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分享会定在周三下午。周二一整天,苏晚意都处在一种微妙的紧张和期待交织的情绪里。她反复演练着讲稿,调整着ppt里图片的顺序,甚至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手势。
顾屿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并不打扰,只是在她偶尔卡壳或自我怀疑时,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或用最平淡却坚定的语气说:“这里讲得很好。”“那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
他的肯定像定心丸,一次次安抚了她焦躁的神经。
周二傍晚,顾屿接了一个时间不短的电话。他站在后院河边,声音压得很低,神色有些凝重。苏晚意透过窗户看到,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但没有去问。他挂断电话回来后,神色已恢复如常,只是搂着她的手臂收得更紧了些。
“明天加油。”临睡前,他在她额间落下晚安吻时,低声说。
周三清晨,苏晚意比平时醒得更早。天光未亮,她就睁开了眼,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竟然又下雨了。
雨点敲打着瓦片,节奏细密,让她本就有些紧张的心绪更添了一丝烦乱。她起身推开窗,一股带着寒意的潮湿空气涌进来,令人精神一振,却也感到些许沉重。
顾屿过来时,带来了热腾腾的早餐和一把更大的黑伞。他看出她的紧张,吃早餐时,故意讲了几个工作里遇到的无伤大雅的小糗事逗她笑。
“放心吧,”他握住她微凉的手,“底下坐的都是看着你长大的街坊邻居,王婆婆、李伯伯他们,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你就当是平常跟他们聊天一样。”
他的比喻让苏晚意忍不住笑了出来,紧张感确实消散了不少。
“嗯。”她重重点头。
上午,苏晚意最后一遍顺稿子。顾屿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用她的电脑处理着邮件,但会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递过一个鼓励的眼神。
午饭简单吃过,雨势稍歇,但天空依旧阴沉沉的。离分享会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就打来电话,说已经有不少街坊提前去占位置了。
“看来大家都很期待。”顾屿笑着看她。
苏晚意深吸一口气,开始换衣服。她选了一件素雅的改良旗袍上衣,搭配深色长裙,头仔细绾起,略施淡妆,显得端庄又温婉。
顾屿倚在门边看着她,目光里满是欣赏和温柔:“很好看。”
他自己也换下了平时休闲的衣着,穿了一件挺括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气质沉稳出众,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重要会议。
“你……”苏晚意有些惊讶。
“我去给苏老师捧场,当然要正式点。”他笑着走上前,很自然地替她理了理旗袍的立领,指尖不经意划过她颈侧的皮肤,带来一阵微弱的电流。
两人共撑一把大黑伞,并肩走向位于古镇中心广场旁的文化站。雨水在青石板上汇聚成浅浅的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两岸的灯火。顾屿小心地揽着她的肩,将伞大部分倾向她那边。
文化站的小礼堂里果然已经坐了不少人,多是镇上的中老年人,彼此熟稔地打着招呼,聊着家常,气氛热闹而亲切。看到苏晚意和顾屿进来,目光瞬间都聚焦过来,带着善意的好奇和笑意。
“晚意来啦!”
“这位就是顾先生吧?真是一表人才!”
“晚意今天真精神!”
熟悉的乡音和热情的打趣让苏晚意脸颊烫,心里却安定了不少。顾屿落落大方地微笑着向各位长辈点头问好,态度谦和自然。
文化站的负责人热情地迎上来,将苏晚意引到前排简单准备了。顾屿则在后排靠过道的一个位置坐下,拿出手机,调整到录像模式,对着她晃了晃,无声地做了个“加油”的口型。
苏晚意看着他,心里最后那点紧张也奇异地消失了。
分享会准时开始。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苏晚意站在小小的讲台后,看着下面一张张熟悉而慈祥的面孔,还有后排那个目光专注的身影,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起初她的声音还略带一丝紧绷,但随着讲述的深入,尤其是当她拿起自己修复的工具,展示那些泛黄脆弱的古籍,讲述起每一个修补痕迹背后的故事和时光时,她整个人仿佛都在光。语气变得柔和而坚定,眼神清亮,充满了对所做之事的热爱和敬畏。
她讲如何辨别纸张的年份,如何调制最合适的浆糊,如何一坐就是一天只为修复一页残破。她讲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批注和藏书印,如何透过它们与百年前的读者神交。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满满的细节和情感。
台下的人们听得入了神,不时出惊叹的低语。他们或许不懂什么专业的修复技术,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匠心和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之心。
顾屿透过手机屏幕,凝视着那个在台上散光芒的她,心底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和触动。这时的她,与那个在他怀中羞涩不安的她,那个在书店里安静打理一切的她,截然不同,却同样迷人。那是属于她的舞台和世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