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刚亮,苏瑶就背着半袋土往村口走。
土是昨天从玉米地、预留水稻田和空白田各挖的,装在三个布袋子里,
袋口用绳子系着,土渣子顺着布缝往下掉,蹭得她裤脚全是泥。
“苏瑶,你这是干啥去?背这么多土!”
老周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看见她这模样,赶紧放下锄头问。
“去县城农科所测土!”苏瑶拍了拍布袋子,“知道土壤里缺啥,施肥才能准,不然施再多也是白费。”
老周眼睛一亮:“测土?能测出缺啥?那咱村的地不就能对症施肥了?”
“就是这意思!”苏瑶笑了笑,“我得赶紧走,不然赶不上县城的早班车,晚了农科所就下班了。”
她背着土往镇上走,布袋子勒得肩膀生疼,土渣子掉进衣领里,痒得她直咧嘴。
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上镇上到县城的班车,车费五毛钱,是她从家里攒的私房钱里抠出来的——村里互助基金的钱得留着应急,可不能随便动。
到农科所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苏瑶找到土壤检测室,敲门进去,里面坐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正对着一堆试管忙乎。“同志,我想测下土样,看看缺啥肥。”苏瑶把布袋子放在桌上,土渣子掉了一地。
研究员抬头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布袋子,
皱了皱眉:“测土可以,三块钱一个样,三个样九块钱,先交钱再测。”
“三块钱一个样?”苏瑶心里一沉,她身上只带了五块钱,还是准备来回坐车和买干粮的,哪还有钱交检测费?“同志,能不能便宜点?我是村里的,想给地测测,好对症施肥,没钱啊。”
“不行,这是规定。”研究员头也不抬,继续摆弄试管,“没钱就别测了,回去凭经验施肥吧,反正村里种地也不用这么讲究。”
苏瑶攥紧手里的布袋子,指节都泛白了。她还想再说说,就听见门口有人喊:“王研究员,我来送样品。”
抬头一看,居然是农资站的那个技术员!他手里拿着个精致的铁盒子,里面装着土样,看见苏瑶,忍不住笑了:“苏瑶?你也来测土?怎么,没带钱?我就说你们村里种地,没必要搞这些虚的,凭经验施肥不就行了?”
苏瑶没理他,转向王研究员:“同志,我真的很需要测土结果,村里的地要是施错肥,明年就没收成了,您能不能通融下?我下次把钱补上。”
“通融不了,规定就是规定。”王研究员摆了摆手,接过技术员手里的铁盒子,“李技术员,你这样品我现在就测,下午就能出结果。”
技术员得意地看了苏瑶一眼,跟着王研究员进了里屋,临走前还说了句:“苏瑶,别在这浪费时间了,赶紧回去吧,你们那土样,就算测了也没用。”
苏瑶站在原地,心里又气又急。她看着桌上的布袋子,突然想起上次去县农资站,技术员说过土壤里的氮磷钾含量能通过颜色看
虽然不准,但总比瞎施肥强。她蹲下来,打开布袋子,抓了把玉米地的土,放在手里捻了捻,土是黄褐色的,没什么光泽。
“对了!还有泉水!”苏瑶突然想起,灵泉水能改善土壤,说不定能通过泉水和肥料的搭配,弥补测不了土的遗憾。她赶紧把布袋子系好,背着土往车站跑,赶中午的班车回村。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老周和二柱子正在村口等她,看见她回来,赶紧围上来:“苏瑶,测土结果咋样?咱村的地缺啥肥?”
苏瑶把没测成土的事说了,老周和二柱子都蔫了。“那咋整?总不能瞎施肥吧?”二柱子挠着后脑勺,急得直跺脚。
“别慌,我有办法!”苏瑶把布袋子放在地上,“虽然没测成,但我能大概判断下土壤缺啥,再用泉水配肥料,肯定能行!”
她把三个布袋子里的土倒在地上,分开摊开,
对老周和二柱子说:“你们看,玉米地的土黄褐色,没光泽,缺磷;水稻田的土黑,捏着黏,缺钾;空白田的土白,缺氮。咱们针对性施肥,再用泉水浇,效果肯定好。”
“咋针对性施肥?”老周蹲下来,盯着地上的土问。
“玉米地施磷酸二氢钾,水稻田施草木灰,空白田施腐熟的羊粪!”
苏瑶说,“村里不是还有些去年剩下的磷酸二氢钾吗?草木灰每家都有,羊粪可以去后山养羊户那买,便宜。”
二柱子赶紧说:“我家有草木灰,去年烧玉米秆攒的,够水稻田用了!”
老周也点头:“磷酸二氢钾在烘干房的角落里堆着,还有二十多斤,应该够玉米地用了。羊粪我去跟后山的老李说,他肯定愿意卖,去年他还找咱帮忙修过羊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