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海滨市的深秋带着微凉的风,却吹不散“珊瑚记忆馆”里的暖意。姜黎站在新布置的展厅中央,看着墙上挂满的孩子们的画——阿礁画的“守护碑与弯刀”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画里的弯刀泛着粉光,刀柄缠着的蓝白格子布飘向远方,和父亲航海日志里的插画几乎重叠。
“黎黎,你看这个,”姚漾拿着本泛黄的笔记本走过来,封面上画着小小的珊瑚和船锚,是“珊瑚守护者”协会最小的孩子写的,“她在里面写‘长大了要当像姜黎姐姐和姚漾姐姐一样的人,种很多很多珊瑚,让全世界都知道北礁的夏天’。”她把笔记本放在展示柜里,和父亲的旧皮箱丶她们当年的校服摆在一起,“老渔民说,阿礁已经能独立打理新礁群了,昨天还拍了珊瑚苗的照片给我们,长得比去年高了一大截。”
姜黎点头,指尖抚过展示柜里的新航海日志——里面已经写满了孩子们的记录:有阿礁写的“今日给珊瑚撒粮,发现了三只小海星”,有小女孩写的“画了珊瑚送给妈妈,妈妈说这是最温暖的礼物”,还有孩子们一起写下的“我们约定,永远守护这片海”。她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在北礁的礁滩上写下“双锚同航”时的心情,现在,这份心情,正被一群孩子,用最真挚的方式,延续着。
傍晚的“珊瑚与夏”猫咖里,熟悉的芒果干香气漫在空气里。姜黎端来两杯热可可,上面撒着用珊瑚粉做的星星形状,是姚漾新研发的“珊瑚甜品”系列。姚漾趴在吧台上,正在画“珊瑚守护者协会”的年度海报,画里的孩子们穿着蓝色马甲,举着珊瑚苗,站在北礁的光里,她和姜黎站在孩子们身後,手里握着彼此的手,双生船锚首饰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陈屿说,明年想在邻市开一家‘珊瑚与夏’的分店,”姚漾放下画笔,喝了口热可可,“不是为了扩张産业,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珊瑚保护的重要性,分店的利润会全部投入邻市的近海修复工程——老渔民说,邻市的海域以前也有珊瑚,只是後来被污染了,我们可以试着把北礁的珊瑚苗移过去,让那里也重新长出夏天。”
姜黎笑着点头,她知道姚漾的心思——她们从来不是要做多大的産业,而是要把珊瑚的光,把夏天的暖,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守护海洋,就是守护自己的初心。她忽然想起父亲航海日志里的最後一页,没有文字,只有一幅画:画着一片辽阔的海,海面上漂着无数个小小的船锚,每个船锚都连着一根线,最终汇聚在北礁的珊瑚礁上,像一张用约定织成的网,把全世界的温暖都网在一起。
夜里,姜黎和姚漾并肩走在海滨中学的小路上。路两旁的三角梅虽然谢了,却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和她们当年种的珊瑚草缠在一起,像把秋天的生机,和夏天的记忆,永远拴在了一起。她们手里提着船锚灯,灯光落在地上,像两条小小的光带,指引着她们往记忆馆的方向走,身後跟着“小葵”——它已经老了,脚步慢了许多,却依旧紧紧跟着她们,尾巴卷着枚迷你船锚吊坠,是阿礁送给它的。
“黎黎,”姚漾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上的月亮,“你看,今天的月亮好圆,像不像北礁的珊瑚礁?”
姜黎擡头,看着圆圆的月亮,忽然笑了:“是呀,像极了我们第一次在北礁看的月亮,那时我们还在躲避追杀,现在,我们有了记忆馆,有了孩子们,有了这片永远明亮的海。”
夜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海水的咸湿,把她们的对话传向远方。姜黎和姚漾继续往前走,手里的船锚灯亮着,双生船锚首饰在灯光下泛着暖光,像两颗永不分离的星,落在这片属于她们的,永远温暖的人间。
这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属于“双锚”与“珊瑚”的,永不落幕的长卷——只要还有人记得父亲的故事,记得她们的约定,记得北礁的光,这个夏天,就会永远延续下去,从海滨市到邻市,从北礁到更远的海,从一代人的心里,到下一代人的掌心,永远,永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