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叶子戏(六)
太医院的人不欢迎薛真。
李竹山和几位药童,抓药的抓药,熬汤的熬汤,各自忙着手头的事情,对于少女不屑一顾。
俨然,是将薛真当作了空气。
药壶,咕咕的冒着热气。里面,是给小皇子的补品。
庄妃说了,小皇子专注学业,又是长身体的年纪,需要多补一补。
香附和佩兰,是两味气浓的药。然而,薛真却从中闻到了一丝极淡的荨麻味。
薛真猜测,里面的荨麻,只放了一两片,又有香附丶佩兰压味,很容易糊弄人。
薛真的神色一寒,庄妃曾说,小皇子对荨麻过敏。
李竹山也曾治好了小皇子,怎麽会不知道这一点?
看来,有人要不动声色的害死小皇子。
薛真顺手拿了桌上的一枚筷子,当作了银针,轻轻的挑去了药。
嘉州水患,薛真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孩童。她用银针替小孩驱散湿邪,也是这一套施针手法。
李竹山也看到了这一幕。
少女的面皮清秀莹白,像是朦胧的雾,抓不住,也看不清。
薛真注意到了李竹山的目光,她笑道,“李太医,怎麽了?”
李竹山拧眉,实话实说,“我从未见过这般独特的施针手法。”
少女的施针手法,轻盈灵巧有馀,却是怪异独特。
恍惚之间,李竹山想到了一个人。
听他说“怪异”,薛真微地睁大了眼睛。
她看着李竹山,语气有些奇怪。
“李太医,你我都是医者,当然明白,施针手法有很多种。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是施针而已,李太医,你又何必较真呢?”
李竹山拧眉,“施针手法,是谁教你的?”
薛真更加不可思议,“没有谁教我,我一直是这麽施针的。”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施针手法,又有什麽好模仿的。
薛真不明白,这个老太医为什麽破事那麽多?
“李太医,大姚崇尚创新,切忌生搬硬套。‘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这是三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
药童静静的听着。
薛真说的不错。
大姚建朝三百年,一直繁荣昌盛,民风开放包容,也与历代皇帝励精图治,推行变法有关。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昭景帝十六年,景和新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让整个大姚王朝更上一层楼。
先皇生性内敛,却也沿袭了昭景帝的规章。
大姚王朝,蒸蒸日上,海清河晏,民富国强。
少女嗓音不卑不亢,“医者用针救人,绣娘也用针织布。
世间绣娘千千万,难不成,每一位绣娘的描绘手法,必须得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李太医,你觉得,是不是很荒谬可笑?”
李竹山一沉,“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少女,伶牙俐齿,当真难缠。
李竹山只和她打过了两三次交道,可是,每次与她说话,李竹山的喉咙就哽了一口老血。
李竹山眸色一沉,“你几岁习医?师出何派?师父姓甚名谁?如今在哪里高就?”
一连串的发问,好似凭空抛出了惊雷。
薛真凝眉,李竹山这麽问,可比岭南查户籍的衙役还要仔细。
少女轻轻一笑,“李太医,我三岁识字,五岁习医,七岁帮人看病。
到了九岁,方圆百里的人,一旦生了病,必定要来找我。十岁的时候,大家都说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