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学政的初考(第1页)

文会的气氛因林弈那咏梅诗而悄然改变。先前那些或轻视或观望的目光,此刻大多转为审视与探究,间或夹杂着赵跋等人未能完全掩饰的嫉恨。林弈安坐一隅,对周遭变化恍若未觉,只偶尔浅啜一口清茶,目光沉静,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诗句并非出自他口。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众人赏评诗词,交谈渐酣。这时,一位身着半旧青布直裰、头戴方巾、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在师爷的陪同下,缓步走入园中。他气质儒雅,步履从容,虽衣着朴素,眉宇间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与满园华服学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又卓然不群。

师爷向众人介绍,称此乃游学至此的“周先生”,精于经义,恰逢其会,特请来一同坐而论道。

这自然是为微服私访的学政周文渊安排的身份。众人见师爷对其颇为礼敬,虽不知其具体来历,却也纷纷起身见礼,不敢怠慢。

周文渊含笑还礼,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全场,在低眉顺眼的赵跋等人身上一掠而过,最终,在那独自静坐、气质沉凝的青衫少年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

他随意在靠近林弈的一处空位坐下,与周围几位学子闲聊了几句学问上的闲话,言语精辟,见解独到,很快便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随后,他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仿佛忽然想起什么,面向林弈,温和开口:

“这位小友气度不凡,适才那咏梅诗,格高意远,令人印象深刻。老夫游历四方,偶有所得,有一疑问,困扰良久,不知小友可愿为老夫解惑?”

来了。林弈心中微凛。从这位“周先生”入园的那一刻,他便感觉到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气场,那是一种久居上位、学识渊博者内敛的威仪。此刻对方直接点名,绝非偶然。

他起身,执弟子礼,恭敬道:“先生请讲,小子才疏学浅,必当竭尽所能。”

周文渊微微颔,看似随意地抛出了问题:“《孟子·公孙丑下》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言固乃兵家至理,然老夫所思,若将此理置于治国牧民之中,当今天下,何为‘人和’之根本?又何为衡量‘人和’之尺度?”

问题一出,园中不少学子都皱起了眉头。这问题看似在考校对经典的理解,实则极其刁钻,将兵法概念引申到治国层面,并要求提出“根本”与“尺度”,已远寻常章句解读,直指经世致用之学。若只知死记硬背,必然张口结舌。

赵跋等人更是暗中幸灾乐祸,等着看林弈出丑。

然而,林弈只是略一沉吟,并未慌乱。他融合了两世记忆,对《孟子》的理解本就深刻,加之现代人对社会治理的宏观认知,让他对此类问题有着越时代的视角。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迎向周文渊探究的眼神,声音平稳清晰:

“回先生。小子以为,孟夫子此言,精髓在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置于治国,‘人和’之根本,在于‘民心’。”

他顿了顿,见周文渊眼神微动,并无打断之意,便继续阐述:“《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所向,即为‘道’之所在。君王施政,官吏牧民,若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实而知礼节,则民心附,此乃‘人和’之基。若盘剥过甚,法令无常,使民不堪命,则民心离,纵有雄城利兵,终将土崩瓦解。昔年秦之覆灭,正在于此。”

他引经据典,将“人和”与“民心”紧密联系,论点坚实。

“至于衡量‘人和’之尺度……”林弈略作思考,继续道,“小子浅见,或可察于细微之处。一曰‘赋税’,非是越轻越好,而在‘度’与‘恒’,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民不怨;二曰‘刑狱’,非是越严越威,而在‘公’与‘明’,法不同贵,绳不挠曲,民不畏;三曰‘言路’,非是堵塞言路以求安稳,而在‘通’与‘导’,下情上达,民怨可疏,民智可用。此三者,赋税可见民生,刑狱可见法治,言路可见气运,综合观之,或可窥‘人和’之虚实一二。”

他没有空谈仁义道德,而是提出了三个具体、可感知的维度——赋税、刑狱、言路,来作为衡量“人和”的尺度。这番见解,不仅紧扣经典,更融入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刻观察,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已然脱了寻常书生的迂腐之见。

周文渊原本只是带着考校之意,想看看这少年机智如何,底子是否扎实。万万没想到,林弈不仅对答如流,更能引申出如此鞭辟入里、直指核心的政论!尤其是“赋税之度与恒”、“刑狱之公与明”、“言路之通与导”这三点,简直说到了他这等层面官员的心坎里,其眼光之老辣,思虑之周详,哪里像是个十八岁的寒门少年?

此子之才,恐怕远不止于诗词巧技!周文渊心中暗惊,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抚须沉吟片刻,方才缓缓道:“小友见解独到,人深省。以民心为根本,以赋税、刑狱、言路为尺度……嗯,确有其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林弈,仿佛要将他看穿,话锋却又是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沉重:“然则,知易行难。譬如当下,北地数州,旱魃为虐,蝗灾继之,赤地千里,流民载道。朝廷虽竭力赈济,亦是杯水车薪。若依小友之见,此等天灾之下,又如何维系这‘人和’之根本与尺度?”

他看似在讨论灾情应对,实则抛出了一个更宏大也更尖锐的命题——在极端困境下,如何维持统治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人和)。这已近乎一场针对未来官员的策问面试。

林弈心念电转,知道这是最关键的回答。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天灾虽酷,尤甚于。小子以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核心仍在‘民心’二字。其一,赈济之道,在‘’与‘实’,钱粮达,杜绝贪墨,使民得活命之资,此乃维系‘根本’之底线;其二,信息之道,贵在‘明’与‘导’,朝廷举措,灾情实况,须明告天下,既可安民心,亦可聚民力,防谣言惑众,此乃稳固‘尺度’之要务;其三,长远之道,在于‘疏’与‘备’,组织流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稳固农本,并完善常平仓等备荒之策,示朝廷长久安民之心。若能如此,纵天灾肆虐,民心不失,则‘人和’可保,邦本不摇。”

他再次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三个层面:快有效的赈灾、透明积极的信息引导、长远的以工代赈与防灾准备。将抽象的“人和”在极端情境下具象化为可执行的策略。

周文渊沉默了。他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侃侃而谈的少年,心中波澜起伏。此子对时局的洞察,对民瘼的体恤,以及对治国方略的思考深度,远远出了他的预期。这已不是一块璞玉,而是一块几乎无需雕琢便已光芒内蕴的美玉!假以时日,若不走错路,必为国之栋梁!

文会又持续了片刻,但周文渊的心思已不在此。他起身告辞,众人恭送。

经过林弈身边时,他脚步微顿,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声音低沉,仅容林弈一人听见:

“北地旱蝗,朝廷忧心,亦是尔等读书人,将来或需直面之困局。小友好自为之。”

言罢,不再停留,随着师爷飘然离去。

林弈站在原地,咀嚼着那句意味深长的临别赠言。“朝廷忧心”、“将来或需直面之困局”、“好自为之”……这绝不仅仅是一位清客的感慨。

他望着周文渊离去的背影,心中已然明了,这位“周先生”,恐怕就是那日市集轿中之人,身份地位,远想象。

而对方留下的关于“北地旱蝗”的命题,如同一颗种子,悄然埋在了他的心田。他知道,县试,或许已不再是他人生的唯一焦点。一条更广阔,却也更具挑战的道路,似乎已在那位贵人的暗示中,若隐若现地展现在眼前。

喜欢天命寒门请大家收藏:dududu天命寒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全家反派读我心后,人设都崩了+番外

全家反派读我心后,人设都崩了+番外

全家反派读我心后,人设都崩了作者喵金金简介穿书全家读心术团宠架空暴君甜宠发疯无脑尉迟曦穿书了,穿成了出生就被亲娘抛弃,后期苟活却被抓回宫成为女主垫脚石的大炮灰。尉迟曦生无可恋的等着被亲娘抛弃,结果,亲娘留下了她?尉迟曦看着亲娘,叹气,娘啊,你马上就要死了!德妃要来害你了!娴妃然后娴妃反杀了。尉迟曦看着专题推荐炮灰穿书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

作为一个青春女大,她给全体脆皮难鲨的前辈们丢脸了遇到意外,她真的被鲨了。幸好不知道哪里的心软的神捞了她一把,在穿越小说烂大街的时代,她也赶上了末班车穿了。好消息是个看起来和平繁荣的古代,不是乱世谢天谢地!坏消息是隔壁小日过得不错那里orz好消息是贵族小姐,吃喝不愁欧耶!坏消息贵族小小的,野心大大的。面对一心想让她进宫成为后妃的便宜爹和忧心忡忡只希望她平安的女宝妈,女大表示我办事,你放心!我们的目标是在平安京后宫女官部门捞编制!旱涝保收的金饭碗,打工人的好选择,你值得拥有。第一卷桐壶魂定方知我非客get第二卷朱雀云遮日蔽今念昨ing注1女主容貌仅清秀水平。倾国倾城是源氏物语的顶级女配们的设定,与女主没半毛钱关系。女主只知道源氏这个作品人物,不知道具体剧情。女大可能做事不周全,但不要骂女主和作者,要骂就骂吃人的封建社会。2搞事业一辈子,快乐就好!3重点是,一定不能染黑牙orz4不喜别骂自退。5原著是架空朝代!6最重要的是,希望现实中每个女孩子都能在尘世闪闪发光!最后,预收女官们养的三花猫猫的脑洞从源氏物语出发和明石姬的脑洞传闻中的明石姬放在了专栏,喜欢的话可以看看~爱你们...

卫茉项然哲

卫茉项然哲

项然哲见卫茉不说话,又说你饿了吧,我去给你买吃的。他走后。卫茉从天亮等到天黑,他都还没回来。...

我,真千金,被亲哥死对头拐跑啦

我,真千金,被亲哥死对头拐跑啦

评分低是因为刚开分(没心没肺不太正常真千金vs嘴毒妖艳傲娇男狐狸精,1v1玩梗略颠无脑小甜文)江昭是被刻意调换的真千金,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亲哥的死对头误以为她是亲哥的女朋友,居然要花五千万拆散他们!但凡犹豫一秒都是对钱的不尊重!一开始,江昭觉得暮云聿是个非常仗义的老大,却没想到他知道自己身份后,居然想让自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