穿在拖鞋...
一代杀皇,奉师命贴身保护美女律师,本想平凡生活,奈何麻烦不断,谈笑间干翻一切不服...
人生有早熟的事,就有后知后觉的事。...
我不是他的对手七武海中世界第一剑豪鹰眼米霍克感叹的说道。混账,干嘛总是找我们百兽海贼团的麻烦凯多苦恼扶着头。必须要把他祛除出海军,他完全不尊重我...
围脖,小巴车等等我啊。风望舒觉得自己一定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前一秒她还在星际大战胜利唾手可得,下一秒她就被黑洞给吞了,等她从黑洞出来她就莫名来到了通天塔世界一个实力至上的无限世界,更倒霉的是她...
她,长公主府唯一的嫡女,却是举国皆知的废物!当清冷的眸子睁开,她已是21世纪最危险的天才杀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病秧子小姐展露锋芒,惊才绝艳,天下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