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章青松岗上,二胡如泣
---
襄阳城外,青松岗。
晨雾未散,露珠压弯了青草。
赵陈盘坐在一座墓碑前,白松散地垂落肩头,梢沾着细碎的水珠。他膝上横着一把老旧的二胡,琴筒磨损得泛出古铜色光泽,弓弦却绷得极紧,像是随时会迸出什么来。
墓碑上没有名字,只刻着一枝桃花——那是绣娘生前最爱的花。
他闭着眼,手指轻轻搭在弦上,良久,终于缓缓拉动琴弓。
“吱——呀——”
第一个音有些涩,像是多年未曾开口的人突然说话,嗓音沙哑。但紧接着,曲调便如溪水般流淌开来,悠远、苍凉,却又带着一丝温柔的怀念。
是《一起走过的日子》。
这来自华夏的歌,他已有七十年未曾拉过。
弓弦震颤,音符跳跃在晨雾里。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绣娘坐在小院门口,手里纳着鞋底,抬头冲他笑:“当家的,回来啦?”
那时他二十五岁,刚和她成亲,在襄阳城东的巷子里赁了间小院。他每日去码头扛货,她在家缝补洗衣,傍晚时总会温一壶粗茶等他。茶不好,但她煮得用心,喝起来竟也有几分回甘。
琴声渐急,如骤雨敲窗。
他想起平安出生的那日,绣娘疼了一天一夜,汗水浸透了被褥。接生婆说怕是难产,他跪在院子里求遍了满天神佛——尽管他从来不信这些。后来孩子呱呱坠地,绣娘虚弱地抱着婴儿,对他说:“叫平安吧,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世平安。”
可这世道,哪有什么平安?
二胡声陡然转悲,如呜咽,如低泣。
四十五岁那年,瘟疫席卷襄阳。绣娘先倒下的,她强撑着把最后半碗粥喂给高热不退的平安,自己却连一口都没留。三日后,平安在她怀里断了气。他背着母子俩的尸身上山时,天上下着大雨,泥水混着泪水糊了满脸。
“铮!”
一根弦突然崩断。
赵陈的手指被划出一道血痕,但他恍若未觉,只是盯着那截颤动的断弦呆。晨光穿透雾气,照在墓碑上,那枝桃花刻痕被镀了一层金边,栩栩如生。
他忽然笑了。
“绣娘,你还是这么急性子。”他摩挲着墓碑,语气轻松得像在唠家常,“我还没拉完呢,你就嫌难听?”
风过松岗,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
---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
赵陈仍坐在墓前,这次他换了根弦,曲调也变得舒缓。
几个放羊归来的孩童经过岗下,听见琴声,好奇地张望。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壮着胆子爬上坡,怯生生地问:“老爷爷,你拉的是什么呀?”
赵陈睁开眼,冲她眨眨眼:“想学?”
小丫头用力点头。
“那得用糖来换。”他一本正经地伸出手,“麦芽糖最好,没有的话,冰糖也行。”
孩子们哄笑起来,纷纷掏出兜里的零嘴。他当真教了他们几个简单的音,孩童稚嫩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弄,出不成调的声响,却笑得格外开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