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相传两百年历史的铜像,现在左手夸父炸串,右手蜜雪冰城。
但游客倒是挺多的。
人们吃这套。
陈舟穿过拥挤的人群,在第三排胡同里,找到了那家翠竹轩。
跟外面的热闹比起来,这卖古董的店,就显得冷清不少了。
这个时间点,就陈舟一个顾客。
店老板瘦高个,黑色唐装。趴在柜台上露出半个身子,正刷着小姐姐跳舞的视频。
见有客人来,也没动地。
只说了一句“随便看,您呐。”
陈舟冲老板点点头,实际上,他真就是打算看看。
两千块钱买个盘子?
陈舟暂时没那么“雅”的爱好。
关键还在那个菜谱——随园食单的腌黄瓜,很有必要扩充在自己的经营菜单上。
让拍照就拍个照片,不让拍,我就记下来。
陈舟寻着盘盘碗碗的地方走过去,刚一弯腰,就听到了店老板的声音:
“上个月刚收的清朝老物,六百块钱一件。”
......那应该就在这堆东西里了。
《随园食单》是清朝袁枚的散文集,有部分内容流传下来,但还有大量食谱在后来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亡佚。
轻拿轻放翻找两下,还真让陈舟找到了那个盘子。
白底,青色花纹,黑色小字。
花纹样式,他不太懂。
但随园食单肯定没错——
“取嫩胡瓜洗净阴干,直剖去瓤,盐揉透,沥尽汁。入甕时铺姜蒜椒粒,叠瓜间撒赤糖、浇香醋、点醇酒。注酱油没瓜,浮麻油封面。封口,石镇阴处。次日可食,三日味醇。”
陈舟拿出手机刚要拍照记录,又听那老板说话了。
“拍吧,没事儿。你拿的是青花缠枝莲盘,品相差点,你要是想买,给二百块钱得了。
只当是交个朋友。”
情报推荐价两千,确实有点贵,两百的话......陈舟觉得,淘回去倒也真能当个摆设。
于是便拿起这个瓷盘走向柜台,对老板说道:
“那就这个了,给我拿个袋子吧。”
“好嘞~”
瘦高个老板这时候动作挺麻利的,掏出个塑料袋随便一装,然后指了指付款码。
等陈舟结完帐。
店里又进来一位顾客,是个老爷子。
手上戴几个玉扳指特别引人瞩目。听说话的语气,是翠竹轩的常客。
“小崔,你说你又淘回来一批清朝的物件?”
“是,专门为您老找的...”
“好,好。”
陈舟都要离开了,临走,却被那位老人叫住。
“小伙子,你手里这个我能看看吗?”
老大爷您也想腌黄瓜吗?陈舟心里想笑,但也不介意把这盘子递给他瞧瞧。
这一看不要紧。
玉扳指老大爷两眼冒光,显然是看上了这东西。
“缠枝莲,是清中后期流行的花纹,这盘子成色虽然不是官窑,但也是民窑的细路了。品相好点,能值个大几百。但这字我挺欣赏...”
什么手绘、胎质、釉水...玉扳指大爷,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陈舟点头:“对,我也欣赏这个字。”
这腌黄瓜指定好吃。
老大爷“哦?”了一声,心道竟然遇上了知音了。还非要加个陈舟的好友。
总而言之,
收藏价值得在喜欢的人眼里,才肯为其支付溢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