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从(第1页)

其实有一句话,这些大臣们没想错,朱由检就是个自私鬼。他很清楚,皇帝的跟大明的是不同的。

作为大明的皇帝,当然希望大明好,但是有机会的情况下,他还是不介意拉拢属于自己的直属势力的。道德洁癖有时候是会害死自己。

说皇帝富有四海,那就是啥也没有,不如内帑里的几百万两白银和内廷的几千禁军值钱。

鹤立鸡群很显眼,狼群里面混入一个哈士奇也让人侧目。皇帝从辽西薅武将,像是赵率教是老总兵了,曹文诏也是孙承宗的老部下,被皇帝知道重用也还能够理解,而诏令里面单独提及曹文诏的侄儿就很耐人寻味了,毕竟他现在只是曹文诏的亲兵,军职只不过是个小旗官而已。

平时这群悍将戍守四方,朱由检见不到,明目张胆地拉拢也会被文官有意无意地阻挠,但现在战时情况特殊,朱由检可以光明正大的拉拢了。

来勤王的将领都得到了皇帝的单独诏见,朱由检对于武将还是很宽厚的,偏心得都让文官们有些嫉妒了。

唐末和五代十国将中国的道德枷锁砸碎,武人开始不当人,宋代矫枉过正,重塑了华夏的道德观念,约束了武将,元朝又将这些打碎,大明建立,重开华夏,以武立国,造就了明初武将的跋扈,同时也张扬了武功。

土木堡之后,以文御武的观念重新抬头,勋贵群体被废弃,直到明末。历史就是这样螺旋发展,忽左忽右。

人们不是从未从历史上学到东西,而是每一个新的朝代都是对上一个朝代的矫枉过正,而后又形成新的无解的困境。

关于加强武将待遇,增强武将权利,统筹兼备,减少掣肘,这些话在明中晚期一直都有被提及的。

一个国家从来不缺少有识之士,甚至这些话都不是武将自己叫屈,因为如果他们自己提的话是犯忌讳的,这些话是由文官提起的。

大明的官僚们还是希望国家变好的,他们有混蛋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反倒是最喜欢玩掣肘的一直都是皇帝本人。

大部分的皇帝并没有这么大的气度,或许是不曾被记载入史书的真实历史真的发生了许多只在皇帝之间口口相传的不忍之事,比如诡谲的土木堡之变,诡异的嘉靖朝,往后一连好几个皇帝的异常举动。

难道说真的是天要灭亡大明,才出了一连串的奇葩皇帝吗,还是另有隐情?这些朱由检都不得而知,毕竟他原本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藩王罢了。

皇宫没有大内高手,魏忠贤也没有民间传说得那样可怕,不过只是一个上了年纪有几分狠辣的老头。

内阁辅臣本质上是个六品小官,给皇帝打杂,他们之所以显赫,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显赫,身上挂了一连串的头衔名号,比命还长。

就连可怕的满清头号屠夫多尔衮,也只是个长得比较凶悍,派几个人就能摁住爆锤,被吊起来也会疼得嗷嗷叫的普通人类而已。将人神化只不过是离得太远,只要靠足够近,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人。

大小曹有幸被皇帝邀请进内廷用膳,皇帝的青云宴已经很出名了,就连曹氏叔侄这种关外之人也有所耳闻。

曹文诏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不想当总兵的游击不是一个好参将。他在孙承宗手下过得还不错,后面受到祖大寿节制就有些不开心了。

他讨厌祖大寿这种老兵油子,面对国家危难不敢挺身而出,明明是大明的将军,却做事优先考虑个人得失,出卖友军,丝毫不觉得害臊。

虽然他也不是就认定了祖大寿就是建奴的奸细,但他跟建奴勾勾搭搭不清不楚是没办法洗白的,这不是就是养寇自重嘛。

都这样了,这厮还有脸弹劾毛文龙跟袁可立养寇自重,身为边将参合朝廷的党争,这人太复杂了,曹文诏耻于为伍。

这次入京,他们这些辽西土鳖还是比较开心的,毕竟皇帝给他们记功升迁还是不含糊的,就是大明的武职贬值得有些严重。

比如总兵官,按理来说应该手底下有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总兵只有三四千人,亲卫家丁都凑不齐一营,窘迫得不得了。

与很多人以为的家丁都是武将的私人武装,依靠贪墨军饷养出来的不同,大明官方既然明目张胆地在公文里面提及亲卫家丁这个群体,那就是说明朝廷是承认这些人,并且武将的亲卫家丁都是要跟朝廷报备的,朝廷也会拨给相对应的钱粮。

其实大明的朝廷没有这么迂腐,很多政策都是灵活改变的,不好的事情能够阻止就阻止,阻止不了也就顺势而为了。

大明的灭亡有一定的偶然性,直到猝亡之前的最后几年,大明都依旧能够征到赋税,能够组织起来十几万人的精锐兵团与建奴决战。

在崇祯十六年这种北方七省大旱,大明的旱灾到达巅峰的时候,洪承畴在松山也依旧囤积了几十万石粮食,军中并没有出现缺粮的情况。

从天启年间到崇祯末年,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是逐步提升,逐渐恢复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说大明的文武都是贪污腐败、贪生怕死之人,未免太过偏颇。

大明的灭亡从来不是某一孤立事件、某一个单独群体所导致的,而是集合了天灾、人祸、瘟疫、外敌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说天要亡大明也不完全是错的,毕竟就大明遭遇的各种危机,就算是现代文明国家遇上了,也不能说保证就能够挺过来。真正的大旱灾,就算增雨弹把炮管打炸膛,该没有雨也还是没有雨。

听说青云宴既是皇帝对臣子的青眼相看,是对臣子的拉拢,也是一场考验。

在战场上与建奴护军对冲都未曾手抖的曹文诏不由得有些紧张,按他推测,皇帝的考较的内容无非就是兵事方面的,比如问他要如何平定建奴,收复辽东。

这问题他不知道哇,打了那么些年,战友越打越少,建奴却像是杀不尽一样,越打越强。

要不是老奴临死之前发了疯自己清扫了一大批人,如今的建奴还会更棘手呢。

曹文诏是个老实人,向来是不喜欢说大话的,要说他怕了建奴,那倒没有,但对于建奴的忌惮确实是非常之深的。

都说辽兵擅走,不走又能怎么样呢?留下来死战的傻子都死掉了,浑河之战的时候,那群浙兵、四川兵、山东兵都死掉了,而他们活了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情阶

情阶

我为肉俎,君卧高台。年长之爱,则计为之长远,金坚贵泽。高干,半包养年龄差大,地位悬殊。...

快穿:命运之子对我穷追不舍

快穿:命运之子对我穷追不舍

第一个世界穿到世界毁灭前十分钟,主角惨死在她面前。看着缓缓走来的灭世罪魁祸首,穿成主角团奶妈现在唯一存活的人双腿还被钉在地上苏可哈哈,寄!我摆了。你随便杀,我会回总部。第二个世界穿越到boss小时候,从青梅竹马开始养boss。苏可这局胜算在我!然后被按在床上,漆黑的眼紧紧盯着她爱上我爱上我爱上我...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李世民发现自己又活过来了,开局还是个小幼崽。他这一世的父亲是秦王嬴政,还有个双生兄长扶苏,本以为这次的父子兄弟局也长久不了,没想到史书上冷酷的秦王是个宠娃狂魔,而他的兄长是个宠弟狂魔每日都在三省吾身最后得出吾没错答案的小二凤既然你们这么好,我就真把这儿当家了哦?想到秦国后来的结局,李世民决定为它埋下自救的种子。他知道这条路必会走得坎坷,哪知走着走着却发现父亲越来越反常他提议推广造纸术印刷术拉拢天下人才,秦王允了。他建议兴修水利改革耕法布惠于民,秦王允了。他请命出征上阵杀敌立军功,秦王也允了。。。后来,看着源源运来的辎重粮草,已经当上秦国太子的李世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史书上杀伐果断只重法家的始皇帝嬴政,怎么会变得这么好说话了?究竟是父爱如山还是另有隐情?远在咸阳的秦王遥望战场若有所感寡人梦中曾见大秦二世而亡,如今幸有挽救之机,又有吾儿同道共行,为何不敢放手一搏?一个伟大的帝国即将诞生,而这一回,它将迎来史册上辉煌璀璨的一页。...

洞房过後再和离

洞房过後再和离

文案成亲第三年,陈末娉终于受不了了。她喜欢魏珩,明知道魏珩有心仪的姑娘,还是想尽办法和他成了亲。婚後她也算兢兢业业,大事小事亲力亲为,劳累不已,可还是暖不热魏珩那个丧良心的!成亲这麽久都没和她洞房,害得她年纪轻轻跟守活寡一样,小姐妹凑一起谈闺房之趣都插不进嘴,更可恶地是他心仪的姑娘一回京城,这男人连家都不回了!谁知道是不是在一边再续前缘一边合计着休了她。不行,被休实在太过丢脸,这让她以後怎麽在京城贵妇圈子混?在他休自己之前,得先出手。陈末娉火速写完和离书托人捎到衙门,不出她所料,那死男人让人快马加鞭地跑了回来,把落上他名讳的和离书交还给她。果然,对她没有一点留恋的吗陈末娉忍住眼泪整理情绪,刚缓过劲来,就听男人用一如既往的死人调调道夫妻一场,既然要走,总得先入了洞房。陈末娉想起曾经窥探过的宽肩窄腰,心还没热鼻腔热了,迟疑许久後,终于点了点头。双c,甜宠内容标签情有独钟欢喜冤家天作之合轻松先婚後爱陈末娉魏珩一句话简介我才不是馋他身子!立意坚持自我意志...

穿越者蚂蚁世界

穿越者蚂蚁世界

穿越者的背景介绍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六位年轻人在一次户外探险中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奇妙的蚂蚁世界。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分别变成了这个世界的六位蚁王红蚁王张英黑蚁王王俊白蚁王李明黄蚁王李华棕蚁王王凯蓝蚁王林飞,而绿蚁王王昭则成为了他们的宰相。在这个世界中,各个蚁族为了生存和领地不断争斗,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领导自己的...

我在异世开饭馆

我在异世开饭馆

章北庭一朝穿越,成了异世界同名同姓,手无缚鸡之力的落第秀才。记忆苏醒,他才知道原主是被气死的。不久前,原主孤身一人带着婚书千里回乡娶亲,丈人家看他落魄,把姑娘换成了已去世先头夫人留下的,不受宠的双儿。成亲当晚,原主掀开盖头看到是个男子,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去了。章北庭看向白着一张脸给他端茶倒水的男子,暗叹了口气。没记错的话,丈人家是开酒楼的。恰好,穿越前他便是国内顶级厨师。若干年后,原本只想争一口气的章北庭,不小心开出了名扬大江南北的美食一条街。本文主攻,互宠甜且苏,架空历史,温馨向种田文。排雷男人女人双儿的设定,后期会有包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